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市领导担任“链长”,5大行动推进!24条产业链,“链”动青岛未来

原创 2022-05-03 14:34 观象山  

刚刚过去的4月,青岛为奔赴远大的城市目标愿景,密集部署、动作频频,迅速出征出招出手。

4月上旬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及更长时期发展总目标,旗帜鲜明地把“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摆在十项重点工作的首位,为青岛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指明了发力方向。

4月27日,青岛召开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对未来3年实体经济发展行动进行部署,首次披露要重点发展24条产业链。

紧接着4月28日,青岛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情况、报告起草背景、报告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等进行深入解读。其中,在解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的内容时,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解宏劲进一步披露了24条重点产业链的具体内容和打法:

立足自身实际和产业发展趋势,青岛重点发展的“7+10+7”共24条产业链,主要分布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方面。

这24条产业链蕴含着青岛的未来。青岛只要牢牢抓住这些产业的建设,强化链式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就能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据介绍,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青岛将实施建群强链、招大引强、育苗倍增、创新赋能、要素保障等五个专项行动,由市级领导同志分别担任24条产业链“链长”,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产业链项目招引、企业培育、保障服务等工作。

当下,国与国、城与城之间的竞争关键看产业,产业竞争的根本在产业链。青岛把产业链作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突破口,顺应时代趋势,符合自身所需。

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部署,青岛的产业发展思路愈发清晰,未来值得期待。

1、产业链,产业发展的“最优解”

随着实体经济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产业链之间的较量日益白热化。

产业链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他认为工业生产就是一系列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的链条。延伸到今天,产业链就是一个产业从原材料、设计、制造、生产到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的上下游链条,也包括产业和产业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重构的步伐不断加快。大国之间产业的竞争逐渐演变成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加速了演变进程。疫情之下,全球主要国家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前所未有地重视,纷纷针对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采取措施,以提升其安全性和竞争力。

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更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至此,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途径之一,被提至国家战略高度。

战略的实施落地,为城市产业竞争开辟了新战场。对城市而言,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在一起,不仅有利于上下游产业串珠成链,降低投资成本,提升增值空间,更有利于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实现“1+1>2”的效果。

国内前排城市积极行动,围绕产业链布局发展,聚焦强链、补链、固链、延链。

2021年底,成都提出“建圈强链”,明确了20条产业链,盯紧链主和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引优育强,抓住产业链供应链的“牛鼻子”,串起产业链发展上下游。

广州则针对21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引导产业链升级,加速各条产业链资源整合,积极发挥链主企业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作用,加快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重庆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梳理出一批重点产业链,从加快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出台23条扶持政策。

天津集中攻坚10条产业链。2021年发布的《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3年,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

无论是着眼长远,还是应对当下疫情的冲击,对城市来说,加强产业链发展都是最优解。

2、“7+10+7”,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决胜点

一直以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青岛最突出的比较优势。青岛拥有海尔、海信、中车、青啤等不少制造业龙头企业,但产业链协同水平不够高,“点高面低”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缺什么补什么。近年来,青岛下大力气支持产业链发展,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持续补链强链延链。特别是去年青岛进一步聚焦13条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梯队壮大、推进重点项目、打造招商高地、加快技术攻关、提速动能转换上进行攻坚突破。

行动成效显著。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经过努力,一批产业生态体系完整、区域根植性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崭露头角。目前,青岛的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步入新发展时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这对青岛产业在能级质量、协同水平、要素聚集等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青岛市十三次党代会把“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摆在十项重点工作的首位,把“推动制造业优先发展”作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之首。

哪些产业担得起重任?答案在24条重点产业链。

在4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解宏劲详细解读了“7+10+7”共24条产业链的布局和奋斗目标:

做大做强七大优势产业链。包括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这七大产业是青岛多年以来发展积累的财富,也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后,青岛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支持七大产业做大做强,形成1000亿级、2000亿级、3000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打造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突破发展十大新兴产业链。这是青岛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青岛将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全力招引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

聚力发展七大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到2024年,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将提高到6500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除了这三个方面以外,青岛还将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海洋物联网、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这是青岛立足资源禀赋和城市战略,梳理出的一批支撑作用强、发展潜力好、战略意义大的重点产业链。

24条重点产业链构筑了青岛实体经济的骨架,它们既是独立的产业链条,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将共同构建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孕育一批供应链稳定、要素链完备、创新链活跃、“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换言之,青岛抓好24条重点产业链,就等于抓住了实体经济的当下和未来,这是突破口,更是决胜点。

3、五个专项行动,聚焦聚力

明确了突破口、决胜点,还需要配上一套新打法。

4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亮出了五个专项行动,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指明发力路径以及战术打法。

建群强链行动。围绕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这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务实之举,也是发展重点产业链的关键之策。

青岛的建群强链行动有两大核心。一是“链长制”。行动提出,由市级领导同志分别担任24条产业链“链长”,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产业链项目招引、企业培育、保障服务等工作。实践证明,主要领导挂帅,可实现统筹内外部资源,集中力量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早在2020年,青岛就成立了13个产业专班,实施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压实责任推动13个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不断地探索完善,“链长制”将在24条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是“链主制”。链主就是那些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居核心或主导地位,能够掌控整个价值链条中最有价值部分并拥有最终话语权的企业,它们不仅是行业龙头,更是撬动产业链发展壮大的关键支点。在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上,青岛对47家首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进行授牌,按照行动指引,它们将发挥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想实现更大的作为,青岛就要培育更多的链主企业,让链主企业更好地发挥聚合带动效应,从而推动重点产业降本增效和集聚提能。

招大引强行动。一个龙头项目不仅能带动一个产业,丰盈一条产业链,很可能还会打造一条新的产业链。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京东方项目,打破了青岛“缺芯少屏”的不利局面,并吸引了30余个“芯屏”产业项目集聚青岛西海岸新区,一条颇具发展潜力的半导体和光电显示产业链逐渐成形。可见,招大项目吸引好企业对城市产业链发展的价值。

这一优势经验做法,将在24条产业链身上继续发扬光大。招大引强行动明确提出,各产业链每年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或行业引领性项目2个以上,新引进的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制造业项目不低于三分之一。未来,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条条产业链也将日渐丰盈起来。

育苗倍增行动。抓产业链需要生态思维。产业链上不光有链主,还有大大小小的配套企业。一个健康、强大的产业集群,离不开大中小企业之间合理分工、高效合作。产业链的强大,需要企业协同发展,成为同样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主体。育苗倍增行动就是既要抓大也要抓小。

一方面将实施百家龙头和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壮大百亿级、千亿级企业阵容;另一方面,每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隐形冠军企业15家以上、瞪羚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三年“三个翻番”。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进步,共同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

创新赋能行动。实现产业链的突破发展,不仅要靠招引带来增量崛起,也要抢抓数字时代机遇,通过高水平技术改造,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带动存量变革。创新赋能行动提出,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加快数字化转型,每年认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100个以上,实现5万家企业上云目标。行动将以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激活企业,让更多企业融入甚至带动产业链发展。

要素保障行动。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也需要政府全局性的统筹部署、科学有力的引导扶持。对此,青岛将实施要素保障行动,强化人才、土地、资金等资源保障,让政策向实体经济倾斜、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助力实体经济全面振兴。 聚力发展产业链,不仅能“链”动实体经济,更将“链”接无限精彩的未来。青岛要咬定目标,抓牢24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路数打法,通过三年的努力,塑造“青岛制造”“青岛服务”新优势,阔步迈向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作者 | 长亭      策划 | 沈默     编辑 | 长亭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