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2年3月1日1版
青岛日报2022年3月1日2、3版
开栏的话
牢记殷殷嘱托,走在前开新局
在山东发展史上,一些时间节点值得永远铭记。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坚定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政绩观等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这片热土始终记挂在心。每到山东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山东考察,为山东发展把脉定向,为我们提供了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临沂、济宁、菏泽、济南等地,深入革命老区、企业、科研院所、文化机构考察。在临沂,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济宁,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菏泽,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在济南,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
2018年6月9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并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考察,对新时代山东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亿万齐鲁儿女备受鼓舞。在青岛,总书记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在威海,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在烟台,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有这么一股劲,要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在济南,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22日下午,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山东工作,勉励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一句句殷殷嘱托,一段段难忘场景,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人民的似海深情,对山东发展的如山厚望,为山东发展标注了目标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让齐鲁儿女如沐春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举旗定向,坚持一切发展思路以此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以此来展开、一切发展举措以此来制定、一切发展成效以此来检验,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攻坚克难。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亿万齐鲁儿女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又到春暖花开时,齐鲁大地响回声。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四周年来临之际,青岛日报从今天起推出“这些年,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过的地方”青报·观海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系列报道,组织记者深入临沂、济宁、菏泽、威海、烟台、东营、济南、青岛等地,聚焦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访当事人,忆当年事,再现总书记考察时的生动场景和感人细节,报道总书记考察后当地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汇聚磅礴奋进力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青报·观海全媒体
大型主题采访系列报道
【临沂篇】
临沂: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初春的临沂,春寒料峭中万物勃发。在这片有着厚重文化底蕴与光辉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上,处处涌动着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在临沂两天两夜的时间里,青报·观海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报道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一路探访,一路思索。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中国红村-朱村、金兰物流基地,报道组深刻感受到了精神传承力量对临沂这座城市过去和未来的千钧之重。
这里,是人文荟萃的风华之地。书圣王羲之故里;兰陵古城,思想家荀子在这里著成《劝学篇》;宗圣曾子、大书法家颜真卿、珠算发明家刘洪等众多历史名家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文化印记。
这里,是鲜血浸润的红色沃土。临沂历史传统的文化积淀与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大熔炉里,锻造出光彩夺目的沂蒙精神。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出生入死,浴血奋战,10.5万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这里,是改革开放的近海潮头。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的沂蒙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昂扬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精神内核,站在“市场名城、物流之都”的肩膀上,一座现代化的商贸物流首善之城正在隆起新高地。
八百里蒙山绵延着红色血脉,五千年沂河吟唱着历史长歌。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奔赴新时代新征程的临沂,正在以海纳百川、胸怀世界的远见卓识,奏响“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高质量发展的“沂蒙乐章”。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这些年,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过的地方 | 临沂: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图片/刘栋 视频/黄光丽 黄硕)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