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烟台军团”闪耀资本市场,烟台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5家,居全省首位

2021-11-16 10:12 烟台日报  

上市仪式现场。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新征程,新台阶,新突破!

11月15日,备受关注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全国10家企业在北交所集中新上市交易。来自烟台高新区的山东汉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新登陆北交所的上市企业。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助北交所开市东风,汉鑫科技成为北交所开市后全国首批上市企业、全省首家登陆北交所企业,为全市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树立了典范,也标志着烟台市资本市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市公司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地方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目前,烟台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5家,总数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5家,总市值接近8500亿元,居全省首位。

1996年,烟台诞生首家上市公司,25年来,烟台上市公司总数来到55家,以每年超2家的速度疾驰,资本市场上的“烟台板块”不断壮大崛起。

在经济结构步入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烟台板块”缘何会逆势上扬?为何烟台企业备注资本市场青睐?

为何汉鑫能上?

“专精特新”基因打开一扇窗

昨日,北交所与汉鑫科技,成为高频词汇,备受各方关注。

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创新发展,北交所的开市标志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再提升。

开市首日,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征。其中,占比87%的公司来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汉鑫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新登录北交所的上市企业。

为何是汉鑫科技?

关于企业名称,汉鑫方面这样解读——汉指民族,泛指中华民族;鑫:繁荣昌盛;汉鑫:取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汉鑫科技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企业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与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企业发展与民族繁荣紧紧相连。山东汉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一企一技术中心两个省级创新平台,先后获得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2020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2020烟台市创新驱动领军企业、2020烟台市服务业50强、烟台市高层次人才载体单位等称号。

业绩连续多年实现稳步增长——

2016年,汉鑫科技在新三板挂牌,近五年(2016—2020年)经营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 2020年实现收入2.5亿元,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收入超3亿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正成为新增长点——

汉鑫科技作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核心合作伙伴,2019年与华为公司合作在烟台成立山东省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应用物联网+机器视觉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客户提供工艺优化、缺陷检测、产线升级、设备远程运维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帮助企业重构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已为40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与近百家企业开展联合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实践,业务覆盖山东省及周边省份。

同时,汉鑫科技发力车路协同智慧交通业务和新型智慧城市业,他们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烟台大学等率先承接2019年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慧交通平台研发”。目前,已完成车路协同云控平台、仿真平台、信息交互平台、边缘计算等技术研发。公司通过软件与信息系统集成,聚焦政务、教育、医疗领域,提供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先后完成各类大型信息化、智能化项目1000多个。

持续加码研发——

汉鑫科技在烟台、北京和美国硅谷等建有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比60%以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8%以上。公司采取“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发展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研发模式,先后与华为技术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烟台大学等著名校企结成“产学研”合作伙伴,共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车联网”联合实验室。

“我们将抓住北交所上市契机,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型智慧城市两个业务板块,加大资源投入,加快市场布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山东汉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义说,汉鑫科技计划未来5年内建成50个以上企业数字化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覆盖国内主要工业大省,实现政企业务并驾齐驱、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同时,加大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方向的研发投入,推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智慧公交”等场景的产业化。

为何表现亮眼?

总市值近8500亿元领跑全省

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对于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作用。

烟台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5家,总数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5家,总市值接近8500亿元,居全省首位……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低迷、市场萎缩的形势下,资本市场上“烟台板块”表现却一直亮眼。

多年来,烟台企业始终活跃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自1996年烟台诞生首家上市公司以来,通过政策引导、服务创新、平台搭建、要素聚集,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从上市公司数量看,截至汉鑫科技上市,烟台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5家,其中境内上市45家,涵盖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的全部板块,总数居全省第2位。

从直接融资规模看,2016年以来,全市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定增、配股、可转债等形式,实现直接融资1498.4亿元,累计直接融资规模达2213.9亿元,其中股权融资1818.6亿元,规模居全省首位。

从企业经营效益看,“十三五”期间,全市境内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1.8%,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2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境内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1.2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净利润318.7亿元、同比增长90.8%,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从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看,近年来,烟台紧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机遇,加快推动改革措施落地:2019年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20年南山智尚成为全省首家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2020年荣昌生物成为全省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2021年汉鑫科技成为北交所开市后全国首批上市企业。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效,持续扩大了资本市场“烟台板块”的影响力,有效激发了企业上市活力。

后备力量强大。烟台按照“筛选一批、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常态化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摸底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服务。目前,全市还有190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其中19家企业进入了上市程序,资本市场上的“烟台板块”正在加速崛起。

不仅如此,驰骋资本市场的“烟台板块”已悄然实现了由工业企业上市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企业全面结果,由大集团上市为主转变为大中小企业多点开花,由境内上市为主转变为境内、境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的“完美转身”。

为何动力澎湃?

政策赋能创新型企业

资本市场“烟台板块”何以如此动力澎湃?

一个个“专精特新”“小巨人”站起来,一只只“瞪羚”在奔跑跳跃,一只只“独角兽”锐意进取,像极了烟台这座城市,成长、向上、腾跃、奔跑……

何谓“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特征,企业规模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中小企业。何谓“独角兽”?企业成为“独角兽”,就意味着成为“企业丛林之王”,成为颠覆式创新、爆发式增长、未来产值大的领军企业。

目前烟台拥有省级“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6家、“隐形冠军”企业48家、“瞪羚”企业139家,均居全省前列。

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全球制造业企业的第一方阵、中国制造的“排头兵”,在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来自市工信局消息,目前我市先后培育了14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36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制造业基础雄厚,企业质地优良,在行业龙头企业之外,还拥有众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甚至“单项冠军”,这是资本市场“烟台板块”快速崛起的重要一环。

政策赋能——

近年来,根据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烟台市及时调整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先后制定出台《烟台市资本市场开放创新发展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挂牌的政策》等文件,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激励作用,对企业上市实行全过程、分段式奖补,累计兑现奖励资金1.7亿元,有效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

精心服务——

烟台市成立推动企业上市专项小组,把企业上市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强化资源培育,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研究解决,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与上交所、深交所联合共建烟台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常态化举办政策辅导培训,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和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水平。

向更高目标攀登、跨越。今年7月份,烟台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方案》,到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30家左右,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0家左右,争取实现各区市上市公司全覆盖。上市公司质量实现新提升,到2023年,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其中市值百亿元以上的企业25家、千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上市公司融资实现新跨越,到2023年,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规模突破2300亿元,新增企业债券融资突破1800亿元,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增加、递次推进,资本市场“烟台板块”的逆袭之路将越走越宽。(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郭健)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