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造助推市场良性发展的“热带雨林”!“倾听与商量”第九期协商活动举行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青岛日报2021年8月24日5版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打造助推市场良性发展的“热带雨林”

——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热议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数据共享,除了用好顶层设计的指挥棒外,政府还应该拿出真金白银,切实推进历史数据电子化采集、共享进程。

●权限下放的目的是通过审批提速和流程再造,让企业感到更便捷。有关部门要全面梳理区市行政审批环节,统一标准,减少重复。

●无实体经济不强,没新兴经济不活。青岛要把“四新”经济放在与实体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审视,要有生态意识,培育、吸引大量的创投机构、创投培训机构、创投服务机构,打造适合“四新”经济发展的“热带雨林”。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及城市的对外形象。

2019年以来,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我市发起高效青岛建设攻势,以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为总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活动现场,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畅谈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8月19日,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九期协商活动举行。本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承办。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在活动现场,共同就“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展开热议,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杨军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军出席活动并参与话题讨论。他指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年”的迫切需要。要坚持顶格推进、高点定位,围绕国家、省战略布局,抢抓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重大机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坚持零距离服务,面向广大市场主体和投资者需求,打通营商环境“最后一米”。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打造让企业家和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真正让企业家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薛庆国

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代表市政府到场倾听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他表示,优化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真诚欢迎各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市营商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精准推出一些务实管用的好政策、好措施、好办法,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努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得到更大的提升。

推进数据共享

提升“一网通办”效率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在高效青岛建设攻势的助力下,近年来,青岛的营商环境尤其是政府政务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青岛市排名全国第11位;2020年度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青岛位列第5位,成绩傲人。

但成绩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短板。此前,市政协委员们调研发现,与南方先进城市相比,青岛部分审批业务存在环节较多,材料多头提交、重复提交等问题,影响了“一网通办”效果。

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平台上,这同样是市民吐槽的热点话题,“申领政府奖补资金需要分期申报,每期申报都要准备材料,并向多个部门重复提供,实在太麻烦了。”一位网友道出心声。

孙法柏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水平较低。一方面,审批环节多系统并用的现状,制约了数据的打通共享;另一方面,部分机构数据电子化进程较慢,也影响到了共享数据的质量。”市政协常委、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孙法柏曾经对青岛的行政审批工作进行过系统性调研,他建议,青岛应从整合行政审批系统入手,以审批信息与资料信息共享为基础,尽快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周海燕

数据共享涉及多个部门,要真正有所突破必须提高协调层级。市政协委员、段和段(青岛)律师事务所主任、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周海燕认为,除了用好政府顶层设计的指挥棒外,政府应该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信息共享度较高的部门和积极开展历史数据电子化采集、共享的部门,切实推动数据共享进程。

杨守彬

“不久前发布的《青岛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提出了加速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的构想,应该将数据共享问题放到这一大框架下去思考。”市政协委员、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青岛智谷工程CEO杨守彬认为,青岛应该尽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动态数据中心,所有部门的数据生产、使用都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努力实现“一库”“一云”“一网”“一端”。

王朝静

据悉,推进数据共享,相关部门已经有所作为。今年5月,市政府印发《“为民服务,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重点开展四大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数据壁垒清零。市大数据局数据应用管理处处长王朝静介绍,目前,市大数据局已梳理形成了政务服务、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三张数据壁垒问题清单。针对每个问题,市大数据局认真组织各单位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计划和完成时限,加快清除数据壁垒。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已有可共享数据的应用力度,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信息共享核验实现网上审批、智能审批、‘零材料’办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会佐表示,作为数据的提供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配合市大数据局做好数据归集、整理,为其他需要使用审批领域数据的部门提供完整规范的数据资源,加快推进数据共享。

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应用是提升“一网通办”水平的基础性要求。在前期调研中,市政协委员们发现,青岛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推广工作相对滞后。这让很多本来可以完全网办的业务变成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或是完全线下推进。对此,杨守彬、周海燕建议,青岛应该加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推广力度,引导市民、企业申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并丰富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委员们的建议得到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积极回应。“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审批领域电子证照制发和归集,并与‘爱山东’‘青e办’App进行对接,实现电子证照在更多渠道的应用。”张会佐表示,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在行政审批领域的应用也将加强,群众、企业办理业务时,可在线签署材料,申请电子签名、电子印章。

加快项目落地

优化工程审批服务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我市“项目落地年”,项目建设比较集中,对项目的审批、监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青岛全面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精简审批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政协委员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市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审批权限下放后,各区市审批标准不一的情况相对突出,影响了项目推进。

“权限下放的目的是通过审批提速和流程再造,让企业感到更便捷。权限下放后,如果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那就失去了权限下放的意义。”孙法柏建议,有关部门应牵头对区市行政审批环节进行梳理,能统一的尽量统一,让企业和市民办事有章可循,不再遭遇“一事一议”。

张会佐

“同一事项在不同区(市)审批标准不一致,在全国行政审批领域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张会佐表示,为了破解难题,青岛正在推行跨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和“零基础”标准化梳理,方便企业及群众在不同区域办理业务,为今后进一步审批提速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近年来,大体量建筑不断涌现。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施工许可办理流程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周海燕认为,青岛应该借鉴外地做法,在基坑支护和工程主体两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基础上,为地下室施工单独发放施工许可,为施工提速。

政协委员的建议暗合了职能部门的改革设想。据了解,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计划推行施工许可三阶段办理,建设单位可以分别办理土石方工程、建筑工程主体地下部分、建筑工程主体地上部分施工许可手续。目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已研究通过具体方案,待市政府批准后就可以正式实施。

项目要切实落地,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密切相关。近年来,青岛一直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杨守彬认为,放管服改革,重要的是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管出公平、管出质量”,“服出便利、服出实惠”。青岛在简政放权层面,成效显著。下一步,应该加强管理和服务。建议借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项目的监管效果。同时,相关部门要以“终”为始,从企业真实需求出发开展服务,做到“听得进、传得出、落得实”。

吕恒良

协商活动现场,崂山区副区长吕恒良介绍了崂山区的经验做法,“推进项目落地,崂山区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组建土地规划、审批服务等五支保障小分队,从征迁保障、土地资源、规划服务、审批提速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上半年核发规划许可、施工许可345万平方米,推动一批重点项目提速提效。”

助力“四新”经济发展

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时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风起云涌,引人瞩目。协商活动中,围绕“四新”经济发展,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知名投资人,杨守彬认为,近几年,青岛的“四新”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与南方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青岛还处于一个看重实体经济、看重固定资产投资,对新技术、新模式理解不到位的阶段。很多‘四新’经济企业在青岛发展得不够好,外地的优质企业在青岛落户的也不够多。”他说。

“无实体经济不强,无新兴经济不活。青岛要把‘四新’经济放在与实体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审视。”杨守彬表示,“四新”经济企业多为科技初创企业,一旦踩准风口,后期很容易迎来爆发式成长。青岛应该瞄准“四新”经济企业的痛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其发展。

“现代企业竞争中,生态型企业碾压平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碾压产品型企业。打造良好的‘四新’经济发展环境,要有生态意识,要培育、吸引大量的创投机构、创投培训机构、创投服务机构,这三者是‘四新’经济发展的阳光、土壤和空气,从而形成适合‘四新’经济发展的‘热带雨林’。”杨守彬说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协商活动中,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优化“四新”经济发展环境,青岛需要加强法治化建设。

孙法柏表示,当前,青岛的立法体系、政策体系相对比较健全,但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效果还有待提升。部分企业反映政府招商时承诺的土地、资金等政策不兑现,在一些项目的招标时,条件设置偏向于大型企业,对小企业、科技初创企业关注度不够,相关部门需要在后期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改进。

周海燕建议,适应“四新”经济企业发展需要,青岛应改变企业在注册过程中必须提供模板章程的要求。“2005年新出台的《公司法》对企业出资、股权安排,分红、公司架构、股东会权限方面做了比较灵活的安排,里面有大量由股东自由裁量的内容。根据青岛现行程序,企业办理注册时,需要按照模板提交公司章程,这样的章程无法真正体现‘四新’经济企业兴办人的约定,为后期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建议有关部门改变这一审批要求,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此外,企业无障碍跨区搬迁问题也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悉,为了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引导各区(市)加大对市外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19年年底,青岛出台政策明确要求,任何区(市)不得对企业在青岛辖区内的正常迁移设置障碍。

杨丹

但实际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协商活动现场,青岛市江苏商会秘书长杨丹表达了会员单位的呼声,“我们商会有400多家会员,其中有不少‘四新’经济企业。部分会员单位跨区搬迁时,经常遭遇原始注册区域相关部门的挽留,导致实际搬迁延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如何提高企业搬迁政策的落地实效,周海燕建议,青岛应进一步细化既有政策的相关标准,明确企业办理跨区迁移的流程时限、职责部门、提交材料要求等,让企业有规则可依。还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设立企业跨区搬迁专窗,加大对企业跨区搬迁工作的监督考核,真正解决企业搬迁难题。

当下的青岛,正处于大开放、大合作的新时代。自贸区和上合示范区作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肩负改革创新的重要使命,迫切需要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分别下发文件,通过“负面清单制”向“两区”赋予省级行政管理权限,最大限度为“两区”留足赋权空间,为提升“两区”营商环境、推动开放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

借鉴省级层面做法,杨守彬建议,青岛应在向“两区”赋予市级行政管理权限方面多下功夫。“前期调研发现,‘两区’聚集了不少优质企业,其中包括很多‘四新’经济企业。赋权工作应以需求为导向推进,让‘两区’点单式要权。赋权清单应以企业诉求为主导、以企业有感为标准,确保市级层面下放权力‘含金量’高,企业‘获得感’强。”杨守彬表示,赋权工作要围绕“一次办好”“一链办理”的原则,全方位配套改革。要通过系统集成式放权,尽可能保证全链条办理事项能够在同一层级、“一站式”办结,实现“区内事、区内办”。(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