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新闻记者援藏日记105 | 春耕开犁盛过节

原创 2022-03-17 08:21 青岛日报社 / 观海新闻  

时间:2022年3月16日

地点: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海拔3860米)

天气: 15℃/-6 ℃   晴

被誉为“西藏粮仓”的日喀则,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除了专门有个藏历“农事新年”,一年中还有两个与农耕息息相关的节日,分别是“开耕节”和“望果节”,对应着农业耕作的“春种”与“秋收”。今天是藏历“朗芽”日,就是传统的“开耕节”。去年,因为下乡调研,我错过了当年的开耕节。今年,我们桑珠孜融媒体中心的同事们早早就开始策划、踩点,兵分两路,分别前往聂日雄乡和曲美乡拍摄采访了桑珠孜区举行的2022年春耕备播仪式。

青岛援建青稞博物馆中关于西藏历史和青稞起源的壁画,复制自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内有传统的“二牛抬杠”耕作方式。

西藏的农耕民俗起源和农业文明同步,诞生于原始信仰基础之上。如今,虽然大部分农民已经选择机械化设备作为农耕工具,桑珠孜区的农业机械化率也基本达到了85%,但是传统的以“二牛抬杠”(两头犏牛共用一根棍轭拉犁)为代表的第一犁,仍是开耕节上最吸引人的仪式。

在曲美乡拉贵村,村民巴苏和家人身着民族盛装,一大早就把提前一天准备好的饰物装饰到家中的犏牛身上,牵到春耕仪式现场。同时,拉贵村的村民们或背着青稞酒,或手捧五谷斗,或举着煨桑壶,扶老携幼来到田间,开始了春耕第一犁。

村民们排成队赶着耕牛耕地。

藏族同胞们热爱和敬重耕牛,认为耕牛有恩于人类。在仪式开始前,村民们有的用手抓起糌粑面或青稞粒往牛的嘴里喂,有的提着盛有青稞酒的塑料桶,寻找机会给耕牛献上一点情和意,仿佛要讨好耕牛,鼓励它一年有出色的表现。此外,给耕牛挂上红色饰物是西藏农耕的习俗,有的农民甚至会把牛的白色尾巴染成红色,挂在牛轭上,增添耕牛的威武雄风。

给耕牛挂好饰物后,最为热闹的时刻到来。村民们先给耕牛挂上犁,数十对耕牛排成队拉着耕犁将田地犁出土沟,每对耕牛的后面跟着家里的女主人,在土沟里撒上青稞种,象征着播种。随后,村民们会把犁换成耙,把撒过青稞种子的田地耙平。如此反复几遍后,开耕节中的“二牛抬杠”仪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开耕节就结束了。

耙地过后,喝碗青稞酒休息一下。

凡是来参加开耕节的村民们都有备而来,他们有的带了糌粑,有的带了风干牦牛肉,有的带着青稞酒酥油茶。“二牛抬杠”之后,是一个盛大的露天狂欢节。村民们围着一个大型的盛满了青稞粒和糌粑粉的“切玛盒”坐成一圈,面前摆上小桌或毯子,放上青稞酒、酥油茶,聊天、喝酒、品茶。兴致起来的话,有的甚至会唱起歌、跳起舞,这种欢快的节日气氛要持续多日,此后便开始了一年的辛勤劳作。

耕地和播种之后,村民们会赶着耕牛跑起来耙地,紧张又刺激。

桑珠孜区的种植业面积持续稳定在21.06万亩左右,其中仅青稞一项的种植面积就达12.5万亩。春耕开犁后,藏族同胞们就要开始陆续种植青稞了。作为西藏种植历史最悠久、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青稞已经哺育了藏族同胞3000年。西藏的古老文明,深深扎根于青稞田中,从春天的播种,到夏季的锄草,至仲秋的收割,青稞以其自有的、稳健的生长,营造着藏族人民的生活节奏,积累着雪域高原的文明。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次开耕节的全过程吧。

开耕节前一天,巴苏一家人准备好第二天的物品。

家人捧着煨桑的器具,巴苏和妻子开始给牛装上饰品。

一大早,巴苏的弟弟米拉牵着耕牛出门。

曲美乡拉贵村村民们牵着牛进入田地。

村民们换上节日盛装。

煨桑是村民们和“农神”沟通的仪式,煨桑燃烧的松柏枝条产生的青烟直冲天际,带去人们祈福的信息。

牛角绑上红缨。

村民用一根棍轭把两头犏牛连起来,形成“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

开耕节仪式开始,“二牛抬杠”上阵。

每组耕牛的后面都跟着女主人撒下青稞粒和青稞粉混合物,象征着播种。

村民们赶着耕牛耕地。

村民们排成队赶着耕牛耕地。

耕地和播种之后,村民们会赶着耕牛跑起来耙地。

耙地过后,喝碗青稞酒。

仪式最后一项,青稞粉敬天敬地。

开耕节仪式结束后,村民们围成一圈喝茶聊天庆祝节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建亮 文/图)

责任编辑:管佳宇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