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北京再出重磅政策:新学期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作为改革风向标,北京的信号让全国家长振奋,“处处有名师”指日可待。
按照政策,北京的教师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为单位,比如以学期、学年为单位,或者以低年级、高年级学段为单位进行交流。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目前北京市已有东城区、密云区两个试点区,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试点。东城区提出,利用三年时间,义务教育段学校干部教师百分之百交流轮岗。
政策一出,学区房市场率先嗅到了风向,价格开始松动。毕竟买学区房是目前唯一能实现择校的手段。教育优质资源流向何处,家长便会一拥而上。如今教师百分百轮岗,说明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固化”,家长买房择校的动力减退。
办学质量无非关系三个要素:环境、生源、师资。随着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学校之间硬件差距越来越小。一些农村学校的操场、教学楼等设施条件甚至远远超过地处老城区、办学面积局促的名校。生源方面,义务教育段普及就近入学,公民同招政策之后,民办学校也没有了掐尖择优的条件。环境和生源大体均衡,师资就成为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师资不均衡,成因诸多。很长一段时间,名校在教师评奖晋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老师一旦积累了经验和资历,便会想方设法申请去更好的学校。常有农村学校抱怨,好不容易培养出的老师调走了,留不住人成为弱势学校之痛,而优质学校因为马太效应聚集了一大批好老师。在这些传统名校,学生强,老师也强,教学相长,名师的成长之路愈发顺畅。曾有一名擅长指导奥数的教练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有学生能和他探讨解题思路,以至于多年之后,他也忘了解题技巧。
教师轮岗是教育均衡的一剂猛药。让教师流动起来只需要一个政策,而流动起来怎么真正发挥作用则是改革必须预先规划的问题。比如轮岗范围。北京曾经把海淀、东城的老师流转到延庆或者密云远郊区县,一年、三年为一任期,但实际成效并不是太成功。一方面这种远距离轮岗影响了老师生活、工作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的匹配度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之后跨区域远程的干部教师流动变成了线上“双师课堂”形式。北京近日出台的轮岗办法是让老师在区域内流动,特别是在教育集团中流动。同时,给予轮岗教师待遇,在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绩效工资分配中可以得到适当倾斜。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个资源不该是某一所学校独有,而应为更广范围里的学生共享。教师轮岗,不是削峰平谷。好老师去了普通学校,带动学校的教研,激发内生动力;普通老师到了优质学校,体验更好的教育环境,学习提高自身本领。弱校可能因为教师的轮岗获得强有力的学科带头人,名校会用管理和理念继续培养轮岗来的新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来说,优质教育资源趋于均衡,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青岛的教师轮岗从2015年开始。义务教育段的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校长工作满两个任期,就符合交流条件。按规定,学校每年交流的教师、校长人数不少于符合交流人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不少于20%。但和北京的改革相比,20%的步伐迈得还不够大。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正摆在我们面前,期待更深入的探索。(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