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老街寻踪,广兴里的百年蝶变

青岛,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闻名中外,这成为青岛城市风貌的诗意写照。在这宛如油画般的城市风景里,“里院儿”是独具风姿、浓墨重彩的一笔,保存着这个城市最初的风情,记录着曾经鲜为人知的繁华。

海泊路,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里院儿集中的一条老街,它东起聊城路,西接中山路,约千余米,如一条项链儿,串起了广兴里、鸿吉里、鸿升楼等沧海遗珠。其中,最具魅力的当属广兴里,这是青岛迄今为止最大的里院。

© | 微博 不冷静小姐奇遇记

穿越百年历史长河,让我们回到原点去窥探她的芳容。

© | 微博  不冷静小姐奇遇记

里院儿,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

© | 小红书  旅途者

1897年,青岛当局根据德国殖民者对城市的统一规划,在华人居住区设计兴建了一种类似欧洲联排住宅的两三层木结构小楼,一层为临街店铺,二层以上住人,屋顶则以红瓦覆盖,整齐划一。

1901年,广东会馆的创建者古成章出资兴建广兴里,延用德式风格,修建了面向博山路的一排。1912年,三江会馆的创建者周宝山接手,至1914年逐渐扩建成沿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围合的大型里院,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

© | 小红书  包子小方同学

走进广兴里,第一眼便被她独具魅力的建筑风格所吸引。院内,百岁的青石墩重地排列在一起,无声地见证岁月变迁;每一面墙基,都以花岗岩雕刻成斧剁石来装饰,赋予这座院落欧洲古堡的味道。由于是依山势而建,广兴里的楼体错落有致,颇具美学特征。朱红色的立柱与墨绿色的门窗,是里院的典型配色,中西古典建筑风味在这里交融,却不突兀。

© | 微博  不冷静小姐奇遇记

可以说,广兴里是青岛最早的商业综合体,周边集中了华德泰百货店、洪兴德绸布百货店、泉祥茶庄、玉春酒楼等商号,还散落着吕贵珍、仲学孔、于东甫等历史名人故居。那时,街头巷尾流传着“有钱不用出里院”的说法,照相馆、理发店、包子铺、服装店,只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还价声、热销的吆喝声在晨曦中交织,升腾起最浓郁的市井味道。

随着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注入,沉寂多年的老建筑焕发了新的生命,衍生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范儿”。据了解,海泊路周边的12座老里院已设计成互联互通,未来将呈现欧洲小镇的样子。

沿着海泊路前行,修葺后的里院正逐一展露新姿,创新的灵魂正活跃在古老的院落中,推动城市诞生原点变成老城复兴的新起点。在那光影浮动之处,青岛历史文化片区已悄然开启了创新发展的“蝶变”之路……

责任编辑:陈海芹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