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深入践行“住建为民,情满城乡”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惠民生,以实干实绩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新贡献。
一、持之以恒补短板、挑重担,打造品质生活新载体
为了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全力推动城市路网建设,深入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推动唐河路—安顺路打通、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提速开工建设,建成太原路东延段、安顺路匝道、环湾路—长沙路立交等系列工程,提前一年建成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为密切胶东国际机场交通联系提供有力保障。年内实现30条未贯通道路建成通车,完成50条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全力服务保障地铁规划建设,加强地铁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动我市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成功获批。为了公共服务配套更加健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康复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等重点教育、医疗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天然气管网151公里,新增城市供热配套面积684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能力760万平方米,启动全市城区清洁取暖“煤改气”工作。推动建成公共停车场主体32个、泊位1.7万个。促成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全部向社会错时开放,共享泊位近2万个。完成5590处路灯整治提升。
二、多措并举强保障、优环境,实现住有宜居新提升
聚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增公共租赁住房补贴4715户,建设和筹集人才住房房源6万套,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3.8万套,全市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数量、人才住房建设筹集数量均居全省首位。聚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深入实施惠民改造工程,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6个、惠及居民7.3万户,启动棚户区改造1.4万套(户),实施既有建筑节能保暖改造232万平方米,努力让群众居住更安心、更舒适。聚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新增11处镇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终端,创建20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成312个农村改厕服务站,完成604户危房改造,组织实施12万户清洁取暖建设、完成近142万户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推动20个美丽村居省级、市级试点落地见效,农村人居环境展现新颜值。
三、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量,打开行业升级新局面
围绕打好行业升级阵地战,推动出台促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全市31家建筑业企业资质晋升一级。德才装饰成为全省首家A股上市建筑业企业。21家企业同步入选2020年度全市企业收入百强和综合实力百强,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围绕打好双招双引主动战,主动对接行业龙头企业来青设立区域总部,促成7家优质企业在我市落户。围绕打好经济运行保卫战,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巩固拓展建筑业保证保险试点成效,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告知承诺制,完善消防验收“住建+”模式,优化施工图审查服务,全力服务项目落地、投资转化,保障建筑业平稳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实现产值2139.4亿元,同比增长12%;1—10月,全市建设行业实现税收421.6亿元,同比增长12.7%,为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
四、锐意进取谋创新、促改革,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
着眼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高水平推动全国唯一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促成全国首张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单、全省首笔5亿元“碳中和”债券在我市成功落地。着眼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新增星级绿色建筑标识239万平方米,开工装配式建筑590余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4万平方米,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190万吨。着眼推广绿色建材,加强政策引导、政企协作,打造国内品类最多的绿色建材品类目录,遴选27个试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36亿元。积极探索新建住宅工程交付“先验房后收房”青岛模式,在住宅交付前倡议组织开展业主开放活动,项目质量问题引发投诉量下降25%。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事故发生,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