《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刚刚过去的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十四五”时期,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地发挥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也是今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宋江武校校长、郓城水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庆斌表示,体育内容丰富,蕴含竞技、健身、文化等功能。这些功能奠定了体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郓城为例,武术特色带动了当地经济极大发展,过去和现在对比明显。现在郓城以博大精深的水浒文化为依托,以武校的旅游开发为突破口,建设一村、一校、一河、一湖,以此带动宋江故里、黄泥岗等周边景点的开发,促进唐塔等名胜古迹和红色旅游景点的拓展,把郓城打造成英雄之城,义气之乡,好汉故里,诚信之源。”郓城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运动融为一体的体育产业模式,带活了当地的住宿、餐饮、表演等行业,可以实现当地人家门口就业。
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在功用上不仅限于创收,还在于提升身体素质,让体质“振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董事长兼院长董瑞在参加调研的过程中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应先行。而促进农民健康水平,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和体育锻炼。“要加强农民健身指导,介绍健身方法、传授健身技能,支持太极拳、龙舟等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广场舞、健身跑、健步走、登山、徒步等新型群众体育项目发展。要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补齐乡村体育发展短板,使体育健身成为农民的好习惯、农村的新时尚,形成生产劳动与体育锻炼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农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表示,健康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实现全民健康,要把健康关口前移,乡村振兴要把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农民要健康,体育要下乡。做好农村体育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对此,卞志良提出:一是强化农村体育场所建设,推广科学健身。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提高财政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和补贴力度。为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运动损害,建议配套设施增加全面体质检测和科学健身内容,可采用健康小屋和体检配套的模式,指导农村居民科学健身和通过体质检测出具运动处方。二是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运动会。在农民丰收节、春节等农闲时期,以乡镇(或街道)为单位,或在有条件的村庄社区,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运动会,既娱乐农民身心,又利于体育健身。三是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体育建设。结合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到农村体育场所的建设、运营、维护中来,减轻基层政府的负担。(来源 中国体育报)
责任编辑 李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