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习近平“典”论从严治党|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2022-01-19 16:55 央视网  

编者按: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出席中央纪委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大量引用中国古代廉政名言,深刻阐释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直面问题、切中时弊,又充满自信、催人奋进,为新形势下全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央视网《天天学习》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东汉名儒丁鸿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微:细小,指事物的开端。末,指事物的终结。意思是,抑制不良之事于萌芽阶段很容易,等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可就困难了。这句话告诫我们,小节易制,大错难救,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形成、发展、衰亡的过程,从事情量变开始的阶段就入手矫正,才不会酿成不可救药的质变后果。

据《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记载,丁鸿是东汉时期的名儒,对经书颇为通晓。时值汉和帝继承皇位,朝政大权却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同时,窦太后的兄长窦宪官居大将军,窦氏一族独揽军政大权。丁鸿不满于窦太后专权,决心为国除害。几年后,丁鸿借发生日食现象,上书皇帝,指出此为不祥征兆,痛陈窦氏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现状。汉和帝于是撤掉窦宪的官职,窦氏一族倒台。在奏疏中,丁鸿还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劝说皇帝整顿国政,在事态萌芽时就加以防范,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解读】

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重了还要动手术。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导致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朝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将医生分为上医、中医、下医三等,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上医是治疗尚未发病之时的“未病”,中医是治疗即将发病之时的“欲病”,而下医则是治疗已经发病之时的“已病”。

无论是作风建设,还是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加强源头治理”,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告诫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病症”,对症下药,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吃西药的吃西药,或者中西医结合,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一正一反,不仅明确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还从“禁微”出发开列“负面清单”,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