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北大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百岁哲人、“万有相通”哲学体系创立者仙逝

2020-09-16 08:59 青岛日报社 / 观海新闻  

百岁哲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美学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黑格尔著作集》中文版主编、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世英先生于2020年9月10日10∶49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仙逝,享年100岁。

张世英先生生平

张世英先生1921年5月20日出生于武汉市。1941年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先后在经济系、社会学系和哲学系学习。1946-1952年先后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9月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1959-1966年担任《光明日报》哲学副刊主编。197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张先生的学术研究偏重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几乎所有部分都有深入研究,均有高水平研究成果问世,而且能够在现当代西方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下审视黑格尔。张先生对黑格尔的解读总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他每每能够让黑格尔说中国话,易于被中国人所接受和理解。他主持的《黑格尔词典》和《新黑格尔论著选辑》是研究黑格尔和新黑格尔主义的重要参考文献。耄耋之年,张先生又亲自挂帅,出任20卷本中文版《黑格尔著作集》的主编。张先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黑格尔专家。

张先生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哲学家。80年代中后期,他的学术研究从德国古典哲学延伸到现当代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在现当代德国哲学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张先生发现了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老庄哲学的相通之处。厚积薄发的张先生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放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试图会通中西,找出中国哲学乃至哲学本身的出路,为中国人乃至人本身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张先生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创立“万有相通”的哲学体系。随着《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的问世,一个涵盖本体论、认识论、美学、伦理学和历史哲学的“新哲学”体系初步形成。后来出版的《哲学导论》,正式宣告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个性的哲学体系的诞生:万有相通的哲学。其核心思想是:万物不同而又相通。“万有相通的哲学”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万物一体”的思想传统,又融合了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中“主客二分”的思想传统。

在张先生看来,中国古代的“万物一体”或“天人合一”说,缺乏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阶段,直接的后果是: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科学不兴。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促成了科学与民主,但主体性的过度膨胀又造成了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的紧张关系。“万有相通”的哲学旨在避免各自的片面性,把西方的“主体性哲学”融入到中国的“万物一体”思想传统之中。在张先生看来,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补上西方哲学“主体性”这一课。中华文化未来要崛起于世界,有待于“个体性自我”的进一步解放。《中西文化与自我》和《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在这方面有振聋发聩之效。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张先生还在“万有相通”的哲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美在自由”的人生境界说。可以说,“万有相通”的哲学是中国当代最具原创性的哲学体系之一。

张先生是一位享誉学界的哲学教育家。作为“老师”的张先生始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赢得了一代代学子的广泛赞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有成就的哲学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以80岁高龄为本科生开设《哲学导论》课,同名著作更是成为了很多大学哲学系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荣获思勉原创奖。张先生的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学生更是遍及海内外。鉴于为我国哲学(美学)研究和教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张先生于2013年获授“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7年,北京大学设立了“张世英美学哲学学术奖励基金”。

改革开放之后,张先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国际哲学舞台,应邀参加了众多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也曾邀请多位国外著名哲学家来华交流。张先生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巴迪欧将张先生关于黑格尔的著作介绍到了法国;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马尔夸特、瑞士著名哲学家格洛伊等人均与张先生有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对张先生做出过很高的评价。2018年8月,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举行,德高望重的张先生获聘大会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并受邀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做一个诗意的自由人”的主旨演讲,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张先生的心中,既有对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关注,也有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牵挂。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家,他既善于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看中国,又能够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看世界。他的“万有相通”的哲学观,为面临严重危机的全球化潮流提供了一种应对的形而上学基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基础。张世英的哲学思想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张世英先生的去世是我国哲学界的重大损失!先生千古!

孜孜不倦求学路

1921年

张世英出生在湖北武汉柏泉乡

他自幼受父亲影响,爱好古典诗文

文人的巍巍人格、高情远致

与他年幼的心灵共振

“不求闻达,要做学问中人”

漂泊一生的张世英

始终记得父亲的叮咛

张世英的父亲张石渠先生是一位武汉中小学教师,从小教他熟读《论语》《庄子》和《古文观止》等古代经典,教育张世英先生要象陶渊明那样,“不要为五斗米折腰”。

中学时

几何学的简洁与变换吸引了他

在求解的过程中

他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纯粹和自由

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缜密的逻辑思维

为这位世纪哲人的学术之路埋下伏笔

张世英先生

在抗日战争的腥风血雨中

先生烟云变幻的生命图景渐渐展开

1938年,武汉沦陷

正在念高中的张世英被迫离开家乡

流离颠簸之中

他萌生了读书救国的宏愿

1941年

张世英考入西南联大经济系

随后转入社会系

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奋斗方向

彷徨之时

贺麟先生所开设的《哲学概论》

唤起了张世英

对生命的思索、对真理的痴迷

先生的哲学之路自此开启

张世英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上学期间留影

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西南联大

为他提供了最深厚的滋养

黑格尔研究专家贺麟是张世英的领路人

深受英美新实在论影响的冯友兰

则将张世英的兴趣引向西方哲学

汤用彤的学术态度和大家气象让他倍感崇敬

吴宓的《红楼梦》、金岳霖先生的讨论课

闻一多、沈有鼎两位之间的“《易经》切磋”

都使得张世英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学者

张世英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起保存至今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在张世英的哲学生涯中

闻一多对其最深的影响

莫过于一句“走出象牙塔”

张世英的妻子彭兰

是闻一多的高足

闻一多在得知二人恋情时

曾特意与张世英见面

劝说他走出象牙塔

有意引领他走上革命之路

在西南联大的最后岁月,张先生结识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足、中文系才女彭兰女士,并在闻一多先生的促成下喜结连理,此照于1948年摄于天津。

在往后的学术之路上

张世英身虽在象牙塔

心却始终关照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坚定无畏的探索者

西南联大毕业后

张世英先后在南开、武大执教

1952年起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他与北大哲学系

长达半个世纪的故事

自此开始

1957年,北大哲学系教师在哲学楼前合影

张世英历任

北大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为北京大学的哲学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培养了许多优秀学人

这一阶段

张世英以西方哲学史和黑格尔为研究方向

他的著作《论黑格尔的逻辑学》

是中国第一部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的专著

第14届德国哲学大会主席马尔夸特教授

称张世英为“中国著名的黑格尔专家”

张世英在课堂讲授新黑格尔主义

改革开放后

张世英准备重启哲学研究时

已是60岁的老人

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他心无旁骛,不为名利所累

独立完成20多部著作

在纯粹的为学之乐中

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国哲学界的一座高峰

80年代

张世英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

西方现当代哲学与中国哲学

致力于探讨中西哲学的共同问题

1981年,张世英(右二)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与贺麟(右四)、哲学家汝信(左四)等合影

“主体性”是张世英哲学研究的核心词

贯穿于他对西方古典哲学、现当代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研究

他发现,西方现当代哲学

由古典时期的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

正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相通

但原始的天人合一,缺乏独立精神

所以中国人的自我,仍是“互倚型”自我

张世英先生90高龄后出版的一系列著作,最后一部著作《不同而相通》于2020年4月第一次出版

在摆脱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的窠臼

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

张世英先生提出了“新的万物一体”哲学观

即“万有相通的哲学”

我既能与他人、他物融为一体,

同时又能保持自我的主体性和独立自由

万有相通哲学是

存在论、真理论和境界论的统一体

是一个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理论

可以说

这是当代中国

最具原创性的哲学体系之一

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的《头五百》名人录(第2版)中张世英的专页

通贯中西

将哲学生命化,生命哲学化

在贯穿于张世英

整个生命历程的哲学探索中

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哲学

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95岁张世英自题“思如泉涌,笔随云飞”

2018年5月,北大哲学系返校系友合影

张世英先生不单纯是书斋里的学者

他的哲思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

为揭开哲学神秘的帷幕

张世英先生在后期将学术重点过渡到

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对当前社会的许多问题

从哲学层面和社会维度

予以解析

“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并不在超越时间之外、超越感觉之外

的‘方外’和他界,

而就在现实的、世俗的‘人间’或此岸,

是诗意地生活着的现实审美世界。”

2011年,北大哲学系举行汪子嵩、张世英、黄枬森三老九秩百人学术研讨会

时代风云裹挟着张世英

却始终无法阻挡他坚毅的步伐

历史在这位世纪老人身上

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1979年11月17日在太原开会期间,张世英先生与自己六十年代初所带的第一个研究生朱亮教授(左一)合影

2001年5月,张世英先生80周岁生日时,与弟子、学生合影

2011年5月,张世英90岁生日时,与弟子们在家中相聚

张先生与弟子、学生在一起时,总是亲如家人

先生的一生

历经几许风波

却始终保持着澄明高远的精神境界

融合古今中外

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成就一种诗意人生

也照亮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杨海涛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