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会上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是中国科学界的桂冠。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怀有加,多次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那些难忘的瞬间,深蕴着总书记的科技情怀,诠释着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
央视网《联播+》特盘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一起的暖心瞬间,从中可以寻找到中国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答案。
2015年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向坐在轮椅上的于敏颁发2014年度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做着“惊天”的事业,于敏却很少为普通人所知晓。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称赞道,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6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这一年,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纪录。这一年,在自然奖和发明奖的获奖者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而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为38岁。
“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屠呦呦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证书,成为我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首位女性科学家。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每年都不乏女科学家的身影。她们坚持对科学的追求,书写科技世界的新篇章;她们满怀对科学的信仰,创造出诸多科研成果……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邀请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到主席台就座。随后,总书记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其他获奖者颁奖。
最高奖获得者在主席台就座并为其他获奖者颁奖……这是共和国对科技领军人物的最高礼赞,这是中华民族追求科技强国的最佳注解。
2020年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曾庆存颁发奖章、证书。在颁奖现场,总书记同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热情握手,向他们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
延续2019年的变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进一步强化了奖励的荣誉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了奖章,奖金额度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且全部授予获奖者个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中国政府颁发的五大科技奖励之一。自1995年首次颁奖以来,截至2020年1月,共有128位外国专家和2个国际组织、1个外国组织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今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