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风云际会图新志,逐梦深蓝正当时|第二十一届“蓝洽会”在青启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今天,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正加快洗牌重构,百年未有变局之下,涌动着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势。作为我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站在新风口的青岛,必将是一个创新创业要素竞相迸发的城市,一个四海八荒不畏风险智者成长成功的逐梦港湾。

12月2日,以“聚才聚力 创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蓝洽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幕。本届“蓝洽会”秉持“围绕海洋经济、突出高端智力、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办会原则,设计安排了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洽谈、重点引才引智项目签约、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颁奖、胶东暨蓝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揭牌、“胶东才赋 同城礼遇”合作协议签约、“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主题论坛、青岛蓝色经济行以及“双招双引”成果展等系列活动板块,聚焦全球视野揽才聚才,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赋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蓝洽会”作为青岛市自主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引才活动品牌,自2001年起已成功连续举办20届。20年来,大会累计发布海外人才岗位需求超过1.5万个,集聚高端人才留青创新创业近3000人,创办高科技企业500余家,已成为国内外高端技术、创新项目产业落户青岛重要的资源对接及交流合作平台,更是凝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青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宏图的“金字招牌”。

发力项目落地,崛起蓝色经济            

风从海上来。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本土优势。青岛拥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大批“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经略海洋,是半岛人的共同梦想,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的殷切期望。

为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本届“蓝洽会”围绕海洋生物医药、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摸清352家涉蓝涉海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所项目人才基本需求并建立紧密联系,汇集并发布胶东地区七市310家用人主体对涉海涉蓝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3400余个,项目需求150余个。开幕式上,青岛市海洋领域专家、涉海涉蓝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代表向全球海洋领域精英发出“求贤令”,吹响蓝色人才智力“集结号”。

经略海洋的根基在产业,而产业发展的核心在项目。围绕重点产业,“蓝洽会”聚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面向全球揭榜挂帅。据悉,本届大会有针对性地征集并筛选了来国外知名学府高端人才的156个创新创业项目,涵盖海洋科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经前期充分对接,现场精选了50余个匹配度高的人才项目与重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洽谈。

近年来,青岛市不断创新“蓝洽会”项目—人才对接模式,着力丰富“蓝洽会”平台服务内涵,借助“蓝创微云”等服务载体,通过引入项目-人才精准洽谈、产业资本论坛等方式,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线上线下服务同心圆,使人才、科技项目供需双方线上即时对接,线下顺畅落地,实现服务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青岛蓝洽会”服务品牌。

“近年来青岛市不断更新青年人才的激励机制,在加强政策支持、服务保障中持续发力,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海洋产业孵化基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海洋专委会主任李乃胜在大会上倡议,“让我们一起,逐梦蔚蓝、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立足国际技术前沿,瞄准国家海洋发展目标,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为抢占海洋经济制高点,贡献我们的才智和力量。”

激活“极智”引擎,释放澎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本届“蓝洽会”坚持高端定位,充分发挥顶端人才的“塔尖优势”和“杠杆效应”,撬动全国乃至全球的智力资源,实现平台价值倍增。开幕式上,当李乃胜院士慷慨激昂地宣读《全球海洋人才集聚倡议书》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除了青岛求贤若渴的真情流露,还有用一流人才干一流事业的雄心壮志。

据悉,大会邀请国内海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聚岛城,共话海洋发展战略,为青岛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从青岛经略海洋布局、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研讨,共同探究青岛深化国际城市战略,发挥海洋优势,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荐才效应,着力吸引顶级人才智力及各类高层次人才来青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

在本届大会的牵线搭桥下,一批位于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国际领先卡脖子技术的重点项目成功落户我市。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约落户包括油气田开发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项目、汽车车身零缺陷智能检测系统研发生产项目、工业智能应用端技术树项目等在内的6个产业领域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2.3亿元,有效破解新区在智能制造、石油工程装备、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领域遇到的卡脖子难题,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技术支撑。青岛科瓴汽车技术研究院引进国家级人才陈嘉全博士,其设计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车自动变速器系列产品,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成本降低20%,将突破国内自动变速技术空心化的瓶颈问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引进一名“鳌山人才”研究员,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曾任美国某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手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腐蚀专业樊博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惠觅宙是通过第十五届蓝洽会引进落户我市的高层次人才,他认为:“蓝洽会在优质项目与高端人才智库之间起到了重要的链接串联作用,通过集聚一批能攻克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提升各领域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在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为青岛创造经济效益、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

“我们要用好用活‘蓝洽会’这一国际舞台,瞄准顶尖的事业、顶尖的团队和顶尖的人才,利用高端智力的‘顶流’和‘咖位’,提升全球智力资源利用能力,增强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匹配城市发展战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携手共建共享,蓄力圈层虹吸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为林。在风起云涌的胶东经济圈,在奋楫潮头的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以及东营、滨州七市正携手并进,奏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0年7月,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指导和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牵头推动下,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合作新平台——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正式成立,通过建立一系列合作机制,推动胶东半岛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业创新的乐园。

本届“蓝洽会”,为进一步加强半岛海洋城市群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对海内外人才和产业的双重虹吸作用,构筑区域性人才集聚“强磁场”,青岛市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携手其他六市签订“胶东才赋·同城礼遇”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开展国际引才、共同打造高端引才品牌、共建海洋人才集聚高地、共建实习实训联合体、共享技工教育资源、共享人才考评资源、共享博士后平台资源、共享人才服务资源、高层次人才互认、技能人才交流切磋、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等12项举措,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在胶东地区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同时,为加强胶东暨蓝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园区)交流合作,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和促进效能,青岛市联合六市成立胶东暨蓝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园区)发展联盟。

作为胶东经济圈的龙头城市,青岛在人才一体化的过程中,带头贡献长板,共建创新创业平台,主动赋能增效,以规模效应对冲政策、环境同质带来的竞争损耗。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青岛会同胶东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共同推出“胶东经济圈招才引智名校行”“全球博士山东蓝区研修营”等专项引才活动,搭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年人才招引线上专区,通过需求统筹、活动统筹、宣传统筹的方式,形成区域引才合力,逐步优化胶东半岛城市群落间的人才资源配置。随着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链条的日趋完善,胶东经济圈层的“同城时代”已经开启,人才一体化的蓝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层层晕开。

涵养优质生态,“一事”服务到底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近日,在2021欧亚经济论坛上,青岛市第十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除了极具吸引力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成绩的取得与青岛不断优化的创新创业政策和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疫情之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也为青岛打开了新的机遇之窗。当前,青岛正抢抓人才回流机遇,实施更加包容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聚力打造人才发展的最优生态。“蓝洽会”现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宣布“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正式启动,这是我市完善人才服务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的又一创新举措。联办平台围绕人才服务碎片化等堵点,通过“一件事”数字场景建设,将学历汇、落户、职称确认、住房补贴申领、高层次人才服务、创业担保贷款、人才住房申请、社保养老关系接续等分散在人社、公安、住建等8个部门的13个业务事项,集成为人才视角的“一件事”,以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人才服务“软”环境成就城市发展“硬”实力。

同时,青岛从高端人才激励、就业创业支持、安家保障、引才奖励等方面入手,构建更开放、更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十条意见》等一系列全国首创的人才政策。另外,全面整合升级人才在青服务体系,让服务赋能人才创新创业,启用高层次人才“俊采管家”线上服务平台,打造“税学医房”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开发运行“留学人才港”系统,编制发布82项人才服务清单,在全国率先实施人才主动服务、无感服务试点,陆续启用10家人才驿站为来青人才提供免费住宿、政策代办、创新赋能等服务……青岛,正全力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推动政务资源要素由“政府端菜”变为“人才点菜”,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人才服务生态系统。

千帆竞发势如虹,乘风破浪正当时。国家战略加持之下,这座青春之岛正朝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下一步,青岛还将继续加压奋进,瞄准涉海涉蓝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需求,持续开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海创英才百优项目”系列对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招才引智活动,让城市招才引智的氛围厚积成势,助推资本项目人才纷至沓来,广邀全球“城市合伙人”共享蓝色经济的发展机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吕鸿飞)

责任编辑:杨海涛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