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召开。如何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答这些重要命题。
系统阐述这一重要思想
8月24日,承德博物馆。习近平专程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面对一幅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示意图,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土尔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要回到祖国,这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建党百年之际,鉴往而知来,继往而开来,正当其时。
△陈列在承德博物馆的《土尔扈特部东归》图(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8月27日至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前四次,分别开在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
在这次重要会议上,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从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等方面,总书记概括了12条。
总书记强调,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铸牢这条主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这是一条清晰的时间线。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西藏林芝嘎拉村村民走过“加强民族团结”标语墙。(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总书记鲜明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强调共同性的同时,也要尊重差异性。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是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容,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中的主题雕塑。(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他曾鲜明指出,“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各去所偏、归于一是,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在这次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今年2月,习近平来到贵州化屋村考察,当地村民用欢快的苗家歌舞迎接总书记。(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总书记还提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七年前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他曾说,“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
在这次会上,总书记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壮锦是国家级非遗,以结实耐用、图案别致著称。66岁的谭湘光是广西壮锦技艺传承人。(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谈发展:民族地区也要奔向现代化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2014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总书记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如今,包括民族地区在内,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共产党人兑现了这个承诺。
△青海刚察县现有藏羊、牦牛为主的牲畜102万头(只),去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000元。(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他提出,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支持政策同样贵在精准。这也是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苗绣是贵州化屋村的传统文化,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总书记还提出,民族地区要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上个月,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说,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藏如此,全国其他民族地区亦是如此。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总台央视记者魏子钧拍摄)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这是总书记七年前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叮嘱。
七年之后,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就在这个月,总书记已经不止一次谈起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23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书记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如何在民族工作中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总书记强调,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许多工作与此息息相关。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总书记提出,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总书记要求,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等。
△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夫纪念馆。(图/视觉中国)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起一段往事。
“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
穿越百年历史长廊,还有诸多史实可作佐证:1922年中共二大就提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1928年中共六大专门作出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
在最近这次承德考察中,总书记说:“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广西南宁,三月三“歌圩节”表演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从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到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总书记一一作了部署。
6年前,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一块“坚硬的钢铁”。
责任编辑: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