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0日讯 荣光与共,温暖常在。2020年9月20日,在全国第十八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弘扬道德之光,凝聚发展力量”——城阳街道首届“阳光榜样”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城阳区大剧院隆重举行,130个“闪亮的名字”共同凝聚起时代新风的精神伟力。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他们心怀大爱、无私奉献,他们践行信仰、播种希望,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征程上的典型引领,榜样力量。
三年来,城阳街道深入推进“阳光城阳”建设,阳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阳光发展生态朝气蓬勃、活力迸发,形成了“人人传播阳光,事事体现阳光、处处充满阳光”的生动局面,打造出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立德树人、德行天下的精神家园。当前,“阳光城阳2.0”已壮丽开篇,城阳街道上下将以“阳光党建”为引领,以“阳光榜样”为目标、为旗帜,为加快建设阳光城阳、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
致敬城市之光,彰显城市温度
每个人都可能是一束光,照亮身边的我们,温暖一座城市。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背后所书写的,是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英雄胆色,是执着奉献、为国为民的热血初心,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是乐己渡人、诚以养德、上慈下孝的薪火传承……伟大来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向我们身边的城市之光致敬,于平凡生活中发现更多鲜活的、有热度有温度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榜样,进一步凝练提升街道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地实施以来的发展成果,是此次“阳光榜样”道德模范评选的组织宗旨与核心要义。
据了解,通过精心组织与严格把关,此次“阳光榜样”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助人为乐模范19个,包括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中心、后田社区关爱志愿队“阳光公益服务团队组织”2家、李霞等“阳光志愿者”5名、季德金等“最美夕阳红”8名、李启夏等“阳光好邻居”4名;纪毓波等见义勇为模范4名;诚实守信模范12个,包括潘强等“阳光创业能手”8名、青岛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阳光物业公司”4家;敬业奉献模范62名,包括李延照等“阳光党员”5名、纪家俊等“阳光社区工作者”11名、袁文祥等“阳光职工”10名、孙淑芹等“阳光教师”12名、李展鹏等“阳光青年”4名、南心等“阳光少年”6名、王晓波等“阳光军属”5名、纪毓敏等“阳光退役军人”9名;孝老爱亲模范33个,包括郝梅香等“好婆婆好媳妇”22名;刘秀满等“阳光家庭”11户。
共筑时代新风,共享美好生活
这个时代总有一些人,心怀梦想、砥砺前行;这个时代总有一些情怀,涌动着对远方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关照。而在城阳街道,在这座日新月异而遍洒阳光的时尚都市里,这些人无处不在闪现,是那么地真实;这些情怀无时不在绽放,是那么地真切。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阳光榜样’道德模范评选,是扎实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阳光城阳’建设不断向实践化、实体化、实效化迈进,为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增效赋能的具体举措。这些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让典型的示范、让榜样的力量、让阳光的理念凝聚起发展的思想共识。”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奎旺在颁奖典礼致辞中表示。
据悉,以此次评选为契机,城阳街道在为“阳光榜样”道德模范颁发纯银纪念牌的同时,还将发行以“阳光榜样”为原型的个性化邮票和集邮册,录制“阳光榜样”宣传片,使“阳光榜样”精神得到更全面地宣传,受到更诚挚地尊重,激发并营造更广泛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效应,共筑时代新风,共享美好生活。
人物故事:柔肩担道义 大爱植厚德
今年67岁的刘秀满,是城阳街道前旺疃社区的一位普通妇女,十多年来悉心照顾车祸致残的大伯哥,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亲情颂歌。
67岁的刘秀满,步履也已略显蹒跚,走进大伯哥臧延君的房内,为他擦手擦脸,动作娴熟而自然。在15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情景不知重复过多少次……
大伯哥臧延君今年86岁,年轻时因家庭贫困,一直没有成家。十几年前,在从事环卫工作时,不幸被垃圾车撞伤,造成肋骨、脚骨多处骨折。面对这样一个年逾古稀、无儿无女、被伤痛折磨的老人,刘秀满夫妻俩二话不说就把大伯哥接到了家里,主动担负起照顾大伯哥的责任。
最初的几年,臧延君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解决,一日三餐全靠一勺一勺地喂。那时候多半都是丈夫亲手照料。刘秀满则是每天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清洗衣被,为大伯哥做康复按摩。就在大伯哥生活刚刚有转机的时候,厄运又一次降临,刘秀满的丈夫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这对刘秀满和大伯哥都是沉痛的打击,丈夫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丈夫病重期间,刘秀满两头奔波,既要照顾住院治疗的老伴,又要照料独居在家的大伯哥,幸好还有儿子儿媳的支持和帮助。丈夫与病痛抗争了一年多后,还是走了。临终前,丈夫拉着刘秀满和孩子们的手,嘱咐他们照顾好命苦的哥哥。
丈夫走了,大伯哥怎么办,刘秀满彻夜难眠……“你不如把大伯送到敬老院去,这样就省心了,干嘛苦自己。”面对村里人出的主意,刘秀满却有不同的想法,“大伯哥无儿无女,行动不便,现在亲哥哥也不在了,我要再不管他,良心上过不去。我应该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更难能可贵的是,儿子儿媳十分支持母亲的想法,并主动提出帮助照顾二爹。
丈夫去世后的几年里,刘秀满一如既往的精心照料大伯哥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按时端到眼前,平日里娘家、儿女家也从来不去,生怕他一个人在家摔着碰着。理发、洗澡等诸多不便的事项都由儿子一力承担了,儿媳也经常帮着买菜做饭,收拾卫生。儿女们一有空闲就回家陪伴老人,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老人。
村里回迁时,儿子儿媳主动提出把朝向好、面积大的楼房给老人住。村里人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交口称赞:“能做到这份上,好样的!” (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李小东 文/图)
责任编辑:陈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