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间,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前期,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更多的中继通信支持,提升任务开展的效率。天问一号环绕器接下来有何任务?都有哪些看点?
火星车行驶路线图。(图片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据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环绕器研制团队专家介绍,遥感轨道是一个环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可实现对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
2021年2月10日完成火星捕获后,天问一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历经三次轨道调整,天问一号于2月24日到达周期为2个火星日的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上完成对着陆区成像探测后,天问一号于5月15日完成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分离,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随后,环绕器调整至中继轨道。在完成对火星车的四个多月的中继任务后,近日,环绕器在近火点实施变轨,顺利调整至遥感轨道。
遥感轨道与中继轨道有何区别?专家介绍,中继轨道为每个火星日运行3圈的回归轨道,每个火星日都会经过着陆点上空,可实现一个火星日内对火星车的近火和远火两次中继通信。遥感轨道周期比中继轨道短,每个火星日运行约3.47圈,并经过不同的星下点,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探测。
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工作模拟图。(图片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遥感使命工作中,环绕器载荷可在轨道高度较低处实现对火星较高分辨率的观测。利用轨道摄动引起的近火点漂移,环绕器可在遥感轨道实现对火星全球的覆盖。一般来说,近火点漂移的规律为从南到北、再由北向南,约200天能够实现一次对火星的全球覆盖探测。
在遥感轨道,火星环绕器将利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能量粒子分析仪共7台载荷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探测,同时,根据火星车的可见弧段,继续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据悉,环绕器将在遥感使命轨道工作14个月,通过遥感探测,环绕器将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表面物质成分与土壤类型分布、大气电离层、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重点关注陨石坑、火山、峡谷、干涸河床等典型地貌和地质单元,实施高分辨率探测。
截至11月8日,环绕器在轨运行473天,地火距离3.84亿千米,光行时21分20秒;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174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253米,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