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 | 青岛发起只争朝夕的“抢夺战”

青岛日报2020年9月24日1版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夺回来、把工期补回来

青岛百日攻坚:只争朝夕的“抢夺战”

前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预计本月底将实现近400个项目新开工

促投资稳增长是今年疫情“大考”下的一道难题。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时期,自6月1日起,青岛发起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转换路数、改变打法,以顶格战法和高频次调度的超常规思路办法,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夺回来、把工期补回来,以高质量投资强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个多月以来,在青岛这片投资热土上,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提速——

备受瞩目的青岛第二海底隧道项目正在加快推动项目方案比选论证,加快先期实施工程腾地征迁,预计将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开工;在西海岸,总投资115亿元的美锦氢能小镇项目多个板块正在加紧推进,骊山路租赁厂房部分改造设备预计9月底完成,泊里整车基地新建厂房部分正加快推进土石方施工;在胶州,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一期车间和办公楼施工,预计年底一期车间主体竣工;在城阳区,亚洲杯专业足球场已经完成方案深化设计及建设工程规划报审等工作,并同步开展施工临时围挡安装及临建场地平整等工作,推进进度不断加快……

青岛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的亮眼答卷。

在重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下,青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趋稳向好。1-8月,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较上半年提升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5.3和2.4个百分点。

攻坚行动带来的不仅仅是项目开工建设的大提速、有效投资的高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青岛还创新了一批卓有成效的行政审批模式,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夯实了“生态支撑”。

追回逝去的时间

“百日攻坚”行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用超常规的思路办法在项目建设和投资推进上跑赢时间,对冲疫情带来的冲击,寻找新的投资“爆破点”,是这场行动的出发点。

6月初,与《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一同出炉的,还有一组由431个项目构成的项目清单。对照项目的原计划开工时间,青岛明确了每一个项目攻坚任务中的开工时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份充满“紧迫感”的项目清单,体现了青岛发起“百日攻坚”行动的逻辑。

据市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副处长高见介绍,市委经济运行指挥部在梳理清单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将三类项目纳入。首先,是原计划上半年开工、但受疫情影响开工时间迟滞的214个项目,涉及总投资1400亿元;其次,是拟于四季度开工的197个项目,攻坚行动要求通过要素保障、畅通审批,至少提前2个月开工,涉及总投资2300亿元;另外,攻坚行动还纳入了一批一时难以开工的重大项目,要求摸出症结所在,发挥全市各方力量,加快推动项目进度。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截至9月上旬,列入“百日攻坚”的431个项目中,有总投资115亿元的美锦氢能小镇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胶东国际机场航空培训基地项目等188个滞后于年初计划的项目,实现了新开工;总投资32.4亿元的2023年亚洲杯专业足球场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即墨城投职业教育园项目等18个原定于8-9月份开工的项目中,15个项目已实现开工;有总投资24亿元的青岛影视技术职业学院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富士康高端封测项目等197个原定四季度开工的项目,将整体工作进度加快了2个月以上,其中158个项目实现了提前开工。

预计到9月末,还将新开工24个项目。在这一程的赛跑中,青岛正在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把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动权夺回来。

顶格战法再显威力

“百日攻坚”行动中,“顶格推进、条块结合、上下协同”的战法再显威力。

市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带头示范,各区(市)、功能区履行主体责任,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产业专班分工负责,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迅速凝聚起全市抓项目促投资的强大合力。

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市四大班子的23位市级领导同志分别牵头负责2个拟开工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总投资1500亿元的46个重大项目加速实施。截至9月上旬,累计组织召开项目调度会和“百日攻坚”专题会95次,调度产业专班35次,深入项目现场57次,已有29个项目实现新开工。

市级领导牵头顶格推进下,青岛第二海底隧道项目、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规划、报审等各项工作,提速项目进度。

攻坚项目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涉及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青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出的13个产业专班的精准支持作用,市委经济运行指挥部明确了一份产业专班“百日攻坚”重点项目清单。

深入一线“逆茬刮鳞”,为企业和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提速项目进度,是各产业专班在攻坚任务中的职责。在莱西,中科恒华环保材料项目就一度遇到因资金不能按期到位致使厂房无法建设的问题。新材料产业专班召集莱西工信、经济开发区管委开展现场协调推进,最后确定由经济开发区管委先为项目单位提供厂房,确保产品顺利生产,待企业资金到位后,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截至9月上旬,各专班累计召开协调会议155次,深入项目现场177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95个。已有133个项目实现新开工。其中新材料产业专班和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专班已经实现了100%的开工率。

青岛智谷CEO、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杨守彬高度认可专班的工作模式:“针对青岛智谷项目,专班先后召开9次会议,制定落地企业的支持政策并协调资源,全力承接和培育泛人工智能产业在青岛的发展,形成了集群式落地和搬家式招引的速度。我们4月8日启动青岛智谷工程,7月份开始每个月都有20家以上意向企业来青岛投资考察。”

区(市)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负责所有项目的调度、审批和要素保障。攻坚行动的推进推动了一批审批流程的创新模式在各区市诞生。莱西市对项目审批全链条实施流程优化再造,招商引资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1个工作日内,审批环节压缩至7个,压缩率达到66.7%;申请材料压减至26件,压减率达到38%。1-7月,莱西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5%。

按旬调度的“非常”节奏

紧锣密鼓,按旬调度,是“百日攻坚”行动在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旦开工,立即就会形成实物工作量。为更好掌握项目推进情况,研判投资走势,市委经济运行指挥部在“百日攻坚”期间,创新打法,改变以往按月调度的惯例做法,加频加密调度频次,实行按旬调度、按旬通报,实时掌握各区市、各部门、各产业专班的工作动态。

对于项目方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而按照以往月调度模式,一个问题当月发现、下月分办,至少需要两个月以上的运转时间,效率不高。

青岛创新采取旬调度模式后,将“发现问题、调度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压缩到了3-5个工作日:区市、产业专班等服务保障单位接到项目单位问题反馈后,第一时间对接了解项目方,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通过现场办公会的方式立即研究解决,需要时间解决的将纳入台账,跟踪分办,争分夺秒帮助项目单位扫清“障碍”,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在市场竞争中掌握把握主动权,一点一滴汇聚成发展新优势。

攻坚行动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旬调度结果在通报各位市领导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同时,通过青岛日报、青岛新闻等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构建“比学赶超”良性舆论氛围。

“这种前所未有的高频次调度和监督模式,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西海岸新区发改局重点项目科科长薛学江表示,“调度通报最终形成的是一张表格,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我们与每个项目的紧密沟通,了解问题,与专班无缝衔接,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确保第一时间为项目排除一切难题。”

把攻坚打法融入优化营商环境日常

把攻坚打法融入日常,青岛通过“百日攻坚”行动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优化城市的营商环境。

经手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在全国各地布局的多个项目、目前负责青岛平度高温合金精铸件项目的徐利平并不了解青岛正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但是他却深刻地体会到青岛优质的营商环境:“前期审批流程十分迅速。尽管目前项目现场因为之前的雨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各级政府主动服务,帮助我们积极解决问题,加快抢回工期。”

四机装备的项目负责人路涛也不知晓这一行动,但却通过行动中高新区创新的容缺预审和并联审批的方式,实现了高速审批提前开工。在高新区,已经有多个项目像四机装备一样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开工建设,其中,各项工作开展最快的海大生物项目,拿地后两个工作日内取得了施工许可证并进场施工,各项目平均审批时间至少节约30个工作日。

行动带动了一批抓项目促投资的创新模式在青岛诞生。9月10日,中安芯界(青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竞得济青烟(莱西)国际招商产业园286.6亩土地50年使用权,标志着青岛市首宗“标准地”成功出让。

“标准地”供给是今年山东省和青岛市改革的重点攻坚任务之一。在完成国有建设用地区域评估的基础上,事先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环境等标准,进行公开出让。“标准地”模式将土地审批环节前置,实现土地“即拍即用”,为项目“拿地即开工”创造条件;同时对投资者提出刚性约束,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此外,该模式便于开展“以地招商”,极大提高了城市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及产业链集聚的承载能力。

在行动中率先完成任务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专班看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的实质,其实就是在开展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的行动。专班借助“百日攻坚”之势,发起突破重点工作年活动,行动期间形成的攻坚行动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企业到一线的工作方法用在抓乡村振兴日常工作中,制定了服务企业“一对一”帮包制度,下发了“四联四送”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截至7月份,青岛完成一产投资超过去年全年水平;1-8月,一产投资同比增长189%,大大高于全国(11.5%)和全省(47.5%)水平。

“我们把攻坚行动的工作模式用在了抓项目的日常,目前,西海岸新区的1000余个项目都是采用的这一调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服务企业的效率。”薛学江介绍。

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431个攻坚项目,是山头碉堡,更像是一组示范项目,倒逼青岛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在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上跟进一步。从突破项目着手,切实发挥项目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携手企业家一道于变局中开新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