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象,未来可能剧组就是一个摄影棚,500平米就够。大家进去就像上班一样,大部分的场景、道具都可以用虚拟引擎建模,不用浪费时间转场。到时候,电视剧拍摄可能就真变成全新的工作模式了。”《理想之城》的导演刘进曾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如此畅想。
而今,从青岛东方影都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和LED高清数字影棚中可以预见,这一天,或许真的不会太远。
技术正在改变着影视拍摄。
今年年初,Disney+的热门网剧《曼达洛人》的幕后花絮详细展示了LED背景屏的拍摄技术:演员置身于预先制作好的LED背景显示屏中,除了身边的道具和地板,周围全部被LED屏幕环绕,且屏幕中的背景可以随着摄像头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一时为人们惊叹。
今年暑期档播出的电视剧《理想之城》,也采用了LED屏拍摄,大大缩短了后期制作时间。
作为国内拍摄技术创新的试验者和先行者,青岛的5G技术、VR影视、虚拟拍摄、剧本可视化等一直为业界关注。
从创投会项目的落地到LED摄影棚的规划再到青岛电影学院的揭牌和影棚道具展示,青岛西海岸新区已经触达了项目规划、技术革新、影视人才培养、一站式拍摄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配套的电影工业化生产基地”的定位。
昨天,影视独舌已推出首篇文章(《磁吸效应持续凸显,青岛如何用力度空前的政策扶持与影视共舞》),分享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影视政策优势。今天我们来重点说说青岛的全产业链配套对中国影视的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源头支持:助新人出头
在2021出品人制片人大会上,论坛主持人赵宁宇就对影视基金公司的负责人犀利发问,“今年您都投了哪些影视公司?接下来最想投哪些方向?”瞬间替在场影人问出了最迫切的疑问,赢得了场下欢呼。这一细节体现了本届青岛影视博览会的一大特征:果决务实,力求打通产业资源,扶持新锐影人,促进行业内的有效合作。在随后举行的创投会上,创作者们更是见到了真金白银。《穿越黑暗的我》《好评凶猛》《胜利日》《无敌乒乓兔》《陨石江湖》等5部影片晋级五强,分别获得了8万元现金等扶持奖励和价值百万元的落地拍摄服务大礼包。不仅如此,现场还有11部影片与众多资方达成了意向合作并完成签约,合作金额达到了3亿多元。
关注项目的初创,也重视作品的创作规律总结。从世界“电影之都”电影大师课到科幻电影专家交流活动,再到“百年恰风华”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交流会和电影精品创作专家研讨会,影博会汇聚了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和知名创作者一起探讨交流,在热门领域的影视创作上为年轻创作者指出了方向。
除此之外,自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剧获得备案立项的项目总数达到了83部,其中电影为26部,电视剧有3部,网络影视剧达54部,逐步实现由青岛拍摄到青岛出品的转变。从拉投资到做项目搞生产再到区域内影视公司进行出品,青岛西海岸新区在源头规划上划出了一片乐土。
制作配套:内外兼修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今年9月上映的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中的城市外景颇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电视剧《功勋》之《黄旭华的深潜》中黄旭华与同事搞核潜艇研究的学园和带有西洋风味的住所也与其他单元中的取景有着明显区分。
这两部作品都曾在青岛取景。是的,一直以来以天然摄影棚闻名业界的青岛,近些年在影视外景的搭建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有40个国内一流的高科技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还有10000平方米的单体摄影棚、室内外合一的水下制作中心、全流程制作的数字影音中心以及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
外景方面比如藏马山影视外景地。该地既依托于藏马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规划建设古装拍摄区、民国老上海和老青岛街区、欧美街区、民国老北平街区和石库门建筑区等五大功能板块,可谓有山有海有历史印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剧组前来驻扎。
其中,值得细说的是水下制作中心、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和大面积的摄影棚。
电影《峰爆》中有一段父子俩在水中合力攀岩,联手救人的情节,过程惊心动魄,看得人十分揪心。这一片段正是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水下制作中心完成的。
再往前追溯,电影《守岛人》里同样有一组水下救援的关键镜头,剧组专程为这组镜头来青岛拍了三天。
水下的故事情节明明不长,为何它们都要专门来青岛拍摄呢?原来,水下制作中心的水池底部有工字钢,池壁有定点系统,它们可确保拍摄人员能够灵活操作水下景片及拍摄设备,而水循环系统和紫外线氯清洁可确保水质安全。
多年前,“可视化剧本”是行业热词,有人断言它将带来影视制作上的革命。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里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让这一概念完美落地。工作人员现场为我们演示了“可视化剧本”的生成过程:动作演员在棚内做规定动作,由摄像机捕捉后完成建模,而后创作者即可将这名演员放置于作品描述的特效场景中,整个过程相当于进行了一个实时的剧本预拍。
简单来说,就是将后期工作前置了。有了这个工作,可以大大提升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导演可以直观地用视频告诉每个部门想要的效果,规避拍摄风险。
据了解,开心麻花的科幻电影《独行月球》便使用该平台进行了“可视化剧本”创作。大平米的摄影棚则为剧组的置景搭景提供了诸多便利,免去了剧组的抢景困扰和舟车劳顿。正在优酷热播的国内首部聚焦检察技术协助侦破的悬疑剧《真相》,就在东方影都占地6000平方米的23号影棚搭建了一个检察院的技术处,同时在41号棚搭建了一个怀旧感十足的老青岛街巷。
近景用棚拍,远景用LED屏技术再合适不过。除了《真相》,由爱奇艺出品的《警察荣誉》在东方影都先后启用了3座摄影棚,并采用了LED屏技术。这种拍摄能够有效减少绿幕搭建费用和后期制作费用,整体上有效降低拍摄成本。
走访途中,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东方影都正在筹备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LED高清数字影棚,整合游戏和交互娱乐行业的新技术和流程,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
“我想象,未来可能剧组就是一个摄影棚,500平米就够。大家进去就像上班一样,大部分的场景、道具都可以用虚拟引擎建模,不用浪费时间转场。到时候,电视剧拍摄可能就真变成全新的工作模式了。”《理想之城》的导演刘进曾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如此畅想。
而今,从青岛东方影都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和LED高清数字影棚的发展势头中可以预见,这一天,或许真的不会太远。
服务进阶:时已至,势已成
丰富,拓展,完善。回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影视发展史,能够发现,该区域近些年一直紧紧围绕着“全产业链配套的电影工业化生产基地”这一核心定位,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比如,老牌影视基地具有服化道和影视人才等核心竞争优势,青岛以往相对欠缺。但今时不同往日,今年暑期,业内著名的满天星(青岛)服装道具场库正式落户东方影视产业园。该场库包含两座置景车间,其中陈列的服装、道具多达10万多件,不乏《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大制作留下来的珍贵道具。
电影《中国机长》中的飞机道具
影都方面介绍,“满天星”由影视制作人黄宝荣创立,在影都园区的场库包含服装道具库和物理特效设备,自2019年起,90%在青岛拍摄的影视项目都使用过满天星所提供的服务。
据满天星的负责人介绍,在青岛拍摄的剧组数量显著提升,是他们最终决定落地青岛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影视项目在青岛的不断落地,道具库也将不断完善和丰富。
其次,青岛还设立国内首个地方影视管理服务机构——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与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剧组和企业提供“一窗受理、全流程跟进”服务。
服务平台以“保姆式、专员化、店小二”的理念,围绕影视企业和剧组需求,梳理出涵盖行政审批、海关、公安等部门的20余项影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涉及企业注册、剧组人员备案、外籍人员签证办理等审批事项,实行零收费、专员化代办服务。
另外,服务平台还引入第三方中介服务,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低价、透明、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和财税记账服务。对社区、医院、风景区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资源,可协调公安、卫健、教育、街镇等部门,为影视剧组提供资源支持和取景服务。
除此之外,青岛的影视人才也在不断聚集。
其一,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电影学院终于在本届影博会上正式揭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之都(青岛)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青岛)研究院,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产业园)实训基地、水下摄影研究所同时揭牌,为青岛“电影之都”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支撑。
其二,据东方影都产业园总裁孙恒勤介绍,“在产业生态方面,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大师工作室,吸引国内一流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在这里聚集,真正把东方影都打造成影视产业高地。”
多年发展,让青岛这座城市的气质悄然发生了改变:公共资源免费向剧组开放,提供最大便利;市民早已习惯了剧组的拍摄,不再为它的到来而聚成一团干扰到拍摄……
来青剧组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宽,吸引着更多非视效影视剧的到来。比如,由张涵予、范伟等人主演的电影《铁道英雄》,张艾嘉、李少红、陈冲执导,周迅、郑秀文等主演的《世间有她》,秦海璐、白冰、薇薇等主演的女性剧《她们的名字》等。
为了统筹协调全区力量,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由新区工委、管委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将影视文化产业链作为新区九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由功能区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具体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目前看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制定了影视文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案,开发运营影视政策网上申报一体化平台,政企合力谋划实施一批锻长板、补短板重点项目,聚力稳链固链,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出品、拍摄制作、发行放映、基础设施、影视金融、5G高新视频、影视+”等分链,已然成为影视项目孵化、成长、发展的沃土。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