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迷你岛谢幕后,青岛便利店开启“下半场”!本土企业会迎来哪些机遇?

国庆假期的一组数据,引起了岛城便利店行业的关注,支付宝消费报告显示,国庆假期,青岛友客便利店在“全国便利店消费热力”排名第四。这也从侧面诠释了 “山东便利店看青岛”这话并非虚言。

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半个月前青岛迷你岛便利店突然宣布将在本月陆续闭店,这个初登岛城曾引起行业轰动的日系便利店的“青岛谢幕”,牵动全行业的神经。

在业内的观察声音中记者捕捉到,岛城便利店的进化史同样是一场“大战”,从各类便利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裂变”,进而开启千帆竞逐般的速度、技术与力量比拼,到当下形成本土、日系、大型商超、电商巨头4类便利店的格局,这10年,岛城便利店的贴身肉搏从未消逝。

随着“互联网+便利店”的落地,24小时便利店进入“下半场”,拨开云雾,资本的力量左右这个行业的变革,而我市本土企业又会迎来哪些机遇?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抢地角、抢用户、抢供应链

本土和外来贴身肉搏多年

便利店是个“舶来品”。它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

1996年,罗森便利店开始在上海出现。1997年前后,本土品牌好易得、长青便利等连锁便利店品牌在青岛诞生。

同年来到青岛读书的孙小姐,在新式的“小卖部”里发现了 “新世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成了陪伴她和室友的“深夜食堂”。

孙小姐回忆道,自己常常坐在便利店的靠窗长桌上,大快朵颐地吃着热乎乎的关东煮和Q弹的贡丸。便利店的中晚餐时间特别忙,会一直飘着诱人的饭菜香,附近的白领喜欢来这里吃热食和便当。

在“短平快”的生活节奏下,便利店成了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据日本“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所说:消费是场心理战。零售业存在的价值就是要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作斗争。 24小时灯火通明,等待着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本身就足以打动顾客。

青岛大规模便利店崛起是在2011年,当年,本土品牌好易得、友客等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商业大鳄纷纷入驻。之后的五六年中,从日本迷你岛的入局,再到“统一银座”生鲜便民超市、威海的家家悦,岛城便利店市场“遍地开花”,本外地巨头疯狂寻店面扩张。

市商务局曾出台消费政策,提出“15分钟消费圈”的城市概念,站上“风口”,在资本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新一轮扩张运动不断在青岛便利店行业上演。

青岛好易得便利店负责人王后虎描述当时的 “疯狂扩张”:那几年,在台东附近的丰盛路上不足百米的地方,好易得、利群、友客、迷你岛四家便利店聚在一起,还有一家可好便利店正在装修;漳州二路上也聚集了友客、迷你岛、好易得三家便利店;闽江路上更是云集了友客、迷你岛、时尚生鲜等五六家便利店……

“那个时候,都在抢地角抢居民抢供应链,好地角难找,好的供应链也需要大量资本。 ”王后虎表示,那几年,“好地角难求”是岛城便利店跑马圈地的缩影,也是青岛便利店的高光时刻。

电商入局誓言“笑到最后”

传统便利店开启“革新路”

所有的商业竞争,最后都归结于资本的游戏。

24小时便利店的经久不衰,让一直觊觎线下零售渠道的电商巨头们开始入局。这场战役从2018年打起,当时,阿里天猫小店计划开店1万家,京东便利店计划开店达5万家,苏宁小店在年底冲刺目标则是5000家。当年,天猫、京东、苏宁等巨头陆续在岛城落地便利店,一夜之间小区内夫妻菜店门头改成“天猫小店”或“京东小店”的模样。

然而到了2020年,这些便利店闭店速度和开启速度一样快,大量配有鲜明LOGO的门头快速被拆除,网上也曾流出京东便利店倒闭的消息。业内也表示,无论是资本的出手,还是巨头的争夺,这种“互联网+便利店”的风向,背后逻辑其实都是新零售风口之下技术的驱动与迭代。在新零售的浪潮下,传统的便利店零售商们开启了革新之路,即使像7-Eleven这样的传统国际便利店巨头,也在作出调整和改变。家住大尧三路的孙先生称,自己家门口的7-Eleven每隔半年就更换一次店面风格。

如今,站在青岛市北区一家写字楼下,打开手机地图尝试搜索便利店,三个路口,2家友客、2家7-Eleven、1家优同,1家便利蜂,此外还有2家不同品牌的中型便利店,这不仅仅是在青岛,也是眼下一二线城市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青岛的连锁便利店大体上可分为4类,本土店、日系店、大型商超迷你店、电商线下实体店。

友客便利店目前在青岛拥有门店500余家,市场份额第一;可好便利店去年的青岛门店总数达到435家;优同今年全市门店超过300家;利群便利店截至去年年底有205家门店。同时,类似于便利蜂这类店面也纷纷跻身青岛便利店赛道。

进入便利店“下半场”

本土零售驶向何方?

前段时间,“青岛迷你岛便利店将解散”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同城榜首位。“难过”“回忆”“不舍”等词语成为话题内网友留言中的高频词汇。这种变化,更是映射了新时代下的线下零售变革。

“可以肯定地说,这场变革必然会带来一次行业洗牌,甚至一半以上的便利店品牌将会消失。 ”青岛本土零售企业利客来负责人孙衍表示,长期观察这个赛道的人会发现,国内便利店在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型上,曾一直处于模仿阶段,但这几年有所创新。

在他看来,相比于外来巨头,本土便利店有一定优势。“首先,外来零售巨头无法对中国急速变化的创业环境和移动互联网作出反应,如曾经的‘便利店之王’7-Eleven,相比已经开始利用网络与算法的本土企业,则显得滞后了;其次,鉴于在当地多年的沉淀,本土便利店更容易与用户保持强关联。”孙衍称,便利店的下半场,本土零售企业的机会很大。

“截至2020年,青岛共有2128家品牌便利连锁店。这一数字看似规模庞大,但在青岛这座新一线城市的体量和居民需求面前,却显得十分渺小。 ”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于南方城市,青岛普及率还不够高。

“数字化管理、瞄准年轻消费客群推出的自助购物等亮点,将是便利店品牌避免陷入模式雷同僵局的一大助力。 ”对于岛城便利店的未来,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工商系主任柴寿升教授认为,“入乡随俗”是外资零售商和看好青岛发展空间的新进外地企业首先要做的,而在互联网、移动支付高度发展的今天,便利蜂等新兴品牌的成功事例也为广大便利店品牌提供了灵感。

他表示,从青岛迷你岛的发展与衰退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教训,跳出单纯的业内无序竞争,只有这样,岛城便利店行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为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王后虎则认为:“60后、70后成就了卖场,80后成就了淘宝网络,90后成就了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接下来,‘Z一代’会成就什么样的业态?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或许才是伴随顾客成长的最佳方式。 ”毕竟,一家便利店的存活,早就不是门店周边有多少人那么简单了。(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薛飞)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