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孩子“减负”少了作业多了空闲 家长“增负”多动脑经多些陪伴

2021-09-24 21:57 青岛晚报  

翻翻日历,距“双减”政策出台已两月有余,新政策正式落地,经开学检验,成效初显。真正减负后,孩子们乐了,但是自小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的父母们有不少还处于孩子空余时间多了不知如何安排的迷茫中,或陷入“双减”后不知怎样保证成绩的烦恼里。日前,青岛南京路小学教师、市德育先进个人、市南区教学能手熊小莹在做客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的市南区校家社共育大讲堂活动时指出,“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家庭应该怎么做,对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大课题。想让家长群体的普遍性教育焦虑“下线”,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方法。


现象

部分家长焦虑不“下线”


“‘双减’政策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实行后,我们还是感觉焦虑。 ”市民刘女士的儿子是市北区一所初中的初二学生,她原本指望这学期起给孩子报辅导班补一补数学的短板,可“双减”政策实行后,刘女士计划泡汤,转而打听起私人辅导班,但效果好的辅导班已人满为患,想插班都插不进去,为此她急得团团转。


小学学段的孩子暂时未面临升学压力,但一些家长的焦虑状态也没好到哪里去。 “学好英语很重要,原来我们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改为周中上课后接送不方便,就不能上了。 ”市民宋女士的孩子刚上四年级,她总担心孩子不上辅导班后成绩会被继续上辅导班的孩子甩下。


记者调查发现,“双减”开始后,像刘女士、宋女士这样焦虑未被治愈的家长并不鲜见:周末的辅导课改周中上,接送不便,焦虑;孩子周中晚上上辅导班,睡眠时间无法保证,焦虑;学科辅导一旦削弱,孩子的学习短板怎么补?怎样比别人跑得快?焦虑;一二年级取消纸笔考试,小学没有期中考试,怎么知道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焦虑……虽然孩子们轻松了,但是家长心里的石头并没有放下。


观点

家长转变观念是关键

  

作为青岛市德育先进个人、市南区教学能手、心理咨询师,熊小莹不仅教学经验丰富,并且深谙家长心理,她认为“双减”意味着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研要聚焦课堂要质量,老师就必须吃透知识点,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孩子讲透,课上还要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练习,设计思考性、延展性题目,让不同学生群体都能学有所获。


同时,“双减”也对家长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要转变观念,不能再紧盯着成绩这个结果看,而是要将视线转移到学习习惯、兴趣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注重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蓄力。但这对80后家长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受自身受教方式的影响,很多家长习惯了应试思维,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拿到漂亮的成绩单才能顺利应对升学压力。这种固化的教育观念恰恰是“双减”政策推进中不少家长焦虑的催化剂。尽管观念的转变通常不能一蹴而就,但有意识地转变是放下焦虑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


熊小莹还建议,老师和家长在面对“双减”课题时,还需要及时沟通,凝聚家庭和学校1+1>2的合力,以便积极应对孩子“减负”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支招

家长“增负”帮孩子减负


“双减”不等同于让孩子无所事事,在帮助孩子真正减负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尝试给自己有效“增负”来缓解或治愈焦虑。


“原来孩子周末的时候上辅导班,现在不上了,一些家长不知道这些空余时间如何规划,就让孩子多睡会,但看孩子闲着很懈怠,家长又会变得很焦虑。其实这部分时间完全可以进行仪式化处理。 ”熊小莹认为,不以书本学习来要求、测评孩子时,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她以周末为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适度的体能训练,让孩子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强健体魄,培养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品格;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劳动,能够有效训练孩子的统筹规划能力;和孩子一同欣赏原版英文电影,这种培养语感的方式并不比外教满堂灌差;和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拓宽孩子的视野;共享亲子阅读,书目可以涉及地理、历史等多种书籍……这就意味着家长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同时以管教的智慧去引导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是“增负”的。


家长们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自身“增负”对提升孩子的成绩是无效的,其实现在所做的一切就如同埋下了一颗颗种子,也许一时半会看不到发芽,但它们会在将来某个时刻忽然萌芽并茁壮成长,撑起孩子的未来。而这也与“双减”注重孩子终身发展的理念深度契合。(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编辑:于娜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