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青岛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变得具体详细、容易操作
“十个一”融入青岛学生的成长基因
孩子的成长是每个瞬间的“集合”。三年时间,足够让懵懂的低年级学童变成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让朝气蓬勃的青春期少年变成意气风发的青年。三年时间,知识在积累,还有一种叫作“十个一”的气质被逐渐融入了青岛学生的成长基因,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生活品质。
三年里,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在一千多所学校里蓬勃开展了起来,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记(周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这些将“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变得具体详细、容易操作的活动,为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个一”让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青岛教育有特点。2021年7月12-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我市出席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在青主持召开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会上,孙春兰对我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总结推广“十个一”项目。
“十个一”写入“好学生”标准
无数实践证明,学生时代学会的本领会让人受益终身。
在西海岸新区调研时,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看到学生们正在写书法。应孩子们邀请,他欣然提起毛笔,写下力透纸背的大字。书法和武术是刘鹏照大学时培养的爱好,虽没有成为他最终的职业,但却变成了他疏解工作压力的小爱好,偶尔“亮相”还能惊艳全场。
2018年11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讲话精神,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根本目的是改变当前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现状,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十个一’项目是一个概念,不局限于‘十个一’所列的内容,鼓励基层首创,鼓励区市和学校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和升华‘十个一’项目的内容。同时,‘十个一’项目是一个理念,是完善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另外,‘十个一’项目更是一个信念,是全面育人的重要平台,需要扎实推进、持续发力的工作,要有久久为功的坚定信念。”刘鹏照说,“十个一”强大的生命力源自它始终遵循着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规律,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着眼于尊重基层首创、着眼于与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着眼于当下教育的短板。把“十个一”项目纳入学校中心工作、纳入全面育人范畴、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纳入课后托管,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兴趣,开发潜能。青岛提出的教育“五个好标准”中,深入实施“十个一”项目行动也被写入“好学生”标准。
“十个一”相加等于全面发展
平度凤台街道何家楼村是个有着600多年制陶历史的村庄,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茂林到校传授土陶艺术,同学们根据张老师所讲的技巧方法动手制作陶艺,揉、捏、团、搓、堆,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与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个个粗陶的、朴拙的、随性的小器皿从孩子们手中诞生,带来美好的劳动体验。
“‘十个一’的‘一’不是唯一,是符号和引导。”刘鹏照介绍,“十个一”在实施过程中尊重首创,分层施策。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基层学校的首创精神,引导区市和学校深入研究区情、乡情、校情、师情、家情、生情,将“十个一”项目与地域文化、学校传统、学段特点、专业特色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项目内容,做到“一校一案”。同时,根据区域和学段的实际,全市分别从不同层次和侧面培树典型,为不同区市和学校分层有效推进项目的实施提供范式和案例。比如市南区快速行动典型引领、城阳区城乡结合区域分层施策、平度市农村县市的推进案例、崂山区构建“十个一”项目评价体系、李沧区将“十个一”项目融入课堂教学、青岛二中和华夏职业学校分别从普高和中职学校探索实施路径等。
另外,市区学校依托周边博物馆、海洋馆、规划馆、音乐厅、科研院所、福利中心等专业场馆丰富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各类项目实践活动;乡镇学校则发挥地域自然优势,借助当地山、谷、河、海、园、林、四季农场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踏青研学、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三年里,全市中小学在“十个一”项目推进中增加项目540项,纳入校本课程的项目数3200项,建立校本教材合计3100册。针对劳动等薄弱环节,组织编写全国首套覆盖小、初、高全学段的《劳动教育(实验)》教材,覆盖学生约20万人。编写《青岛市落实“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三点半实践教育丛书》,改变课后托管期间学生自习做作业的单一状态,形成青岛特有的课内与课外完整统一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
节赛搭台让“十个一”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十个一”项目实施三周年,刘鹏照并不回避存在的问题,比如学校、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学校受师资、场地、时间的局限,距离全面开展“十个一”项目还有差距。“我们出台了《精进推进‘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通过‘节、赛、会、展、演’‘班、校、区、市、社’,推进‘十个一’项目进课程、融入课堂教学改革;进家庭、融入日常生活习惯;进社区、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进评价、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青岛将设立中小学生“十大节日”: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写作节、劳动研学实践节、合唱节、诗词文化节、演讲节、志愿服务节、法治文化节等,搭建“十个一”项目学生展示和学习交流平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打造项目师资队伍。目前青岛已整合高校、专业团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资源,建立完善校、区、市三级专家库,通过社会资源支持、片区联盟、学校间帮扶结对、校内高年级带低年级等多种形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已分别建立体育、艺术技能、图书、劳动项目、优秀歌曲、研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资源库,全市补充完善在编专业教师3200名、社会兼职教师4700名,为精进推进“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条件。
爱因斯坦说:“当你忘掉课堂所学时,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希望,多年之后孩子们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些渗入生活习惯的所学会让他们受益终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