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倾听与商量》第九期之助力“四新”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4日讯 8月19日,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九期协商活动举行。本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承办。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在活动现场,共同就“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展开热议,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时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风起云涌,引人瞩目。协商活动中,围绕“四新”经济发展,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知名投资人,杨守彬认为,近几年,青岛的“四新”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与南方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青岛还处于一个看重实体经济、看重固定资产投资,对新技术、新模式理解不到位的阶段。很多‘四新’经济企业在青岛发展得不够好,外地的优质企业在青岛落户的也不够多。”他说。

“无实体经济不强,无新兴经济不活。青岛要把‘四新’经济放在与实体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审视。”杨守彬表示,“四新”经济企业多为科技初创企业,一旦踩准风口,后期很容易迎来爆发式成长。青岛应该瞄准“四新”经济企业的痛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其发展。

“现代企业竞争中,生态型企业碾压平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碾压产品型企业。打造良好的‘四新’经济发展环境,要有生态意识,要培育、吸引大量的创投机构、创投培训机构、创投服务机构,这三者是‘四新’经济发展的阳光、土壤和空气,从而形成适合‘四新’经济发展的‘热带雨林’。”杨守彬说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协商活动中,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优化“四新”经济发展环境,青岛需要加强法治化建设。

孙法柏表示,当前,青岛的立法体系、政策体系相对比较健全,但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效果还有待提升。部分企业反映政府招商时承诺的土地、资金等政策不兑现,在一些项目的招标时,条件设置偏向于大型企业,对小企业、科技初创企业关注度不够,相关部门需要在后期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改进。

周海燕建议,适应“四新”经济企业发展需要,青岛应改变企业在注册过程中必须提供模板章程的要求。“2005年新出台的《公司法》对企业出资、股权安排,分红、公司架构、股东会权限方面做了比较灵活的安排,里面有大量由股东自由裁量的内容。根据青岛现行程序,企业办理注册时,需要按照模板提交公司章程,这样的章程无法真正体现‘四新’经济企业兴办人的约定,为后期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建议有关部门改变这一审批要求,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此外,企业无障碍跨区搬迁问题也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悉,为了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引导各区(市)加大对市外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19年年底,青岛出台政策明确要求,任何区(市)不得对企业在青岛辖区内的正常迁移设置障碍。

杨丹

但实际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协商活动现场,青岛市江苏商会秘书长杨丹表达了会员单位的呼声,“我们商会有400多家会员,其中有不少‘四新’经济企业。部分会员单位跨区搬迁时,经常遭遇原始注册区域相关部门的挽留,导致实际搬迁延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如何提高企业搬迁政策的落地实效,周海燕建议,青岛应进一步细化既有政策的相关标准,明确企业办理跨区迁移的流程时限、职责部门、提交材料要求等,让企业有规则可依。还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设立企业跨区搬迁专窗,加大对企业跨区搬迁工作的监督考核,真正解决企业搬迁难题。

当下的青岛,正处于大开放、大合作的新时代。自贸区和上合示范区作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肩负改革创新的重要使命,迫切需要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分别下发文件,通过“负面清单制”向“两区”赋予省级行政管理权限,最大限度为“两区”留足赋权空间,为提升“两区”营商环境、推动开放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

借鉴省级层面做法,杨守彬建议,青岛应在向“两区”赋予市级行政管理权限方面多下功夫。“前期调研发现,‘两区’聚集了不少优质企业,其中包括很多‘四新’经济企业。赋权工作应以需求为导向推进,让‘两区’点单式要权。赋权清单应以企业诉求为主导、以企业有感为标准,确保市级层面下放权力‘含金量’高,企业‘获得感’强。”杨守彬表示,赋权工作要围绕“一次办好”“一链办理”的原则,全方位配套改革。要通过系统集成式放权,尽可能保证全链条办理事项能够在同一层级、“一站式”办结,实现“区内事、区内办”。

责任编辑:管佳宇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