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嘉宾:张丽华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市心理学会理事
问题A:张大妈的小孙子今年4岁,自从孙子出生都是她来带,可媳妇照着书本养孩子,这让张大妈经常生闷气。“媳妇奶水不好,孩子在月子里经常饿得哭,她妈也不让加奶粉”“孩子生病了不让吃药,说吃药影响免疫力”一说起儿媳妇,张大妈一肚子的不满意。而张大妈的儿媳妇同样对婆婆有着诸多不满。
张丽华:当下岛城老人帮忙带娃的家庭并不少见,老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晚年生活来帮助子女们分担育儿负担,这非常不容易,但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育儿理念常常是存在分歧的,如果不注意保持界限和分寸,很容易发生矛盾,出力不讨好。纠其原因在于:
大包大揽,过分代劳。很多老人觉得年轻人工作很辛苦,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好,就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不管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是孩子的教育都一手包办。这样做,尽管说是一片好心,但效果却比一定好,一方面老人全部代劳容易让子女变成甩手掌柜,让孩子的爸爸妈妈在父亲母亲角色上缺席,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教育理念很多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孩子的教育应该让孩子的父母去负责,毕竟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溺爱孩子,过分纵容。俗话说隔辈亲,老人对孩子的过分宠溺是令很多年轻家长头痛的问题,很多老人容易娇惯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当年轻家长当着老人的面训孩子,老人还会上前阻止,变成孩子的挡箭牌,这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特点,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年轻父母只能让孩子减少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自己的辛苦付出变成出力不讨好了。对于老年人来说,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年轻的父母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职责。老年人可以辅助子女但不要过分地干涉子女。
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保健?
问题B:市民杨女士的父母上了岁数,性格方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杨女士为此很担心,她想知道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保健和心理养生?
张丽华: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是每个家庭的财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晚年生活的幸福度,近年来,“心理养生”逐渐成为老年人关注的健康主题,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做好心理保健和心理养生呢?
活到老,学到老,勤于学习,科学用脑。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学学种菜,养养花草,练习书法,看看书,读读报,不仅可以帮助老人丰富退休生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增添生活的乐趣,修身养性,延缓大脑衰老。多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退休后可多参加社会活动,助人为乐,发挥“余热”,可以避免退休在家缺少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寂寞感,烦闷的时候找三五好友喝喝茶,聊聊天,话话家常,吐吐心中的不快,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了,心情也就好了。
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多几分豁达,少几分计较。乐观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剂,日常生活中,被误解、受委屈等不如意之事总是在所难免,接纳和宽容是最明智的选择,凡事多往好处想,乐观豁达才能心旷神怡。不要苛求别人,斤斤计较,这样容易让自己身心处于紧张应激状态,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不利于身心的愉悦和保健。(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责任编辑:李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