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进退之间实现保护与发展,烟台开发区勇当海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1-11-16 10:23 烟台日报  

经海001

要经略海洋,更要保护海洋。

近日,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建造的山东最大饲料运输船“鲁烟开渔养60001”下水试航成功,“经海001”号大型深海智能网箱迎来首次收鱼,八角湾入围生态环境部正在评选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这些无不印证着烟台开发区保护海洋的踏实行动与显著成效,背后是烟台开发区持续优化绿色水产养殖空间布局,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和海岸带生态修复格局,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深耕海洋也绝不允许破坏海洋生态。谈及烟台开发区海洋生态保护背后的逻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局长常胜军表示:“实施海洋领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核心是处理好退与进、增与减、统与放的关系,保持定力,敢于试错,久久为功。”

退与进

以近岸养殖退养换取生态环境优化

与很多地区一样,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曾遭遇养殖场密布海岸、筏式养殖布满近海,生态问题突出、养殖效益低下等困境。

如何在发展进程中解决好这些共性问题?

烟台开发区围绕改善近岸海域环境,恢复海岸带生态,连续16年实施“近海海域生态退养工程”,累计完成400多户、近15万亩的近岸养殖退养,完成289艘捕捞渔船转产。

在清退近海养殖空间的同时,烟台开发区还加快向深海拓展绿色养殖空间。引导中集来福士等高端海工装备企业面向20米至50米水深普通渔民无法“耕种”、传统模式无法覆盖的海域,开展产业模式研究和定向装备研发。落户投资100亿元的高端深海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在全国首推“海工装备+渔业服务”模式。成功投放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座底式试验网箱,年产成鱼达1000吨、产值超过4000万元,是传统网箱的100倍。目前项目已确权海域5万亩,投用养殖水体7万立方米、年产1000吨深远海智能网箱3座,明年计划达到“十箱”。

不仅如此,烟台开发区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完成苗种从入境到入厂、从入池到入箱的多次中转业务,构建了全国首个三文鱼全产业链“引进中转+陆海接力”新模式。

一退一进之间,海岸带生态环境好了,深海资源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

增与减

增殖放流与打击非法捕捞双向发力

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前期也面临着放流资源闲散、放流品种无序、放流成效没有反馈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烟台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将政企社科四方联动机制引入增殖放流体系,通过发布《黄渤海重要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品种指南》,向社会及育苗单位提供清晰的指导性目录清单,搭建“山东云放鱼”“烟台一手通”等线上放鱼平台,引导老百姓科学规范采购苗种,完善苗种繁育、野生驯化、苗种养殖、修复评价等全流程管控措施,构筑起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累计投放社会化认购鱼苗200余万尾。

“做好水生生物资源增量的同时,围绕做好‘减量文章’,我们在工委海洋委架构下,对标TPP、CPTPP等国际最高标准,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海洋渔业非法捕捞‘一体化’管控机制,形成了全口径防范和打击非法捕捞的有效模式。”烟台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党委委员徐希水介绍。通过搭建“一体化”监管执法机制,将海警、海事、公安、交通等涉海部门组成常设专班,把分散的监管职能“握指成拳”。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包括源头识别、防范和打击非法捕捞的综合管控平台。对内,贯通公安“天网”、海警、海洋、海事、应急、镇街等所有数据链接,实现共建共享。对上,打通山东省渔船渔港动态监控和小目标雷达系统应用,与国家渔船渔港信息容灾备份中心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一个部门取证,所有部门同时响应互认”的办案机制和联合惩戒措施。

新模式探索推广一年多来,已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辖区11个非法出海口、27艘渔获物运输车辆、32艘涉渔游艇小艇、267艘“三无”船舶得到了彻底治理,长期游离于敏感水域的1艘船舶被依法取缔,本地船艇非法捕捞现象基本禁绝。近70艘外省籍非法跨区作业渔船被依法驱离,26艘被依法查扣,近200名船员被公安机关实施训诫,外省籍非法跨区作业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基本禁绝。

更为重要的是,捕捞管控让持证渔民尝到了甜头。“从今年‘开海’后捕捞生产监测情况来看,蓝点马鲛、鳀鱼、带鱼、小黄鱼、银鲳、三疣梭子蟹等日产量同比增加30%。”谈起管控成效,徐希水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统与放

带动海洋牧场收入超550亿

为更好地做好海陆统筹,烟台开发区在全省率先成立海岸线规划办公室,统筹涉农涉海资金使用,以及规划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洋渔业等职能,从规划入手,对海岸带范围有序退养、生态修复、景观治理、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等方面进行总体把控,先后完成15.5公里海滨岸线修复与整治工程,完成21公里海岸公园规划设计,占全区港口用海岸线总长的78%。

与此同时,烟台开发区还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田”、压力“测试区”的职能,围绕破解海洋要素活力释放存在的难点堵点,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围绕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8.4平方公里的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建成现代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成立全国首家海洋知识产权中心,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就近吸纳安置就业。围绕破解海工企业“油转渔”“油转游”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制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形成海洋牧场平台确权路径、赋予合法身份,破解确权难题。在全国率先设立海洋产业特色支行,落地全国首单深海网箱鱼海水养殖以奖代补,探索“一证一险”模式,引导金融资本加速走向深蓝,以制度创新带动产业革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自贸示范引领下,烟台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已超过550亿元。(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王聪 丁晓雅 宋洪涛 摄影报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