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两创”专栏|百变公共文化服务,让传统深入民心

在日前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佳文博社教案例评选活动中,青岛市博物馆的“夜色青博”时尚文旅活动荣获“2021年度全国优秀文博社教案例”。这一连续开展7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以20种不同主题夜场活动和独特的夜间参观模式,激活馆藏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时尚潮流的方式传播与呈现,满足了不同年龄市民、游客群体的文化需求。

在青岛,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等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正以其百变的服务创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之融入国民教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更加深入民心。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这座城市与时代共振,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

“活化”博物馆 与教育有效衔接

在青岛的众多大中小学校园,“博乐伴成长”是学生们都熟悉的系列特色选修课的名称。它是市博物馆依托特有的文博资源,衔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内容,打造的“进校园”新模式。

传统的博物馆“进校园”,以文物知识讲座和流动展览讲解为主,形式单一,参与程度不高,在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博物馆以培养青少年历史文化素养为出发点,联合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大纲和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覆盖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技能体验、艺术欣赏等多个领域,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新课程,使得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持续提升。

新课程结合文物专题展览,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同时又与当下青少年关注的内容和兴趣爱好相关联,如: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开设《学党史颂百年》课程;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设《古琴赏析》课程;为普及文物保护和修复知识,开设《瓷器历史研究及日常保护修复》《古籍保护与修复》课程;结合文物专题展览,开设《地球生命演化》《海上丝绸之路与青岛》等课程……

解密式授课、探究式学习、沉浸式体验多措并举,充分调动了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引导青少年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汲取文化自信力量。据悉,目前,“博乐伴成长”特色选修课已先后走进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第39中学、大学路小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为青少年送去20多个主题、200余节选修课程,参与学生1.1万人次。

市博物馆探索新形势下提升文博社会教育质量的新路径,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信息网络点击量超过1.5万次,在全市范围内引发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热潮。

赓续“文脉” 线上线下全覆盖

根据2021年青岛市图书馆尼山书院的一项统计:截至10月底,书院共推出了青图云讲座、云体验、技艺课堂等传统国学推广活动114场,同时配合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推出了吟诵、古琴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参与活动的总人次突破2万人次。依托图书馆资源,持续推进的传统国学推广工作,成为传承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专家指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要找到当下的切入点。市图书馆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融入到了图书馆当下日常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中:外语沙龙围绕传统的节日主题,举办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一年一度的迎新年笔会,重温中华传统礼仪的系列文化活动,端午节的亲子共读活动、“名家谈传统文化(端午)”,中秋节开展的“月圆中秋夜,天涯共此时”在线答题,国庆节的“重踏长征路,荣启新征程”线上健步行……其中许多活动有效利用了馆藏数字资源优势,在线上展开,线上线下同时开启并形成互动的创新服务模式,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市图的馆藏古籍资源,也成为提高读者自觉保护古籍、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阵地。今年文化遗产日开展的古籍体验系列活动中,“诗书继世 察古至今——2021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画像砖拓印”、“藏书章有奖辨读”等都受到读者的喜爱,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传承红色经典,弘扬革命精神,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命与职责。市博物馆同样利用线上与线下全覆盖的新模式,实现了对革命文物利用与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创新探索。特别在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岛市博物馆打造出“红色文化系列展”新模式,先后推出了5个红色主题展览,它们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据粗略统计,从四月份至今,该系列展共有12.87万人次到馆参观。

青岛市博物馆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红色文化系列展覆盖面。《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展》还以图片流动展的形式走进“书城”,扩大了展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新青年说党史”微党课、线上研学活动、“红心跟党走,唱响新时代”红歌快闪、“送你一朵小红花——光荣花制作”、“邮票上的党史故事”研学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在线上线下配合运作,充分发挥了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作用,赓续了红色精神文脉。

共享“非遗”在手艺中融入生活

日前,两年一度的“指尖上的传承”第二届青岛市少儿手工艺大赛刚刚结束报名。报名的火爆程度出乎赛事承办方之一、市文化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意料,全市有超过900名中小学生的近2000件作品集聚,作品的门类更是囊括了你能想到的一切手艺,包括:木雕、砖雕、核雕、泥塑、面塑、吹糖人、蓝印花布、蜡染、香荷包、布老虎、竹编、草编、陶器、服饰、首饰以及木版年画、剪纸、风筝、皮影、木偶、绒制工艺品、绢花、灯彩、彩扎狮头、面具、民间玩具等等。堪称一次“非遗”的民间小手艺人的空前规模的集结。

负责接收这些手工艺作品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赛收获如此人气,体现的是青岛人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广泛认知与关注,而这其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连续不断开展的推广和传承活动,也是重要因素。据说,这次参赛的多支剪纸优秀小团队,都是青岛的剪纸传承人苏霞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弟子。

而就在少儿手工艺大赛开启作品征集前不久,市文化馆刚刚完成了另一场“非遗”主题赛事——2021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创大赛暨第二届“指尖上的青岛”民间十大匠人评选活动,朴素的锔艺、泥塑,千变万化的根雕,实用精美的螺钿漆器、掐丝珐琅、精致刺绣还有不断融入新风物的剪纸、烙画……天马行空的设计创造,让人眼前一亮。赛事的主旨相当明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而大赛“传承、创新、共享”的主题,以及它寻找技艺突出的传统手工艺人,征集“非遗”文创产品的新方向,也让我们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与时代交融的未来。

借助文化馆这一更贴近基层民众的载体,正是通过具有如此普及度和参与度的赛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非遗”得以重新走进城市视野,融入青岛人的当下生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李慧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