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合理愿望不能被满足,孩子便会自感“廉价”|被穷养的孩子,才是一个无底洞

国庆期间,老公约了朋友,我们两个家庭一起聚餐。

席间,我们聊起了8年前同去一个景点旅游的经历。我们都说那个景点太坑了,要风景没风景,要文化没文化。

只有朋友14岁的儿子豆豆说:“我觉得那次很开心,妈妈还在那里给我买了个小木人儿呢。”

当时,景区里有一条小商业街,6岁的豆豆一眼就相中了一个做工粗糙、黑不溜秋的玩具小木人儿,于是央求着爸妈给他买。

虽然小木人儿只有20块钱,但朋友两口子却不想给豆豆买,理由是不值。豆豆开始哭闹,朋友训斥他说:“这种东西又贵又不好玩,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老公要给豆豆买,朋友拦着说:“不能惯他乱要东西的坏毛病!”说完,又转头对豆豆说:“你再这样,就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豆豆瞬时满脸委屈,双眼噙满了泪水,怯怯地低下了头。

后来在我的劝说下,豆豆妈妈终于买下了那个小木人儿。拿到玩具后,豆豆破涕为笑,一路上都特别开心。

“在景区购物”可能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一点:“购买”孩子的心愿,成全和丰富孩子的内心体验,却是有深刻意义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年以后,我们对那次旅游的记忆都是没意思,唯有豆豆觉得非常美好。

01.

阉割需求,等于阉割自我

在一个“被穷养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的视频里,也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8岁时,女孩想买一瓶饮料,妈妈怒斥她不顾及家里条件,让她回家喝水。爸爸在旁边打圆场“就是几块钱的事”,妈妈回怼“几块钱也不行,我这是在教她懂事”。

17岁时,同学约女孩看电影,妈妈不同意,说没这闲钱,让她学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孩从此几乎不再结交朋友。

23岁,女孩即将参加工作,可是她十分自卑,就连爸爸送她的新衣裳也不敢接受,“退了吧,这身衣服太贵,我配不上”。

需求是自我的延伸,而对于自我正在聚合的孩子来说,需求被如何对待,将影响人格的定型。

尤其是父母以经济相关的原因直接拒绝孩子的需求时,孩子可能会接收到以下几个信号:

① 我不值得

孩子在欲望形成的当下,即向某个事物投注了力比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渴望,这个事物在他心里是等同于美好的存在。

父母以经济情况为由,打压孩子的欲望,他会被迫放弃美好,而这其中恰好有一个等价物的存在——金钱。

当父母不愿花钱,而又没能很好地保护孩子的价值感时,孩子很容易自动归因于自己“不值钱”,配不上这份美好。

若这份“美好”只是一瓶饮料,一个小玩具,本身价值并不高,孩子便越发感觉自己“廉价”。

② 我是累赘

反复强调家庭条件不好而无法满足孩子需求,就好像在表达,一个小小的需求都会轻易击垮父母和家庭。

这时父母在孩子眼里是脆弱的,他开始压抑所有的需求,变得乖巧而懂事,但同时也对自己的存在充满了质疑,活在罪疚和焦虑之中,视欲望为洪水猛兽。

③ 我很差劲

其他人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而自己却屡遭拒绝时,孩子将在比较之中,经历双重压力:我不如别人和爸妈不爱我。

这些压力的结果是,自我意象变得十分糟糕,他会觉得自己是人群之中最差劲的那一个,无论变得多优秀、取得多大成就,都很难改变这种自我认知。

以上这些,便聚合成了一个匮乏且自卑的“穷养”孩子的模样,强烈的不配得感将被深刻地植入人格之中。

02.

被捆绑的父母

这也许并非父母所愿,大部分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受到了无意识的驱使,而在无意识里,他们同样是匮乏的。

老公的那位朋友就是一个长大了的“穷养小孩”:

他出生在农村,还有两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生活比较拮据,他的童年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多余的需求几乎从未被满足过。

10岁那年,他和父母第一次出远门,他特别想吃火车上卖的面包,平时从不给家里惹麻烦的他,那天特别执着,当场哭闹了起来。

母亲劝说无果,直接甩了他一耳光,厉声道:“你再无理取闹,我们不要你了!”

说完拉着父亲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消失在挤挤攘攘的车厢里。

朋友吓坏了,被抛弃的恐惧瞬间代替了所有的欲望,他说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过任何好奇和渴望。

“‘这种东西又贵又难吃,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句话是我妈当时骂我的,没想到它一直盘踞在我的脑海里,又毫无觉知地倾倒给儿子。”朋友苦笑了一声。

对朋友而言,欲望意味着被抛弃、被责骂,有欲望就会有痛苦,他缓解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对父母保持认同。

认同父母的观念,认同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认同自己的需求不合理,而这个过程,就是对外在父母的“内化”。

内在父母此后将代替外在父母打压自己的需求,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以至于朋友成年之后,哪怕早已成为收入不菲的白领,可依然对欲望和需求充满了恐惧,极尽节俭,看到了喜欢的东西也舍不得买。

并且,他还将这份恐惧,投射给了儿子。

这就是匮乏的代际传递。

这类父母是不自由的,只要面对需求,内心就会不自觉陷入“吝啬父母“与“委屈小孩”的戏码,被恐惧和无助所充斥,而无力看见真实的自己和孩子。

可真实情况是,那个“委屈小孩”早已长大成人,拥有独立且丰厚的收入,也有了适度满足自己和孩子需求的能力,欲望不再可怕,他也不必再继续压抑和委屈了。

03.

更合适的方式

很多家长可能一直都有个困惑:满足孩子的需求,少了怕亏待,多了怕溺爱,究竟度在哪儿?

压抑欲望就是压抑生命力,所以合适的建议是:能力范围内的合理需求和愿望,大大方方地满足和成全。

这里有两个点,一个是合理需求,一个是能力范围内。

先来说合理需求。所谓“合理”,它的判断基准应该在孩子而不在父母,也就是说,凡是能够丰富体验,发展心智和人格的需求,都算“合理”。

比如火车上的一个面包,景区的一个小玩具,父母的判断可能基于物质价值本身,价格偏贵所以不合理,但对于孩子而言,在风景如画、兴致盎然的当下,从对其他孩子的艳羡,到自己亲口品尝特色的美食,亲自玩耍特色玩具,这种体验是独特且有意义的。

这就是一个合理的需求。

“能力范围内”则在于父母对于自身情况的把握,此时应当保持觉察,避免让自己的匮乏感扭曲现实,结果明明可以满足,却不愿满足。

有些人可能会担忧: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一味地满足而不加节制,不会让孩子越来越贪婪吗?

欲望本身是中性的、可被满足的,只有欲求不满的黑洞,才会将健康的欲望变成贪婪无度的渴求。

认为孩子有“贪欲”,可能正是家长将强烈的的匮乏感投射出去的表现。

而对于超出能力范围的需求,更多要求父母修通自恋,能够坦然地与孩子讨论自己的局限,保护好他的自我价值感。

在上文提到的那个短片里,女孩的父亲最后说了一段话:“别受你妈影响,你很优秀,是我们能力不够,没能给你想要的生活,穿上这件新衣裳,去好好争取自己的新生活,加油吧孩子。”

一来将无力感和挫败感收回自身,二来肯定了女儿的价值与潜能,这是需要智慧和气魄的。这些话虽然迟了一些,但也为女孩注入了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成为她蜕变的基础。

最后,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欲望的满足常常与金钱密不可分,而金钱要靠劳动换取。

可以设计或陪同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项目,帮助他在劳动中体验赚钱的辛苦与乐趣,既能增进对父母的理解,又能让孩子体验自我满足的滋味,为将来独立实现和享受欲望赋能。

如果说让孩子“懂事”,或许这才是他们最应该懂得的事情,而并非懂得如何去配合父母,自我阉割需求。

物质穷养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穷养。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欲望、有动力、野心勃勃且内心富足的人,是父母可以赠予的最佳礼物之一。

而被“精神穷养”长大的父母们,也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养育一遍自己,好好滋养内在的“委屈小孩”,让生命更加舒展和充盈。(作者|阿慧 MISS蔷薇)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行为,你会怎么办?欢迎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并在倾诉评论区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会解小心结。(互动邮箱:zaobaoqingsu@126.com) 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