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92岁老兵孙汉英讲述他亲历的“长津湖”:脚后跟和10个脚指甲被冻掉

青岛92岁老兵孙汉英讲述他亲历的长津湖战役 电影《长津湖》只展现了冰山一角

脚后跟和10个脚指甲被冻掉

真实战场上敌军的飞机远比电影里的多,敌人的照明弹多得让黑夜如同白昼,他所在的连队140多人最后只回来3个人,行军中他冻掉了脚后跟和脚指甲,战友饿到从马粪里找食物……这些都是71年前朝鲜战场上长津湖战役真实发生的故事。“电影呈现的只是冰山一角,现实的战场远比镜头中的残酷。”10月9日,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第一分中心的老干部孙汉英,今年92岁的他曾是第三野战军第26军的战士,1948年从家乡安徽入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抗美援朝,其中抗美援朝战役中,参加了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斗、金化北阻击战、五圣山阻击战等。 “国内的这些战役中,有咱们老百姓的支援保障,在朝鲜的战争才是最残酷的,战友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赢得最后的胜利。 ”孙汉英说。

孙汉英亲历了朝鲜战场的上的长津湖战役。

战场上的飞机比电影多几倍

“比起电影中的镜头,真正的长津湖战场上,敌机数量要多出好几倍,炮火覆盖密度也更强,美军打出的照明弹让夜晚跟白天一样。”10月9日,在金坛一路老兵孙汉英的家中,他先向记者说起观影的感受,电影《长津湖》拍得很真实,但因为受镜头的局限,呈现出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

在记者的理解中,电影只是围绕一条主线故事进行,不能全面讲述到每个细节,而孙汉英等真正上过战场的英雄们的脑海里,满是他们经历过的各种细节,这些最触动人心的细节,是他们一辈子抹不掉的回忆。

“在抗美援朝之前,我就参加了淮海战、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也算是积累了一定的战场经验,经历了生死离别,见了不少惨烈的场景,但这些都远不及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孙汉英忆起抗美援朝仍心有余悸,特别是长津湖战役,更是他经历的最难忘一战。孙汉英打开话匣子,回忆起过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当年10月底,孙汉英所在部队紧急战前动员抗美援朝,匆忙中每人发了一件棉衣,坐上闷罐火车到了抚顺东梅河口,从临江进入朝鲜,直接开赴前线。趁着黑夜步行军,白天猫起来躲避飞机轰炸,用了几天时间就到了战场。

“美军的装备太精良了,除了没用原子弹,基本上当时能用的新式武器都投到了战场上使用,我们的装备差太多了。 ”孙汉英说,他们每个班就班长和副班长两人配备了轻机枪或冲锋枪,其他战士都是民兵用枪,打一枪退一个弹壳上一下膛。敌人的汽油桶、燃烧弹、大炮等各式武器,从四面八方呼啸而落,子弹在头顶嗖嗖飞,单靠火力确实很难压制敌军。 “白天,美军的飞机密密麻麻地在上空盘旋,实施轮番地毯式轰炸,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于是,我们白天只能把自己隐蔽起来,一动不敢动,只要有一个暴露了,可能周边所有人都得跟着‘遭殃’,只能利用打夜战的优势和敌人周旋。 ”孙汉英说。

脚后跟和10个脚指甲被冻掉

回忆起当时战场上的寒冷,孙汉英眼眶湿润。他说,像电影中“冰雕连”那样被冻死的战士有很多。

孙汉英在朝鲜战场上冻掉脚后跟,回国养伤时拍摄的照片。

“作战时,战士们的身体在出汗,而体外却在结冰碴。这就形成了外面衣服是冰冻,里面是汗水,一旦凉透,人就动不了了。 ”孙汉英介绍,长津湖战场位于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夜间温度甚至会达到-40℃。因为战事紧急,当时不少志愿军都是从国内南方直接赶赴朝鲜参战的,有的根本来不及配齐冬服,有的发了一身薄棉衣,很难抵御严寒天气。

从鸭绿江到前线的行军途中,每人所带物品的重量是30多斤,孙汉英除了扛着背包、子弹,还负责一挺轻机枪,他的负重达40多斤,每晚行军达100多里地。朝鲜战场上多是山路,大雪覆盖,路被走得多了,就变得更滑,大家走几步就会摔一跤,饿着肚子长途行军累得不行,下坡的时候索性将衣服包在屁股上,“嗖”地打滑下去。 “很多时候,战友走着走着就掉队了,掉队的战友很少有能再回来的。 ”孙汉英说。

孙汉英介绍,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鞋和脚被冻在了一起,每走一步都会跌个跟头,在翻越一个小山坡时,眼看战友们都过去了,他想着千万不能掉队,没办法就用石头硬生生将鞋子敲掉。“穿鞋打滑,脱掉后穿着袜子能有抓地力,我就这样一口气赶上了部队,但脚却冻坏了。 ”孙汉英说,他的左脚后跟和10个脚指甲都被冻掉。但和那些被冻死或者被冻掉整个脚甚至整条腿的战友相比,他还是幸运的。

“和敌人周旋的时候,我们白天猫在雪窝里一动也不敢动,那个才是最考验意志的时候。 ”孙汉英告诉记者,在雪窝里藏着,一动也不敢动,身体都僵了,很多战友就永远长眠在雪窝里。 “所以说,是钢铁般的意志让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孙汉英说,也正是如此,让敌人觉得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最艰难时什么吃的都没有

除了寒冷,在朝鲜战场上,特别是战争初期,志愿军面临的另一大困难是后勤保障。 “国内战争的时候,我们有老百姓的支援,粮食用小推车送到前线,受伤了有百姓帮忙抬到后方治疗,这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 ”孙汉英说,朝鲜当地老百姓都因为战争撤退了,他们本身也很困难,我军当时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不断轰炸我军的运输车辆、桥梁、公路,导致我军后勤补给无法供应到前线。

孙汉英说,白天他们趴在雪窝里藏着一动不敢动,实在饿得、渴得不行了,就抓点雪润润嗓子,也算充饥。有一次看到大家实在饿得受不了,作为班长的孙汉英就带着两名战士下山找吃的,返程的路上只见一名战士蹲在地上一直在抠一堆东西,上前一看竟然是一堆马粪,原来他在抠马粪里还没消化掉的食物。

“电影里看到有些战士还有炒面,我们最艰难的时候真的什么吃的都没有。 ”孙汉英说,在冰天雪地里连片树叶都找不到,就在他们以为都会饿死的时候,幸运地发现了一个土豆窖井。“下到窖井里发现有土豆的时候,把大家伙都高兴坏了,终于能有口吃的了。”孙汉英说,各个连分发下去,每个人分到3个土豆,找到火的就烤一下,找不到的就吃生的。“被冻得硬邦邦的土豆硌掉牙都不算事,有点吃的就能舒服一些。累得不行的时候我们都调侃,等战斗胜利回去后要先买个烧鸡吃。 ”孙汉英回忆,后来后勤保障供应好了一些,营以上的每个单位能分发二两半粮食,每一袋子粮食重达40斤,需要战士们一来一回跑200里路背回来才能分发,一天一夜就要背回来,跑出20里路才敢休息。

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人在阵地在”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们坚持到最后,“最后,让美军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厉害。”孙汉英一脸骄傲地说。

惟愿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

“这一仗打得太苦了。 ”孙汉英一边抹泪一边继续介绍,当他看到电影里 “宋司令回国途中在鸭绿江边停车,朝着长津湖方向脱帽,向长眠在朝鲜的牺牲战士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等抬起头已泪流满面”时,他的内心非常感动和复杂,有一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心情。 “我们都需要向牺牲的烈士致敬。 ”孙汉英说,他们连队140多个人,回国时能看到的就只有3个人了。

就在前几天,孙汉英刚做完一次胆囊切除手术,出院后就在家人陪伴下去电影院观看了 《长津湖》。 10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孙汉英一口气讲了一个半小时,孙汉英的妻子王培芳告诉记者:“别看他今天能说这么多的话,其实昨天说话还有些不利索,这就是他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回忆起战场总有讲不完的回忆。 ”

“惟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 ”孙汉英说。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因为无数前赴后继奔赴前线的战士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用个人的牺牲换来了现在的国泰民安,国家逐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当代人要牢记历史,砥砺前行。(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记者 孙晶 通讯员 宋培延)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