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山东科技大学:匠心锻造特色大学文化

9月22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正在进行。娓娓道来的宣传片,演绎出山东科技大学70年发展的波澜壮阔;让人心潮起伏的微电影,记录着一代代科大人接续奋斗的精神……一口气推出的7部文化产品,既是山东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的生动诠释,更是学校匠心锻炼的特色大学文化的又一成果。

“山东科技大学源于煤炭、长于煤炭、成于煤炭,在办学历史过程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优异的文化、优秀的精神,我们立足于学校实际,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形成了一条具有科大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华如是说。

谋划特色文化的“大写意”

新时代,面对“00后”的大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应该怎么建设,这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山东科技大学从自身煤炭特色出发,给出了“一个方案、两个支点”的总体建设思路,画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蓝图,为打造具有科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夯基垒土、立柱架梁。

“通过科大精神文化体系,我们知道了我们学校煤炭的历史,更知道了我们的精神来源,我们这代科大人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李芳琪说。

而科大精神文化体系的出台,背后藏着一个长期探索的故事: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抓住“牛鼻子”,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山东科技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8年12月,学校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2019年10月,经过半年多的充分调研,山东科技大学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列出了包括强化科大精神文化认同、建立完善师生荣誉制度等12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分工……文化校园建设从天上落到了地上,从“规划图”变成了“施工图”,特色文化建设有了主心骨。

山东科大将文明校园建设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左膀右臂”,成为撬动广大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两个支点。“文化建设重在传承,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对科大精神的总结凝练中,学校按照系统性、历史性、简明性原则,广泛收集资料,开展约稿征稿,集中挖掘提炼,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最终方案,与原有的校训、校风一并进行了诠释。校训、校风、科大精神、科大传统、教风、学风、校歌共同形成了科大精神文化体系的核心,成为学校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各学院同时提炼总结了“厚德笃学,求实拓新” “学交古今,道通天下”等院风院训,编织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接的精神文化网络。在精神文化体系指引下,全校上下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投入到文明校园创建当中,实现了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初衷和目标。

“这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了,我们学院提炼了院训院风,办了文化墙,让大家感觉越来越温馨,归属感、认同感越来越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正中老师说。

当好特色文化的“供应商”

“山东科技大学师生精神价值中的这种特殊、优良的传统,我们就把它叫做煤质特性。而且这种煤质特性、煤质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经过不断的发扬光大,就形成了我们学校自己的特色。”原山东矿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崔德奎在讲述科大故事时候这样说到。

为了抢救性挖掘学校历史办学过程中的精彩故事,让广大的师生能够世世代代铭记那段光辉岁月,从2018年起,山东科技大学开始《科大故事》的采集编撰工作,采访70年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奉献者,把他们的声音留下来,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把他们的精神传下去。目前,《科大故事》系列丛书已经出版四本,成为学校文化的精品力作。

此外,山东科技大学积极做好文化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当代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当好特色文化的“供应商”:

2021年9月,盛装打扮的校史陈列馆重新对师生开放;2021年7月,山东科技大学天齐合唱团登上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央视舞台;5000人参加的“七一”歌会、金晶民族乐团的魅力演出、国旗护卫队的精彩表演……每一个活动都让师生感受到科大文化的独特魅力,自觉成为科大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学校坚持把打造优美校园环境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在校园绿化、文化景观上下大力气,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山水相互映衬的“江北最美校园”。学校还结合校内地形走势,打造集历史、教育、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景观。西有取自“朝乾夕惕”的乾惕亭屹立山尖,中有“笔墨纸砚”的景观绿化带一体推进,期间名人园、励志坊、弘业广场、若水园等休读景点交相掩映。

“不光优美,学校还特别用心地把学校的历史文化融进景观里,像这几块来自学校不同办学地点的石头,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学校发展的历史”,提到学校的校园环境,在休读点学习的学生总是滔滔不绝。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克周介绍说,山东科技大学在文化供给上,始终坚持让“高品位”成为主流,让“高质量”成为追求,让“品牌化”成为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做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隐形特色文化“供应商”。

奏响特色文化的“大合唱”

2020年7月18日,山东科技大学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成为全省高校第一个成立此类机构的学校,开省内高校之先河。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联系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爱好者的桥梁与纽带,下设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等分会,有组织地开展文艺创作、文艺展示、文艺志愿服务、文艺惠民等活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有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成为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娘家”。成立一年来,在文联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摄影展、书画展、采风交流等多项活动,出版了《墨水花开柳依依》等多本著作,学校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为了推进特色文化的传播,学校广泛应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文化传播矩阵,打造了以校报、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为代表的传播平台,举办泰山讲坛等高端学术论坛,推出了以《山科,您好》《追梦之路》等众多师生喜爱的文艺作品,广泛凝聚了人心,提高了社会影响力。此外,学校积极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成立“山海泉”系列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廉政宣讲、师德宣讲、文化宣讲,实现了宣讲宣传的分众化、立体化、多样化,为科大文化在师生内心扎根发芽打下基础,奏出了文化传播的“大合唱”。

“我见到房兵了,太酷了,太精彩了!”“原本枯燥的东西,在专家的口中变得如此精彩,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泰山讲坛”报告会上座无虚席,偌大的体育场里甚至很多学生都席地而坐,馆外站满了听报告的学生。2016年以来,山东科技大学开设了“泰山讲坛”,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作报告,已经举办了34期。这些专家学者的讲座声情并茂、深入浅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老师们愿意听、喜欢听,理论学习从拉人头、派人数到主动参加、要求留座,“泰山讲坛”成为师生理论学习“高品质”的代名词。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它与学校各项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既要方向正确、又要特色鲜明;既要形成品牌、又要注重形象。山东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在品牌特色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历史深厚、师生喜爱、丰富多样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提供更强有力的精神保障,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说。(王鑫 任波)

责任编辑:杨海涛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