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国出名!青岛这三支高校队伍有啥来头?

2022-02-10 18:0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共200个团队入选。中国海洋大学绿色与智慧海岸工程教师团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印兴耀领衔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青岛农业大学宋希云团队榜上有名。

用绿色能源点亮蓝色海洋!中国海洋大学这支队伍获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他是大家公认的“教学名师”“讲课能手”;他围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他持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使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他就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中国海洋大学教师史宏达。2月9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共200个团队入选,史宏达负责的中国海洋大学绿色与智慧海岸工程教师团队榜上有名。

他的课全程高能学生听不够

“我愿是一支梯子。”史宏达经常会这样表达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理解。他说,梯子不仅自己能够到高处,还心甘情愿地让别人踩着自己登高望远。“所以,我们应该有成就,我们更应该成就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子中谈起史宏达主讲的《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大家都赞不绝口,称其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王牌”课。他讲的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浑然一体。他还善于把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西方列强屡次从海上侵略中国、中国智慧与大国工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山”理论、“碳达峰”与“碳中和”……于娓娓道来中滋润着学子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建港筑天下”的宽广胸怀与责任担当。

“史老师的课异常火爆,需要提前占座,去晚了都抢不到好位置。”在2018级学生魏浩强的记忆中,想要和老师坐得更接近一些,只能更早一点到教室。“他不仅传授给我们专业知识,还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工程师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一堂课下来,收获满满。”2017级学生应旭辉说。

2020年,《港口规划与布置》入选“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2021年6月,该课程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史宏达及其课程团队也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005年,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项目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史宏达还主讲了本科生课程《专业概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研究生课程《随机海浪理论及应用》。《随机海浪理论及应用》课程大部分是公式,比较枯燥。史宏达秉承“认真教书讲原理”的原则,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推导讲解,把人类科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告诉学生,有时他可以连续板书3个小时不停歇。学生称他为“神一般的人”,觉得他的课越听越上瘾。

30多年来,他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大部分奋战在以工兴海、以工强国一线,包括4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一大批国家海洋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在长江三峡、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海岛礁、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扛起中坚担当,争做中流砥柱。

以工兴海解决海岛供电难题

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史宏达始终秉承科研报国的情怀,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攻坚克难,不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偏远海岛供电,由于最大负荷有限、输送距离较远、岛屿面积狭窄,铺设海缆在技术与经济方面成本高昂,一直以来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拥有近7000个海岛,如何保证海岛的供电用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大课题。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十多年前,结合我国海洋能资源充沛的特点,史宏达带领团队毅然开启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之路。

史宏达领衔研制的“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摄影 刘邦华

斋堂岛隶属青岛西海岸新区,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波浪能和潮流能资源。2012年,史宏达带领团队在这里建起了我国北方首座海洋能示范基地。2014年1月15日,斋堂岛海域天气寒冷、风大浪急,史宏达带领科研团队在寒风刺骨的海面上成功完成了“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的投放,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标志着中国海洋大学在国内波浪能阵列化开发与工程应用领域率先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推动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迈出了一大步,为我国波浪能资源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史宏达团队还在斋堂岛建成了我国首座容量为600千瓦的海洋能多能互补海岛电站,不仅解决了岛上300余户居民的部分生活用电,还为当地渔民开展海水养殖提供电能,实现以海洋可再生能源为海岛供电的工程示范。作为海洋能研发测试平台主任,目前,他正率领团队在斋堂岛海域加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能海上综合测试场”的建设,进而为我国海洋能装置的投放、运行与评价打造优良的试验场地。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技术能复制到其他海岛上,给当地的渔民、驻军以及前去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海岛的能源供给就不会依赖于长输的电缆,国家的投资就会得到节约。”史宏达说,这些能源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用绿色能源点亮蓝色海洋”是他和团队坚持不懈的梦想。

截至目前,史宏达累计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形成技术专利40余项,编写专著和教材6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等奖励20余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通讯员 冯文波)

科技攻关技术突破,护航国家能源战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多年来培育9560名勘探人才,参与了我国全部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攻克了油气开发世界难题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印兴耀领衔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榜上有名。

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是一个历史厚重、人才辈出、业绩辉煌的优秀团队,培养了以院士、战略企业家为代表的9560名勘探人才,参加了我国全部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支援了多所石油高校勘探学科早期建设,攻克了多个油气地球物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难题,产出了系列重大教学科研成果。

赓续奋斗,突破攻克多项世界性难题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缘起于1954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地球物理教研室,由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奠基人苏盛甫、王曰才先生创建。在培养勘探人才中锤炼师德师风,在攻克科技难关中增强奋斗精神,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践行使命担当,团队始终走在油气勘探的最前沿,形成了“艰苦奋斗,为国找油,勇当尖兵”的优良传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勘探人要把科研做在祖国的山川上。”团队负责人印兴耀倡导科研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在紧跟、引领国际前沿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应用。针对国内外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地球物理探测世界级难题,印兴耀科研组经过20余年刻苦攻关,创建了储层流体因子叠前地震直接反演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油气识别提供了“中国芯”,成功应用于10个国家69个油气区块,有效指导了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储层描述与油气识别,支撑了储量的发现和采收率的提高。印兴耀作为该成果牵头人,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博士生导师、教授唐晓明科研组提出了偶极横波远探测4的原创性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超远探测全方位扫描成像测井装备,获国际测井界最高奖——SPWLA杰出科技成就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高达100余项,三大石油公司科技攻关项目高达3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8项。团队围绕国家油气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形成了储层地球物理、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成像、测井理论与技术等特色方向,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及油气地球物理理论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国育才,七成毕业生投身能源行业

“出工鸡未鸣、收工星当空,日行几十里、凉饭果腹中。”几句打油诗是油田勘探人的生动写照。每年寒假团队教师都会带领学生组成“野外地震小队”远赴油田生产一线,开展野外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油田上,将专业知识落实到实践中,野外实践教学已成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实践两手抓,团队建立了“室内实验、校内实训、野外实习、现场实干”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团队坚持党建统领,以课程思政、师生联合组织生活、“1+2”导师制等为抓手、以“大地经纬育人平台”为载体,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黄大年精神”、“石油精神”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来,毕业生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行业就业占比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三成以上扎根西部及海外戈壁沙漠等艰苦地区基层一线,“80后”毕业生郭旭光现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勘探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跨越石油勘探禁区,参与发现玛湖和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田,获评全国劳动模范;“80后”毕业生、中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秦宁专注于“为地下岩体构造做CT”,为落实近4亿吨新增储量发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团队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制定课程育人方案,将石油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组建以学术大家领衔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系列金课,主编精品教材,构筑高端实验教学平台,打造“名师-名课-名教材”的品牌。“地震勘探原理”入选全国首批一流课程,“地震波动力学”和“地球物理测井”入选山东省优质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地震勘探原理》入选中国高被引图书地质学学科TOP3名单,《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和《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将继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中,用智慧透视地下宝藏,用爱心哺育祖国栋梁,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再立新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不忘初心为国育种 坚守课堂为党育人 

青岛农业大学宋希云团队获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在海南乐东的南繁基地,青岛农业大学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教师团队的老师们戴着斗笠,在玉米田穿梭授粉。玉米叶时不时划在脸上,留下细小的伤口。在完成了北方的育种试验后,他们赶去海南,在11月到3月间再去抢时间做一季的实验。老师们租住在农户家,常常是在地里干一天活儿,回家之后累得不爱做饭,就吃点干粮将就。近日,这支青岛农业大学宋希云领衔的团队获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这是青岛农业大学第二支获此殊荣的团队。青农大农业机械教师团队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年两季抢收研究素材

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出生在山东潍坊农村的宋希云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小时候吃不饱饭,那时候作物品种不行,亩产低,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白面,大多数时候是吃地瓜干充饥。”饥饿的记忆让宋希云立下志向,一定要想办法改善农民的生活。高考填志愿,他选择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前身—山东农学院。村里人对他的选择议论纷纷:种地还用去大学学习?事实证明,宋希云真的学出了名堂。

农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做研究,宋希云和团队将目标瞄准了小麦、玉米、花生等山东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团队根据山东各地的气候特征,提升种质的抗旱、抗寒、抗病等属性。从教近四十年,宋希云参与培育的农业新品种就有十几个.。

育种是个苦活儿。首先,培育周期长。一个品种选育、实验、审定、推广,需要十年左右时间。其次是工作环境苦。要想得到第一手材料,研究人员必须深入田间地头。玉米育种需要在玉米授粉的七八月份进行。团队教师们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收集玉米花粉。常常被玉米叶划得到处是伤口,花粉和着汗水流过伤口,特别刺痛。“宋老师做育种研究有‘瘾’,作物生长的节点,他想方设法抽时间去地里看看。”宋希云带出来的研究生张恩盈说。如今,他已是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教师团队的骨干。

新品种让作物提质提量

在宋希云手机里,存着几百个农户和育种企业的联系方式。作为山东省玉米首席专家和农业科技特派员,他是农户信任的专家。2018年7月,二点委夜蛾突然出现在玉米田。宋希云接到农户的信息,和团队连夜赶到玉米地查看,这种新出现的虫子啃食玉米苗,在对病虫害做出评估后,他马上调度全省所有研究玉米的科研团队和玉米生产的产业链,从改变播种时间避开危害期、选育抗病性品种、研制灭虫药物等多个方面着手,保护玉米生产。玉米得了怪病,长成“君子兰”的模样,不能抽穗。宋希云去田间调研,判断为粗缩病,在团队努力下,研制出抗病的品种。

团队突破种业瓶颈,先后育成了农作物新品种31个,其中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连续突破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记录(700公斤)和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547公斤),累计全国推广3999.2万亩,增产17.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6.66亿元。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了花生离体诱变和离体定向筛选高油突变体的新技术,创制高油突变体167份,培育高油新品种5个,其中“宇花9号”为国际上含油量最好的花生品种。选育了“莱农糯6号”、“莱农糯10号”、“莱农糯38”、“莱农糯7823”、“青农201”和“青农206”等系列糯玉米品种,年增收过亿元。

除了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作物的品种还有了更精细的划分。以往玉米成熟后脱粒,六成被碾碎用作动物饲料。现在,用作饲料的玉米品种可以在未成熟时收割,玉米、秸秆、籽粒一起碾碎加工。生长周期短了,浪费少了,但营养价值提高,给种植户和养殖企业提高了效益。

玉米地里开讲培养接班人

守住农业安全,需要后继有人。采访中,宋希云和团队的老师们都强调,农业科研,除了课本知识还需要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在田间地头开讲是教师们的工作常态。“培养学生和土地的感情,和农民的感情,才能厚植家国情怀。”宋希云说,团队积极探索知农爱农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实践育人”工程,开展“强农兴农,强鲁兴邦”等农科学子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和校企、校院、校所“联合人才培养工程”。

团队执教的农学专业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群获得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化项目资助,经费3600万元;物联网实验室获得山东省教育基金专项资助,经费270万元;智慧农业专业获得教育部备案。团队的相关教学研究获得省级重点项目立项6项,团队成员主讲课程中有2门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主编、副主编教材10部,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刘聪聪 王凤一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