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四新”经济发展新风口的青岛,正沉浸于一场“虚”与“实”的精彩故事中。 9月29日,以“把握新机遇 共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1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举办。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虚拟现实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凝聚行业共识、加快产业合作。
从2017年到2021年,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已在青岛举办四届。
作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最专业、最权威的国际性行业盛会之一,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已成为青岛的一张新名片。大会举办至今,已有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瑞典、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专家与会,华为、百度、腾讯、歌尔、微软、英特尔、惠普、诺基亚、HTC、索尼等逾千家国际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携最新科技成果参展。
“虚拟现实+5G”“虚拟现实核心技术之近眼显示技术”“5G技术演进及其应用”“5G+虚拟现实应用”“工业互联网与5G深度融合”……虚拟现实如何让世界更精彩?哪些瓶颈亟待突破?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青岛该如何发力?这次大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01
元宇宙概念大火,VR产业属性越来越清晰
虚拟现实技术(VR)现在已并不陌生,它囊括了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与其相关的还有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XR(扩展现实)等。
前不久,字节跳动收购VR创业公司Pico(小鸟看看)引发热议,再次将虚拟现实强力拽回视线之内。有专家分析,字节跳动此番行动或许会给长期处于“元年”的虚拟现实行业带来重大影响。
在经历过“去泡沫”的阵痛后,2020年,因疫情造成的社交隔离激发了VR游戏、虚拟会议、AR测温等需求崛起,虚拟会议、云端展览案例层出不穷。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达670万台,较2019年增长72%。
种种迹象显示,在5G快速商用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虚拟现实产业属性正逐步清晰,趋势拐点已经显现。
从世界VR产业图谱来看,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硬件、软件、应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各行业巨头投身到VR应用的制作中,游戏产业首当其冲;而动漫以及主题公园也与VR紧密结合,实现无缝对接;影视、直播在VR拍摄技术的支撑下,渐行渐近。除此之外,旅游行业、在线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甚至是航空航天与军工行业,也在不断体现VR+。
数据显示,2020年,VR/AR产业投融资金额及数量回归2017年高点水平,AR眼镜、工具软件、VR/AR游戏、教育培训等成为投融资的热点领域。海外大厂苹果、谷歌、Facebook均沿着战略目标进行并购布局,苹果仍在完善VR/AR产业链,谷歌意图重回消费级AR市场,Facebook则以硬件反哺VR内容生态。
从国内来看,自2016年起,虚拟现实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已成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创业最活跃、市场接受度最高、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2020年,中国市场在AR/VR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量占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约为55%),较疫情前显著增加。各地也制定了支持政策,如山东、广东等工业、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政策鼓励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工业制造中;对于上海、深圳等新型智慧城市,虚拟现实技术则被鼓励应用到数字化建设和城市管理中。
根据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9月29日发布的《基于5G通信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趋势》,2021年,虚拟现实硬件产品供给更加多元化,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各类产品日趋成熟。微软、oculus、HTC等业界巨头相继发布新品,oculus quest2单款设备出货量已超500万台。我国虚拟现实整机领域的厂商也越来越多,国内除pico、小派、NOLO等虚拟现实设备企业外,电视厂商、视频内容厂商、手机终端厂商如创维、爱奇艺、华为等均发布硬件新品布局VR产业。
虚拟现实的下一步在哪?2021年,元宇宙概念突然被引爆,它是业内认为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态,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以数字化身行走其间的“造梦空间”,打造一个集体虚拟共享空间。
对此,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主任、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诗雅说,简单来说,元宇宙就是现实世界的“映射版”,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一个全新的身份完全对应,并且不会间断地“生活下去”。而VR和AR所能做的是帮助人们以更自然的方式体验元宇宙的世界,沉浸在元宇宙的数字世界中工作、娱乐和生活。VR/AR从感官层面增强了人们对于虚拟数字世界的沉浸感和信任度。基于此,客观存在(客观化)和能被看见(具象化)两个特点让Metaverse所描述的虚拟世界更接近人们对于“世界”这个词的定义。
“随着元宇宙的布局,将加速诞生更多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与硬件,最终使VR/AR走入消费者终端的,必然是内容应用的百花齐放。”但同时刘诗雅也表示,新的生态还在形成阶段,未来整个产业或将要面对新的挑战。
02
虚拟现实这条新赛道,青岛正提速急行
从世界范围看,5G商用的加速到来,虚拟现实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催生巨大的产业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工业革命4.0时代的领衔者,5G条件下虚拟现实技术的代表—AR/VR/MR,它未来的样子让我们充满了无限期待和向往。
在2021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的体验区,歌尔为B端用户研发制造的VR一体机产品,搭载高通骁龙XR2平台,较前一代产品可以提升高达11倍的AI性能。得益于5G等技术的进步,产品采用4K级高清LCD液晶屏,实现了高沉浸式视听体验;为满足不同头型及瞳距用户需求,除了与前代类似对中国用户脸型及佩戴眼镜有更好的兼容外,还在视觉兼容性方面增加了58/63.5/69mm三档物理瞳距调节。另有更精准的多广角相机空间定位追踪加超流畅光学手柄追踪,在复杂环境下仍能实现稳定精准追踪,确保玩家能达成高沉浸式游戏体验。
这是青岛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缩影。去年,歌尔股份和青岛小鸟看看上榜中国VR50强企业,分列第1和第10位。
那么,被字节跳动相中的VR标的,青岛小鸟看看Pico啥来头?
业内人士表示,过硬的技术实力是字节跳动选择收购Pico的重要原因。公开资料显示,Pico是一家VR软硬件研发制造商,致力于虚拟现实软硬件的研发和虚拟现实内容及应用的打造,为用户提供从端到端的产品与服务全体验。已经研发的产品有GoblinVR一体机、PicoU VR眼镜以及Tracking Kit追踪套件等。
从Pico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青岛对VR产业的眼光与努力。母公司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在小鸟看看发展的早期阶段,崂山区国有平台公司——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就向其累计投资了1.1亿元,并将这家公司从北京引到青岛。
经过近些年的积累,青岛在虚拟现实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方面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一道VR产业高地逐渐隆起。
截至2021年,青岛市集聚了歌尔声学、小鸟看看、金东、宇科等110余家企业,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汇集了北航青岛研究院等10余家虚拟现实研究机构,占全国虚拟现实科研力量的70%,获批了全国首个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的虚拟现实产业已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中,歌尔占据了全球高端虚拟现实头显70%的市场份额,率先引进世界领先的12英寸纳米压印技术,打造VR/AR高端光学零组件产业基地。
03
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让虚拟现实产业实现更多可能
在VR世界里,我们面临着内容、商业模式和终端的全新变化。如何将内容、平台、网络、头显等拉通起来,考验着虚拟现实的未来。
近几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涌现出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基础技术实力亟待提高,行业规模应用尚未破局,领军企业依然缺失,产业协同发展尚不平衡。 这些问题,值得青岛深入思考。
那么,如何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支持突破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快虚拟现实与5G、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推进重点行业应用示范,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虚拟现实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开辟技术发展新空间,共享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应用市场,开启合作共赢发展新局面。
同时,实现产业突破,主要在技术;突破核心技术,关键在核心人才。去年,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发布了一份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全球范围VR产业人才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VR产业人才在全球仅占2%,但对VR产业人才的需求却有18%,相比,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人才分布则达到40%。此次大会筹备建设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学院,将为全国虚拟现实行业提供优秀人才和相关技术支持保证,有利于促进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更加健康稳步发展。未来,延揽更多人才也是题中之意。
此外,从2016年的VR元年发展至今,VR产业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内容及轻量化的硬件,产业发展呼吁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单位等技术资源与企业需求充分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建立起以需求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必不可少。
青岛为虚拟现实产业画下了路线图——以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统领,确立了打造国内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虚拟现实就是其中一条重点培育的产业链。 在近日颁布的《青岛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将虚拟现实产业明确为青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的抓手之一,并将加快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创新载体的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开放应用场景,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这条“虚拟”产业赛道上,青岛的步子很“实在”,更多的可能正在精彩呈现。
作者 | 周伟 摄影 | 邢志峰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