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上的课程设计很新颖,我教学这么多年了,还是很受启发。”青岛虎山路小学老师张静是一名有着32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她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课例赞不绝口。
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行。记者从启动仪式视频会议上获悉,青岛市教育局依托青岛教育e平台,链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了国家、省、市中小学教育资源,拓展了中小学教育资源的边界。多元的教育资源,满足了教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目前全市697所学校的3.2万名教师、59.6万名学生实现了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
同样一堂课,平台上的高水平老师会有不同的讲解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4个子平台,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中小学关系最为密切,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已上线了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自3月1日开始试运行,3月28日正式上线。试运行期间平台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次,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最高日浏览量达6433万。
平台网页截图
我市借助国家平台的教师研修资源和微课资源,引导教师学习借鉴优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引导中小学生课前通过平台资源预习导学,课中通过“双师课堂”教学达成,课后通过平台资源复习提升,保障了线上课堂教学的质量。试运行期间,青岛共有697所学校的3.2万名教师、59.6万名学生实现了平台资源的常态化应用。
“平台上的课程设计非常新颖、紧凑!”青岛虎山路小学老师张静现在教六年级语文。前几天,她和学生上完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节课,文章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被害的经过,课标要求学生要掌握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平时上课主要是概述李大钊的生平,缺少细节,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大。而北京课例中的老师设计了一个时间轴,把大量李大钊的生平事迹串联起来,让学生可以像听故事一样,把一些重难点记住,效果非常好。”
平台资源对乡村学校“补短板”尤其重要
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弥补了部分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欠缺的短板。胶州胶莱镇官路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全校仅有6个班,每个年级1个。学校学生数量少,老师也少,老师不得不兼任多个学科课程。王姝婧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她除了教语文,还兼职美术、心理教师。为此,王姝婧充分借鉴平台资源,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画民间玩具》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课本中的一个章节,需要学生运用原色与间色的对比知识,表现一幅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的民间玩具。“这节课的理论比较容易讲解,具体到实际动手环节,对我们非科班出身的老师来说,有一定难度。平台上的相关资源对此讲解得就非常细致、准确,对我、对学生的帮助就非常大。”王姝婧说。
在西海岸新区,有90所学校、6889名教师、92373名学生使用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乡镇学校相对短缺的音、体、美等课程资源。
把教育平台当“超市”,挑选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为教师、学生提供一站式资源服务,市教育局依托青岛教育e平台搭建起了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平台上不仅汇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还汇聚了省、市、区、校各级各类的相关课程资源,比如名师导学课、名师空中课堂等。“平台中的资源有自主研发的,也有购买的,它相当于一个大型免费超市,里面有多元多样的课程,老师、学生都可以进去‘挑选’,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从而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方便师生使用平台上的各类资源,市教育局还推出了《青岛市教育局“线上教学”技术指导手册》,引导教师学习借鉴优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引导中小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平台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平台网页截图
记者注意到,青岛教育e平台上除了一些学科类课程资源,还有相当多的拓展类课程资源,比如人工智能、“十个一”相关课程,而青岛教育e平台链接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则还可以提供教师研修、专题教育、家庭教育、课后服务、教改实践等资源。居家学习期间,青岛市部分学校还依托相关资源,拓展了课堂教学边界,组织学生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资源开展了线上研学。青岛市还依托国家平台开展“云上探秘”活动,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开展了“探密神奇海洋”云端直播学习,把青岛海洋教育资源由青岛拓展至全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