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第四场“六稳”“六保”重大主题新闻发布会,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燕就崂山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崂山区副区长黄应胜、张咏雁、吕恒良陪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叠加影响,崂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和市委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突出“六稳”“六保”工作主线,开启“战略北进”,实施“七大行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疫情的挑战和考验。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预计上半年增长4%左右。
一、聚焦项目建设,守住稳定增长主阵地
以平台思维抓招引、蓄动能。用好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平台,举办创业黑马独角兽企业政企对接会,创新开展“云会面”“云洽谈”“云招商”“云签约”等线上招商,长江以北首家城商行理财公司青银理财正式落户,东华软件全国副中心全市首个网上签约,总投资260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通过网上签约落户崂山。
以顶格协调抓节点、促进度。按照全市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部署要求,以超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夺回来、把工期补回来。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突破行动方案,围绕总投资1800亿元的237个固投重点支撑项目,按照“挂图作战”月度节点,全力以赴抓进度、促投资。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海尔崂山项目、东华软件、沙港湾等重大项目实行专班跟进,提速解决项目选址、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纳统。截至6月底,237个重点项目已有120个开工在建,其中10个省优选项目已全部开工,23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17个。预计,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其中民间投资增长超过30%。
以政府投资强带动、保预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专项债券、补短板领域项目谋划力度,2020年共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37个,全面提升基础公益设施项目对全区投资增长贡献度。加快健康城“一路一厂一中心”、北宅中心学校等在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进度,提速海尔东园区配套路、朱家洼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新建公益设施项目开工进度,预计全年政府投资增长约20%。
以流程再造减环节、提效能。出台《关于建立崂山区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审批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崂山区工程建设审批服务16条提速措施》等文件,全力提速项目土地、规划、施工等各项手续办理,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以海尔大云谷项目为例,通过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措施,使项目在办理人防、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时,节约了至少15天时间。同时,对重点招引项目实行全流程帮办、针对性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例如,加强与日本山梨学院教育集团的主动沟通,提供“一对一”服务,推动投资5000万元的青岛悉图希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顺利落户,并于当月实现外资到账。
二、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扩容提质强后劲
着眼于破解区域发展空间受限、载体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发展空间扩容提质,持续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一方面,开启战略北进,打开发展空间。崂山的城市中心区主要集中在金家岭街道等沿海一线,经过25年的开发,这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接近饱和,崂山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向外拓展、再次创业。为此,我们今年提出要开启“战略北进”,推动崂山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心由金家岭片区稳步、有序向北推进,突破中韩、北宅、王哥庄街道,全面打开发展空间,构建全域统筹、联动发展、质效齐升的新格局。下步,我们将以村庄改造、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新基建作为“战略北进”的重要支点,加快推动高端产业、重点项目、重大投资、优质公共服务向北延伸,全力再造一个“新崂山”。
另一方面,主攻楼宇经济,优化载体供给。更加注重向空中要空间、以密度增效益,实施楼宇经济突破行动,在全市率先设立楼宇经济发展中心,专班推进实施固本强基、品质提升、高端引领“三步走”行动。组建楼宇经济发展高端智库,在全国首创地市级楼宇经济理论研究组织“青岛市楼宇经济发展研究会”,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创新崂山“标准楼”模式,在全省首推《崂山区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从设施设备、运营服务、社会经济贡献等多个维度,框定楼宇等级划分标准、“特色楼宇”认定标准。出台《崂山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重点楼宇“一楼一档”工程,为单体面积超10000平方米(含)、税收过1000万元(含)的100余座楼宇建立信息档案,梳理出载体建设、管理运营、入驻企业等关键数据指标,通过“精准画像”实现“一站式、全过程”服务,帮助新入驻企业快速选址、精准匹配,促进全区立体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档升级。下步,将鼓励引导区内楼宇实现高标准投资建设、高质量产业招商、高水平运营服务,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优质税源型企业,加快发展一批凸显崂山产业特色的总部楼宇、基金楼宇、瞪羚楼宇,力争全年打造特色产业楼宇20座,新增亿元以上税收楼宇5座、总数达到25座,打造崂山楼宇经济“升级版”,争当山东半岛城市群楼宇经济“新样板”。
三、力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
崂山区有近8万家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
真金白银帮扶企业。疫情下,企业盈利难、负担重是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生存的关键“病灶”。崂山区及时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商户“解渴”“输血”,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惠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崂山区防控疫情支持企业十条政策措施》,设立了规模1亿元的信贷风险补偿金和1亿元的应急周转金,累计为企业兑现各类产业扶持资金4309万元,减免租金6978万元,减免各类税费8.5亿元,协调解决融资65亿元,多角度、多途径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提升渡过难关的信心和能力。
动真碰硬破解难题。建立企业诉求“一站式”办理机制,开展了“市区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和“我为企业找订单”供需对接会,累计走访联络企业3万余家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交通、融资、原料、订单等实际问题580个。在全市率先实行企业复工无需审批备案制度,企业只需要通过企业复工网上报备系统,在手机端、电脑端即可完成报备。截至目前,全区620家规模以上企业除5家停业企业外均已复工。
千方百计刺激消费。崂山深知,消费回暖,市场才能景气;市场景气,企业才能生存。因此,崂山区把拉动消费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存难题的“大招”,多管齐下刺激市场复苏。例如,在“支付宝”APP上开展了“2020崂山区消费季”活动,组织零售、餐饮等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特别是在餐饮领域,上线“寻觅崂山味道”活动,创新采用“政府+商家”补贴合作模式,以五折优惠鼓励大众堂食。5月份,全区餐饮业交易额环比增长220%。
深化开放拓展外需。出台疫情期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区级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利用政策性保险托底大胆开拓新市场、挖掘新订单,通过信息共享以“零见面”方式加快兑现外贸扶持政策。同时,搭建线上线下国内销售平台,助力企业由出口向内销转型。在全市首次采用视频连线方式开展短期出口信用申报,企业申报实现“线上见”“零跑腿”。引入中信保公司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境外贸易风险信息,及时规避风险。预计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330亿元,增长7%左右。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服务智能化、扁平化、自助化、移动化,在全市率先试点企业登记掌上全链条“智能审批”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开办效率,降低了企业开办成本,实现了“零材料、零成本、零跑腿,1个环节、2个小时办结”的崂山企业服务新模式,上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6000家。探索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打分,有效提升了“三化三型”政务服务水平。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行“一键式”投标和“不见面”开标服务,为项目招投标节约20天以上;推广投标保函代替保证金,上半年投标保函金额累计1.4亿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标成本。
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幸福怡居新生活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竭尽全力兜牢民生底线,把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稳住就业基本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崂山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开展了“网上春风行动”等线上招聘活动21场,发布岗位信息5037个。截至6月底,全区实现新增城乡就业27987人,扶持创业1541人,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稳就业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援企稳岗、一次性吸纳就业和用工、职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训”等各类补贴4300余万元;减免三项社保费近7亿元、惠及1.2万家用人单位。
织密社会保障网。积极开展困难家庭主动排查,全面摸底因疫、因病、因残致贫困难群众,并将救助审批时限压缩至9个工作日之内,截至目前全区共新排查发现、纳入保障困难家庭35户69人;在全省率先建立困难家庭靶向救助机制,通过为特困家庭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为低保在校子女发放餐费补助、为困难家庭发放必要生活物资等方式,精准解决实际困难;对全区558名低保、特困人员开展自付医疗费用兜底救助,实现困难群众基本医疗费用“零负担”;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特困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50元。截至目前,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孤儿2003人,发放资金1105万元。
提升群众幸福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补齐民生短板作为落实“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持系统改善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让崂山人民的幸福更有“温度”、更具“质感”。上半年,全区民生投入29.5亿元,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8.9%,政府实事项目加快推进,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等条件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