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落地年 住建在行动
全力破解停车难,青岛打出“组合拳”
今年新建37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1.7万个,开放共享泊位近2万个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停车难”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共性难题。传统意义上的停车场已难以适应当下停车需求,如何构建城市停车新生态,提升城市停车建设管理能力,是目前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青岛通过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停车设施建设、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停车泊位共享等方式,持续不断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多措并举加强停车管理,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停车,力求破解停车难题。
来自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37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1.7万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已完成主体施工32个、泊位1.6万个,其他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已陆续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184个,泊位1.25万个,计划本月中旬开放单位增至360余个,提供泊位近2万个。
市北区海斯特停车场。
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为了补齐城市停车供给短板,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公安部、住建部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居住社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停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其实,在破解停车难题方面,我市早已开始积极行动。2019年,为理顺体制机制,市政府将原有的停车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调整为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开始牵头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2021年6月,市政府成立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调度,34个停车相关部门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分工协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规划建设、疏解治理、管理执法、政策支持和难点堵点治理5个攻坚专班,围绕停车设施建设、公共交通疏解、停车违法治理、停车政策支持、停车难点堵点破解等重点工作进行突破。各区(市)参照成立领导小组和攻坚专班。
随着国家最新《意见》的出台,今年7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出台了《关于印发青岛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停车建设管理的最新要求,重新调整和明确了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并以五大攻坚专班为基础,构建了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
“停车乱、停车难”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面临的一项攻坚任务,需要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近年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我市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关键,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一套符合青岛实际的政策体系。
2020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按照“管理属地化、建设市场化、运营智慧化、监管法治化”的总体思路;为落实《实施意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制定了《青岛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明确了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流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对公共停车场建设及联网管理进行资金奖补的通知》等文件,财政部门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产业环境。
近2万个共享停车位将向市民开放
前不久,位于老城区的聊城路停车场正式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计划打造一个地下四层,停车泊位超过360个的停车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题,有效改善周边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到今年年底,我市近2万个共享停车位面向市民开放。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需要,分步推进实施,进一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尤其针对停车位“吃紧地带”,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如中山路历史城区周边项目,济南路停车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李村路停车场主体完成;禹城路平原路通道打通项目完成50%,计划明年5月完工;六街口绿地地下停车场正在进行土方开挖,计划年底完成主体结构;龙山人防停车场已按计划开工,计划明年8月完成;地铁枢纽在前期完成5个P+R停车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建设完成了火车北站P+R停车场,新增泊位300余个,社会反响良好;闲置十余年的“湛山大坑”已建成广场公园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公共设施,得到了好评。
“以前下班得在路边抢车位,现在能停到家门口的政府部门停车场,真是方便多了。”近期,和丁女士有同样感受的青岛市民不在少数,这源于我市推出的一项便民利民政策:机关事业单位专用停车设施面向社会进行错时开放共享。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发挥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科学研究城市停车资源,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开放共享,打出了共享停车“组合拳”,让百姓停车更方便、更文明。
7月份以来,市政府、各区(市)政府带头表率,率先开放了市、区(市)政府大院停车场;各市直部门、各区(市)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摸排梳理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按照“成熟一批、开放一批”的原则,分批次对社会错时开放共享。除涉密等不适合开放共享的原因外,全市360余个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计划于12月中旬全部开放共享,提供泊位近2万个。
目前,我市已开始筹划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尤其以共享停车为试点,将于2022年逐步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逐步优化升级共享停车服务。预计到2024年,我市将逐步推进商场、酒店、写字楼等经营性停车场联网共享,同时进一步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闲置停车资源面向周边市民错时共享。
聊城路停车场效果图。
未来三年,青岛计划这样破解“停车难”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停车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和停车设施开放共享工作力度,多渠道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推动停车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结合实际需求和前期规划,合理科学建设停车设施。充分挖掘地下空间、闲置土地潜力,不断加强与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等人居环境的协调,积极推动地下停车场以及立体停车、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计划三年内建设120余个公共停车场、泊位5万余个,建设11个公交场站、泊位约1000个。
二是进一步推动全域停车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完善全社会停车设施共享机制,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域停车设施开放共享,多渠道增加停车泊位供给,缓解停车设施供需矛盾。计划2022年完成全市300个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完成200个商场、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7万个泊位开放共享,结合“智慧物业”,鼓励引导居住小区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2023年完成200个商场、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7万个泊位开放共享,完成全市30%居住小区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2024年完成50%以上的住宅小区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
三是进一步完善停车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环境。鼓励停车产业化发展,建设部门制定停车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违停执法,推进修订《青岛市停车场管理条例》、建立完善“全市一个停车场”智慧停车平台;发展改革部门优化调整停车价格政策;规划部门制定容积率奖补和土地供给政策等。通过一系列鼓励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管理运营,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停车产业深度融合,确保停车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形成城市停车规范有序,依法治理、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不断优化完善停车产业营商环境,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停车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交通执法、城市治理、价格政策等各方面息息相关,需要科学分析、综合施策、长效管理。相信通过全市多方合力,城市交通环境必将大幅改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逐步让“停车难”不再难,进而助力城市品质不断改善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青岛日报2021年12月8日4版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