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69个菌棒生产大棚计划今年10月份建成

“前段时间一直下雨,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我们得抓紧天气好这段时间加快施工进度。”10月2日上午7点多,位于平度市蓼兰镇的七河生物香菇菌棒生产基地现场,挖掘机、铲车等各种施工机械隆隆作响,菌棒装袋车间已竖起钢构,69个出菇棚已竖起骨架。

“这69个菌棒生产大棚计划今年10月份建成,建成后每天可产40吨鲜香菇,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民增收。届时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菌棒生产基地。”青岛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静书安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香菇菌棒生产企业,七河生物首创“国内工厂化制菌棒,国外设施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销售”模式,菌棒将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占全国菌棒出口市场份额60%以上。

作为七河生物香菇菌棒生产基地主体之一,位于项目北侧的101个出菇棚已于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记者走进一座占地360平方米的出菇棚,一股浓郁的香菇味道扑鼻而来,在一个个长约4到5厘米的褐色、白色相间的菌棒上长出了20余个大小一致的香菇。

中午12点,室外体感温度已达26摄氏度,而出菇棚内被黑色遮光布覆盖且开有中央空调,室温可维持在13摄氏度左右。

“为什么这个出菇棚给人一种‘凉飕飕’的感觉?”记者问道。

“当把菌棒运到基地后,工人要先对菌棒进行脱皮、上架、入棚、注水、疏蕾等工序,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培养7至8天就可以进行采摘。我们目前看到的香菇正处于采摘期,所以不需要高温环境。”静书安向记者解释。

随即,记者跟随静书安来到49号育菇棚,只见6层架子上整齐摆放着192棒菌棒。从入口处的显示器上可以看到,棚内湿度已达到80%,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00ppm。静书安告诉记者,在育菇棚中的检测器可以实时检测到水、光、气、温度等指标,并且数据集成器可以将数据同步到技术员手机App上,技术员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掌握何时雾化、何时调节温度、何时进行通风等。

在育菇棚,身着黑色防水雨衣的蓼兰镇万家村村民陈斌正用长38厘米的针头为菌棒注水。“从上午8点到下午2点已经连续为5个大棚注水了,注过水后的菌棒将在6到7天后长出一株株幼蕾。国庆期间,公司中午还为坚守在岗位上的职工改善生活,多加了红烧肉和排骨哩!”今年38岁的陈斌已经连续第三个国庆假期工作在岗位上了,陈斌表示,乡村振兴大项目的引进,让他有机会在家门口就业,在工作岗位上欢度国庆非常有成就感。

临近下班时,静书安告诉记者,当天的香菇发货量已达20吨。据他介绍,除40名管理人员外,基地还有施工员、注水员、分拣工、疏蕾工等220名工人在岗位工作,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保障一车车菌菇按时发往全国各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