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青岛九中团委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清明主题活动。通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多学科联动开展“云上”主题团课,激发礼贤学子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怀。基础年级各班团支书、班长与团员青年代表共109人参加“云上”主题团课,高一12班柴家瑞、高二6班邴韵冉,作为团员代表进行了主题分享。
语文组于沛泽老师从清明节作为最特殊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引入,以黄庭坚《清明》、杜牧《清明》、晏殊《破阵子》为例,将清明节的来源、情感、习俗串联在一起进行简要介绍,并在结尾鼓励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政治组王维新老师以清明节缅怀逝者为主题,从革命先烈到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抗疫工作者,清风化雨,思念绵长,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他们肉体虽灭,但精神永存。并在清明节之际,同学生深痛哀悼MU5735客机遇难同胞。最后,王维新老师呼吁学生在清明节之际在肉体上走近自然,放鸢踏青;在精神上缅怀先辈,慎终追远。
历史组葛奕彤老师从清明节的源流、古人怎么过清明、清明追思家国永念三个方面,梳理了从先秦至今清明节的变化,解释了清明节与上巳节、寒食节的关系,并通过敦煌壁画与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唐代清明节的习俗,联系古今,引导同学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地理组王小涵老师从光、雨、景、农的地理视角为我们分享了清明时节的地理变化。清明临近,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逐渐变长,温暖而强劲的春风开始登陆我国大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纷纷进入播种季节。雨过景明,追思古人。通过王小涵老师的讲述,同学们了解了清明与地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就是生活”的真谛。
音乐组沈秀秀老师,从音乐作品赏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清明节的情感追忆。以《清明》这首古诗为切入点,了解这首古诗的艺术形式,将其改编、融合,演变,用音乐的方式为《清明》插上了一双翅膀。通过旋律、配器、和声,带给人至真至纯的美感。其次,通过李玉刚老师打造的全新国风歌曲《清明客》,让学生通过歌词“镜像”视角来诠释连绵思怀,道尽我们对已故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最后,通过手势舞,不仅让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同时借音乐以追思,以盼前未。
高二·9班团支书邴韵冉作为学生代表,以新时代青年的角度出发,浅谈了关于清明节的几点理解与感悟。为大家介绍,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习俗,到清明节的重要意义,从新时代青年应以“尊重、孝敬、珍惜、感恩”的角度对待清明节,表达对先贤、对先祖、对先烈的感恩与敬仰之情,提出应以“珍惜生命,歌领青春,珍惜时间,充实自己,强健体魄”的方式来纪念先人,感恩亲人。最后,她呼吁各位同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与文化。高一.11班柴佳瑞从清明节祭祀踏青的习俗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清明节的解读,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以及当下青年应如何传承革命精神,告诉大家踏青的好处,希望大家为祖国繁荣昌盛尽一份力。
团委书记马良引导礼贤学子观看青岛市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活动视频仪式,号召礼贤团员青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珍惜幸福生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清明”主题学科融合课程,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助力。本次课程也能使同学们全面地从各学科,更好地理解现实与传统的连接,引导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激励他们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