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支出持续高占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民生支撑有力,在青岛畅享和美生活
小康全面不全面,和谐很关键。
“和谐”是人文精神与东方智慧碰撞形成的价值形态,“和实生物”的和谐之真,“和而不同”的和谐之善,“和为贵”的和谐之美,构成了古人的和谐观。和谐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观念。从深远处走来,古人的哲学智慧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肌理,并在一代代人的实践中日渐丰富和系统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织就民生保障幸福网、下好社会治理“一盘棋”、增强生态核心竞争力……更加和谐的社会已为青岛的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一幅畅享和美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织就民生保障幸福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十三五”期间,青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始终保持在七成左右。尤其是去年,面对疫情冲击,青岛市在民生投入上的力度不减,无不透露着青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织就民生保障幸福网,突出民生兜底的温情。
医疗保障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的热点领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以前换导尿管,要么租车去医院,车只能开到村里大路上,儿女们得请假陪着,把我从家抬过去。要么打120,来回一趟至少得400元。现在好了,我们一个电话,医生就来家了。”崂山区青山村的刘大爷今年81岁,提起“家庭医生”,他赞不绝口,“真好!太方便了!”
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作峰是刘大爷的家庭医生,他和乡村医生、助理护士共3人组成团队,为刘大爷“上门”提供管路护理、慢病治疗、康复、测血糖、量血压、初病诊断等服务。在王哥庄社区卫生中心,像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共有7个,服务辖区34个村。
然而,“农民也有家庭医生”只是青岛市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小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青岛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已为市民编织起“小病有所保、重疾有所托、特药有所补、年老有所护、困难有所助”的多重保障网,有效防止全市纳入医保覆盖范围的390余万城镇职工、480余万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间,关乎民生的其他领域成绩也十分亮眼——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7.47万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8所,中小学210所;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2%、46%;全市6万多贫困人口和200个省定贫困村、3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10个市定经济薄弱镇全部脱贫摘帽。
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是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治本之策。站在新起点,如何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感受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成为青岛的新课题。
下好社会治理“一盘棋”
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100多万市民,5天完成全员检测!在2020年10月的那场抗疫战中,青岛的迅速响应、高效运行,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青岛的“善治”也在那次“大考”中展现无遗。
“十三五”时期,青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指示精神,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发力攻坚,并鲜明提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点、城市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好不好,要看群众笑不笑。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突出的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归根到底是实现全民共建共治共享,让老百姓“心气儿顺”。
“早些年我干支部书记的时候,打扫个卫生,难啊!现在院里院外哪用得着别人催,家门口有点儿垃圾就不能换道德币。”平度新河镇洪山四甲村的老党员张学松提到的“道德银行”,是新河镇探索高质量党建统领村级治理的创新举措,对文明行为进行量化管理、积分奖惩和存档入账,“道德行为—积分—道德币—实物或服务—道德行为”的闭环式道德正向转化生态,倒逼了村风文明和村民素养极大提升。
在西海岸新区,基层治理则更加“智慧”。在其搭建的“一体联动”信息系统上,全区213万人口、34万余家市场主体等基础数据全被抓取,依托信息系统和4000多名专职网格员,西海岸新区优化信息汇聚、研判、分办、处置、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创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综合响应机制,有效实现了镇街呼叫和民生诉求统一受理、统一调度、快速响应。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问题事项483万余条,均得到有效处置。
如今,在青岛,这种“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的社会治理新平台已不是新鲜事,围绕探索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青岛各区市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打法,涌现出了一批民主协商品牌、工作模式和工作制度,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增强生态核心竞争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以建设环境友好、人民幸福的美丽青岛为目标,青岛瞄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之路,做出了“青岛注解”。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3%,位列全省第二,“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95天,位列全国北方城市前列;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8.8%。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为了将绿水青山“常态长效”,将生态环保工作渗透到生产生活全过程,青岛不断创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相继发布《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青岛市湿地保护条例》等制度方案,推出全国首个“湾长制”,全省首个“河长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
3000多亩酿酒葡萄,年产葡萄酒近50万瓶;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新式葡萄3000多亩,人均每年增收2万元——莱西院上镇隋坊村村民董作苗做梦也没想到,家门口曾经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上竟能长出葡萄,而他和周边村民则靠着矿山修复打造的葡萄酒庄,走上了绿色发家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昔日矿山变身“金山”,这只是青岛把生态变成发展竞争力的一个缩影。竹岔岛198户居民集体搬迁,作为青岛海岛开发的首个布局点,竹岔岛将在岛民搬出后作为旅游景点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自然海洋环境在海上“造田”,建设海洋牧场,推动渔业与海工、旅游等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这些都是青岛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风物长宜放眼量。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站在新起点,青岛只有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才能把良好生态环境化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彰显“走在前列”的使命和担当。(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