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至今已有一月。大众日报记者赵丰随队前往,30天推出30篇来自一线的报道。透过这些鲜活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什么?
30篇来自一线的报道,让我们见证了“速度”。
一线报道中记录了这样几个时间节点:
4月3日下午5:00,从济南开往上海的“复兴号”专列发车。此时,距离医疗队员们接到通知不足24小时。
4月3日晚8:30,列车到达上海虹桥站。黑夜里,医疗队员们一刻不耽误,迅速安顿随时准备开展工作。
4月5日晚9点30分左右,医疗队部分队员进驻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方舱医院,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4月10日,在石龙路方舱医院,医疗队选定2间比较安静、采光又好的房间作为孩子们的教室。经过紧锣密鼓地整理、反复消杀、调试网络、安排桌椅,半天时间,“方舱教室”就打造出来了。当天晚上,孩子们就在“方舱教室”上了晚自习。
为提高出舱效率,山东省援沪医疗队与徐汇区对接后,从15日开始,将舱内患者核酸检测时间由原来的上午8点到12点,提前到了早上5点左右,并要求8点之前实现核酸样本的转运,以确保检测结果当天反馈,为顺利安排患者出舱争取时间。
闻令而动,反应迅速,第一时间赶赴一线,第一时间开展救治……在与奥密克戎的较量中,山东省援沪医疗队诠释了“山东速度”。
30篇发自一线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敬业”。
敬业体现在队员们的坚守。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山东省援沪医疗队不少队员是在方舱度过。“我上班的班次还正好赶上送患者出舱,很有成就感,所有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5月1日下午,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泰安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病房护士曹建华说。
“分诊、帮患者扫码登记入舱、分配床位、巡查,给没吃饭的患者配餐。”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护士邵晓涵说,“入舱进‘红区’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穿着防护服工作也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但大家没有一丝退缩,做好防护的同时,更多的是考虑怎么照顾好患者。忙起来,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敬业体现在发挥专业特长。
在上海,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们积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比如,开展中医诊疗特色项目,来自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队员张效丽开展的“耳针疗法”,缓解了患者失眠难题。方舱中药药房也建立起来了,现有药品130多种,漕宝路方舱医院患者中药汤剂使用率达到了100%。
敬业体现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核酸检测作为筛选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从采样到出检测报告,中间的诸多环节都要由“大白”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完成。山东省援沪医疗队优化流程,让核酸检测保质又提速。
在上海市普陀区华大“火眼实验室”,山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威海卫人民医院检验科职员殷勇介绍,“检测环节包括样本接收、扫码、排板、上架、分杯、提取、点样、封膜、上机扩增、查看曲线、结果判断、数据填报、信息上传等一系列工作。
核酸阳性样本的复核是核酸检测重要且耗时较多的一个环节。正常流程下,当样本第一轮核酸筛查是阳性后,随后要重新找出该样本,再进行一次提取、扩增等全流程。如果前两次结果不一致,还要进行第三轮检测,而一次全流程下来至少要3个小时。如何优化流程,与病毒抢时间?经过队员们和华大派驻工程师的共同努力,“双提双扩”的新流程被梳理出来。现在对第一轮筛选为阳性的样本,直接更换试剂进行提取、扩增。这样不仅结果准确,而且明显节省了时间。
敬业体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月7日凌晨两点,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护士长刘娟娟交接完出舱后,不是休息,而是立即与队友总结舱内仍需尽快解决的问题。7日一早,医疗队几位负责人抓紧时间开会,协调解决她们发现的问题。下午5点,《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方舱医院运行管理制度汇编》(试行版)发布,从病区管理、医疗管理、感控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方面予以明确,以更好地规范方舱运行。
“主要是要同病毒抢时间。”4月9日上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药师闫根全从接班后就开始协调解决舱内舱外反馈的问题。从补充防护用品、药品,到联系建设方优化院感监控系统、联系定点医院转运患者,问题一件一件逐步得到了解决。
30篇发自一线的报道,让我们读懂了“温暖”。
4月18日,大众日报新媒体刊发报道《鲁沪同心|共情催人泪!山东援沪医疗队收到两封特别的信》。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收到两封信,一封是感谢信。上海方舱内的患者用感谢信,表达对山东援沪医疗队的认可与感谢:虽然看不到她美丽的脸庞,却看到了她对待病患的耐心和爱心;看不到她的面孔,却看到了她被汗水浸着的防护服……
一封是鼓励信。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的父亲用家书,寄托对儿子的牵挂与战疫必胜的信心:我们一定会取得上海抗疫的完全胜利!我期待山东援沪医疗队早日凯旋,也期待儿子回到自己身边……
在方舱内,暖心之举每天都有。医疗队为每一位入舱的患者预先准备了一个大礼包,包括洗脸盆、毛巾等生活用品,女士还有专门的卫生用品。大礼包内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目前已经达到12种。对一些患者必要的特殊需求,则尽全力满足。一位患者用的胰岛素等药品需要冷藏,医疗队就紧急协调来了冰箱,还为只有十几个月大的幼儿协调来了奶粉、纸尿裤等。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的队员们用爱去慰藉患者、用服务去感动患者,让他们尽快得到治愈。
“谢谢你们,我给你们鞠躬了。”4月13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方舱医院,一位康复出舱的女士登上回家的大巴前,对着送行的山东省援沪医疗队员深情一躬。当天下着不小的雨,因防控要求,大巴不能进院,医疗队员们就为出舱患者撑伞挡雨,一直送到大巴门口。
正如上海市徐汇区的微信公众号“上海徐汇”发布的《最好的医患关系是怎样的?方舱医院里就有答案》一文中所讲:山东“大白”与患者亲如一家,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医患关系”答案。有一种温暖,是守望相助!
策划 娄和军
记者 于新悦 赵丰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