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这就是山东·云上打卡最美海岸线丨威海:发展蓝色经济 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2021-11-26 15:15 齐鲁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山东省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目标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全面回顾山东沿海各市在经略海洋特别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的重大成就,11月25日-27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省内各市各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协办的“云上打卡最美海岸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威海拥有近千公里的黄金海岸,59处优质沙滩、120万亩海洋牧场,海洋是其优势和潜力所在。如何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真正实现“活力海洋、和谐海洋、美丽海洋、开放海洋、幸福海洋”的理念,也是威海构建“精致海洋”样板的一道必答题。

威海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修复滩涂50亩增植碱蓬40万株,挖掘盐生植物生态效益;建设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鱿鱼深加工占到全国市场的60%,市场销售供不应求……近年来,威海的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港口加快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全力打造“海上的绿水青山”。

威海蓝色碳谷:用 “蓝碳”书写“蓝色传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碳汇也称为“蓝碳”。引领海洋生态产业化发展,蓝碳就是一座新“金矿”。威海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在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湿地这三种国际公认的蓝碳生态系统中,海草床和盐沼湿地在威海都有广泛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威海发展蓝碳经济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让蓝碳由“无价”变“有价”,是威海各界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早在2019年,威海市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蓝碳发展进行重点支持。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海洋“无废城市”试点,以“无废渔村”“无废渔港”“无废牧场”“无废海岛”“无废航区”为突破口,打造环境优美、生态稳定、绿色协调的新型海洋城市。

金沙滩与黑松林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相映成趣

以发展海洋新经济为主导思想,以“海上绿洲,蓝色田园,绿色发展”为建设理念,依托蓝院和相关高校的技术优势,2020年9月,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蓝碳小镇)建设完成。据了解,蓝碳小镇建设有红树生态系统模拟池、柽柳-碱蓬生态系统模拟池、盐生植物繁育温室大棚,主要用于研究滨海生态修复和盐生植物的繁育及其衍生品的研发。

此外,威海科研力量也发力蓝碳发展,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和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实施了浅海贝藻标准化碳汇扩增养殖模式构建与示范等项目,开发出柽柳汽水、碱蓬籽食用油等蓝碳衍生产品,海藻养殖碳汇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同时,全国首个“蓝碳”方法学——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编撰工作,正在同步申请国内第一个蓝碳行业团体标准。

海上绿洲,蓝色田园蓝碳小镇

下一步,威海市将从加强海岸带系统保护出发,进一步开展“蓝色海湾”、“生态岛礁”、滨海“蓝碳森林”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提升海洋生态碳汇能力、大力发展蓝碳产业、努力扩大蓝碳策源效应,助力蓝色经济走深走实。

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打造全国人民的“鱼篮子”

近年来,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致力于建设中国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中国现代渔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中国渔业对外开放重要海上门户,持续提升和完善“产业集聚、产品集散、行业带动、资源整合、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功能。

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目前基地建设有港池面积42公顷的中心渔港、年修造能力100万载重吨的船舶修造中心、库容35万吨的冷链物流园、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鱿鱼精深加工车间、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干海产品加工园和年产量20万吨的海洋生物高效综合利用加工园等项目。

据了解,下一步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将致力于打造沙窝岛国家渔港经济区,不断提升渔港整体功能,完善渔港基础设施,以港引船、以港养船、以港管船,打造产业融合、产城结合的新型渔港经济示范区。

同时这里还将打造威海东北亚水产品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整合集聚全球水产品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回运、转口贸易、保税加工、流通交易等业务,建成与东盟、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品进出口中转站和分拨站,全力打造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和“鱼篮子”。这里也将建立海外水产品收储基地,从源头提高对资源的掌控能力,拓宽国内水产品供应渠道。

按照规划,到2025年,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年可停靠渔船1000余艘次,实现水产品交易量达100万吨,综合收入100亿元;到2030年,年可停靠国内外渔船2000余艘次,实现水产品交易量达200万吨,综合收入200亿元。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交易集散格局,同时这里也将成为北方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远洋渔业综合示范基地。

威海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运用现代科技铸就海洋盛宴 

一直以来,海参、鱼类等众多海洋生物的实时、智能监测对海洋牧场从业者来说是个难以实现的问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的出现,为海洋牧场从业者解决了大问题。

2021年8月中旬,国内第一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威海市德明海洋牧场进行了海试并交付使用。该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包括主船体、通信系统、供电系统、水下机器人、控制软件等部分。无人船搭载水下机器人,最深可以下潜到水下50米。配备水面和水下4K高清摄像头,可以实现水下画面实时传输,在电脑或手机上即可观看海参的密度、养殖情况,以及海螺等海洋生物水下的情况。

作为威海市海创城市产业集聚项目的子项目,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的交付使用,将极大推动当地智慧海洋牧场和透明海洋的发展。

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擦亮碧海蓝天城市“名片”

近年来,威海始终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加速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创建国家蓝碳发展示范区等多项工作,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红艳的碱蓬铺展在平阔的海滩

五年来,威海累计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0个,修复岸线100多公里,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修复受损湿地1.2万亩,修复大叶藻海草床6150亩,恢复植被40.9万平方米,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四期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生态修复项目的城市。

海岸线是“颜值担当”的风景线,是孕育无数海洋生物的生命线。要抓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海洋和岸线。多年来,威海市持续深入推进“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双岛湾、石岛湾整治修复工程等项目,推进海湾资源保护、海域生态修复和综合价值提升,梯次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同时,紧抓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培育壮大海洋旅游、蓝碳经济等产业,做好优势转化文章。

责任编辑:郝媛媛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