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报快评 | 扎紧疫情防控的“法治篱笆”

扎紧疫情防控的“法治篱笆”

8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聚焦当前疫情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主要涉及两个罪名: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疫情防控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此次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主要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多发性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疫情发生后,出于“依法防控”的紧迫需要,最高检也打破了以往只发已有生效判决案例的惯例,选择在办的典型案件及时发布,对各级检察机关办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法治是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既要做好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也要果断亮剑,严格执法。此次最高检公布的这批典型案例所涉罪名也颇具针对性。近期,我国多地发生有人执意违反防疫禁令和公告的情况,导致病毒传播、多人感染。比如,南京老太毛某,擅自离开已采取疫情封控措施的南京居住地,到扬州后又隐瞒行程,还四处出入人员密集场所,甚至面对公安部门调查时仍隐瞒行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因她一个人的任性,而导致扬州一座城“破防”。日前,毛老太已被扬州市公安部门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还出现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涉疫信息等事件。比如,中央美院教师马某从海南三亚返京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有人根据网传流调报告披露的信息碎片,炮制出马某“携妻子闺蜜同游三亚,回京航班上被感染”的谣言。近日,涉嫌编造信息的葛某飞,被北京西城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些事件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各地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法律“高压线”,形成充分震慑。

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是检验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完善的重要途径。疫情之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能力。比如,“戴口罩”是防疫的硬性要求,但在很多地方因法律缺失,一度面临执法难的问题。去年10月27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实施。上海由此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将“戴口罩”写进法律的城市。将防疫知识写入地方立法,上升为法定义务,进而成为广大市民共识,展示了强大的执行力。这也是城市科学素养和法治精神的生动体现。此外,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也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法治成为刚性的行为准则。

法者,治之端也。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只要我们坚持依法科学有序抗击疫情,扎紧疫情防控的“法治篱笆”,就一定能掐灭可能发生的风险,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王学义)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