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嗨浪青岛”观海音乐节的原创歌曲中,有一首歌曲《青岛之恋》是由“琴岛之音”乐团集体创作的。
“琴岛之音”形式上更像一个音乐爱好者群落,乐团成员有人弹古典吉他,有人弹民谣吉他,有人弹电声键盘,也有词曲作者,看上去各自不搭界的一群人,加入这个乐团,组织者海歌说,是因为大家都认同一件事:将古典音乐通俗化,用大众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表现古典音乐,普及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经过岁月的沉淀,留到现在的都是经典。让我们聆听时有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心灵抚慰的东西给我们。”海歌介绍,古典音乐的演出对场地要求、乐器组成有严格要求,因此只能是在“大雅之堂”内的演奏音乐,而“琴岛之音乐团”所做的,其实是一种“再创作”的尝试,“遵循古典音乐的内核,通过改编,创作出与现代人的审美符合、具有时代感的音乐。”
后排从左至右:李增辉、牧云、牟毅、位巍、海歌,前排:朱勇、赵明志(右)
“琴岛之音乐团”成员的年龄从90后到50后都有,成立于三年之前。海歌说:“希望团队不仅限于现在的十几个人,希望更多有共识的音乐人进来,希望把青岛音乐门做得丰富一点。”
位巍:键盘+主唱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不喜欢被拘束。回青岛10多年一直从事钢琴教育工作。认识海歌之后,位巍感觉与这个圈子里的人理念一致,就加入了乐团,也是乐团中的新生代力量。“像大家熟悉的英国民谣《绿袖子》,它被改编为器乐演奏的版本多不胜数。我们做的也是这件事,把经典的音乐进行处理和改变,比如加入弦乐、萨克斯、吉他,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位巍说。
赵明志:古典吉他
1982年开始学习古典吉他,现从事古典吉他教育。他说自己对古典吉他喜欢得“有点傻”,“人家在吃饭时候我在弹琴,人家唱歌时我在弹琴,人家在睡觉时候我在谈琴,快40年了,从不觉得这个东西枯燥。第一次碰到吉他的时候,觉得这个乐器是打到心里去了,真正是拨动心弦,其他乐器,比如钢琴就没有那种喜欢。”
古典吉他被誉为同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乐器之一,很多人会觉得古典吉他属于高高在上的乐器,赵明志表示,他在给孩子没的教学中,也有意无意的给他们改变这种观念,“古典吉他可以在沙龙演奏,也可以演奏钢琴、小提琴的曲目,甚至几分钟的小品。”学习古典吉他而不囿于古典吉他,应该是最好的状态。
牟毅:古典吉他
牟毅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培训班时,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还没有设立,也是古典吉他的“老一辈”人。“培训班是全日制的,和学院学生是一样的。”
上课时,老师明确对他们说,这一帮人以后到社会上时去推广这个事情的。牟毅做到了老师的要求,也包括他的同学们。“毕业以后我们几乎全部在做古典吉他教育。”
“别的我不敢说,成绩是没什么成绩,但是在至少在山东地区对古典吉他的基础推广方面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牟毅说,不但山东的城市跑遍了,地级市和县也去过,主要是进学校推广。2000年后回的青岛,在青岛,青大、海大、理工大,牟毅都去给学生们选修课。
遇到“琴岛之音”,牟毅觉得大家的想法和理念很好融合,大家又都有自己的长处,合在一起,希望做出点青岛本地的经典品牌。
听听古典吉他的声音
牧云:词作者
你的梦是海的形状
寻梦的先祖埋在这里,百年不远
有一枚金色的贝在海底闪光
一位恋人在路上
为你而来为梦而来
微澜的火他的激情……
牧云是歌曲《青岛之恋》的词作者。他说:“在我的梦幻世界,总爱把青岛比做‘大海的女儿’。”
牧云是地道的青岛人,因喜欢诗,故而一直想写一首类似“城市之歌”的歌词,“单纯想想不为错,真动手时才明白这当中的难度。仅写城市外在之美也不难,只是略显浅薄。真正的难度在于用诗性的语言将城市之魂诗意地现出来。”
《青岛之恋》歌词写于2013年,放到2018年才与“琴岛之音”合作,谱曲、编曲、演唱、制作,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作品。
牧云说,自己并不会乐器,但很喜欢这个小圈子。
《青岛之恋》音频
朱勇:音乐制作
朱勇说,自己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但跟跟多老师学习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朱勇做流行乐队,那时候就开始写歌,创作音乐,之后一直没间断。“写自己的想法、遇到的感触。”
七八年前,学习编辑与录音,把原创的词曲做成音乐作品。本次参加“嗨浪青岛”活动的《琴岛之恋》,是“琴岛之声”成员一起讨论的作品编曲风格,最后定下了浪漫的基调。
朱勇自己写过一首《五月的青岛》,是有一次走在从八大关时突发的灵感,写完一直压在箱底,2019年为了参加青岛举行的“音乐最动听”活动,将它完成了制作。
朱勇本身也在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和“琴岛之声”在一起人感觉就是很开心,“玩音乐的人快乐一辈子。”
李增辉:乐手
2007年之前,李增辉在青岛办乐队。2007年出走北京,2015年“漂”到杭州,之后在不同城市中穿行。
在《琴岛之恋》这首歌中,他友情客串了萨克斯,用海歌的话来说是“出于对家乡的情怀”。
曾与窦唯与不一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万晓利、大忘杠、木推瓜、舌头等国內优秀音乐人、乐队合作,在音乐、戏剧、当代艺术的不同场域中浸染。
9月,李增辉在方所青岛店启动了“一个人的戏剧节”计划,呈现了他自导自演自我创作与解构的系列“戏剧”作品。
海歌:乐团组织者
小学时学长号,中学是学校管乐队成员,年轻时走过穴,在青岛组织过10年的歌友会……“琴岛之声”乐团的组织者海歌曾是一位玩音乐的的狂热大叔。其实他的本职工作是科技推广,音乐是玩票。
把音乐当做玩的时期过去之后,海歌开始意识到想要做自己的音乐,除了上述将经典音乐再创作,他还想做更原创的,用音乐把青岛的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疫情期间,有天海歌突发灵感,以一个外地人的角度看青岛的角度,从栈桥沿着海边一直走到崂山,把一路的感触串起来,歌名叫做《来青岛打卡》。
海歌也坦言,写青岛的歌并不好写。他个人觉得崂山是青岛的文化代表,可以继续挖掘其中的因素。(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