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真诚善良的青岛人! ”昨日,一条新闻火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因为暴雨被困青岛,得到数位年轻人接力帮助。一时之间,多家媒体平台转发该新闻,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与点赞。29日,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再次联系上新闻中助人的女大学生、赠伞小伙和网约车司机,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暖心细节。这场雨影响了出行,却没有冲淡这座城市的热心肠,雨夜的一次次接力,每个细枝末节都生动温暖,每个个体的善行,代表着这一座城市的力量,也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内在之义。
背景暴雨被困机场 她得到青岛人接力帮助
6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电信学院教授,Dian团队创始人刘玉在朋友圈讲述了自己因暴雨被困青岛,得到青岛人接力帮助的暖心故事:“当我昨夜九点多在机场被通知航班取消,旅店满员的无奈之际,一位青岛小伙主动在旁出主意改乘今早的高铁,并带我乘地铁到青岛北站,他硬把自己的雨伞送给我,还不肯收红包。我在地铁出口长时间叫不到车也摸不清旅馆时,一位从济南刚毕业回家的女大学生不仅同意我同上她的网约车,还一路上帮我查询她家附近的旅店,我付拼车费给她,她也不肯收。出租司机送大学生到家后又送我去酒店,仍然不肯收钱。善良伟大的青岛人民,我爱你们! ”
仇天龙
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当事人,了解到更多故事背后的细节,例如送伞小伙仇天龙家住城阳,去青岛北站并不顺路,但他为了帮助刘玉,隐瞒了实情,之后打不上车,只能让家人开车来接。除了拼车的女大学生,还有一位高个儿女孩也毫不犹豫邀请刘玉和她一起走。虽然因为这位高个儿女孩乘坐的车得四十多分钟才能来,最后没能同行,但依旧让刘玉感动不已。
效应 引发热议 网友纷纷点赞
该新闻推出后,立刻引发热议,累计被包括“青岛发布”官方微博在内的30多家媒体平台转发,掀起了报道热潮,成为网络热点,众多网友点评点赞。在青岛晚报微信公众号里,诸多网友留言表示感动。 “他们是青岛的骄傲! ”“致敬。真诚善良的青岛人! ”“青岛人就是好客! ”“大雨里的小温暖,小个体成就的大感动。 ”“感动……身边的好人好事,我爱青岛,我的家! ”
“看到这份采访报道,我才得知赠伞给我的小伙是绕路陪我到青岛北站,再次感动! ”刘玉看到报道后,再次发出了感慨。而她发在朋友圈的真挚文字,短短几个小时获得274个赞,这大大出乎了刘玉的意料。她没有想到,一份随手分享的感悟,能够获得这么多共鸣。
当事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29日,记者联系上拼车的女大学生“圈圈”,她的第一反应和赠伞小伙仇天龙一样:“这是很小的一件事,我也没做什么。”“那个情况下,天气那么恶劣,阿姨一个人拿着箱子,各种打电话已经很无助了,又不是说很难的事,能帮助肯定就帮助啦。 ”“圈圈”说,能让身处异地的阿姨感到温暖,本身就是一件能够温暖自己的事。
在采访刘玉的过程中,她一再强调网约车司机不收费,也不加微信,“我这边始终联系不上这位司机。也特别想对他说一声谢谢。 ”29日下午,记者辗转联系上了网约车司机,“记得记得,那天晚上雨特别大!”这位名叫吴经荃的滴滴司机对当时的事情记忆犹新。他接到“圈圈”的电话,说拼车单多了一位乘客,可不可以加上。吴经荃说没问题,并修改了乘车人数。
吴经荃
“因为航班取消,加上一直没找到酒店,阿姨情绪比较沮丧,我就想办法说笑,我说风雨留贵人,阿姨这是好事儿。 ”俏皮话果然让刘玉情绪好了很多。曾干过六年导游的吴经荃也熟知哪家酒店有备用房间。在送完乘客后,他再次驱车将刘玉送至一家快捷酒店,等吴经荃回到家已是深夜。
细节曾是资深导游 有机会就“推介”正能量
在采访交谈过程中,多处细节也让人动容。原本在火车北站已经接了一单的吴经荃,在联系乘客过程中发现对方手机没电,打不通电话。无奈之下,吴经荃开车在北站的乘车点转了一圈又一圈,打开车窗,在暴雨中伸头大声询问有没有尾号××××的乘客,找了数十分钟没有回应,无奈取消订单。 “当时雨下那么大,网约车全部爆单,看着那么多站在雨里焦急等待的乘客,我也急得不行,想着能拉一个是一个。 ”正因如此,当“圈圈”打电话告知多了一位拼车乘客时,吴经荃毫不犹豫修改了订单信息,而“圈圈”的一句话也让他动容——“阿姨去哪,你就把我拉到哪”。
吴经荃是青岛人,曾干了六年导游。 “选择当导游是因为自己喜欢,加上对家乡很有感情,希望能让更多游客在青岛玩得满意,爱上青岛。 ”吴经荃说,现在作为一名网约车司机,他也依然习惯性地向外地人推介青岛好吃好玩的地方。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在没有工作的前提下他也会主动帮助路人。 “山东人以豪爽热情著称,我希望更多外地游客能感受到这份实在和热心肠,希望越来越多人能感受到青岛的正能量。 ”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高静文)
深读一点
你我生根同暖土 北京游客大呼“我热爱的大青岛”
这不是青岛人的热心肠第一次“出圈”,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外地游客来青游玩期间,时常能感受到这里人们的古道热肠、好客热情。 2021年“十一”黄金周前,北京的视频博主王岩发布了一个视频,她在视频中称,要“吐槽”在青岛旅游期间遇到的三件“奇葩事”。当然,“奇葩事”都是加了引号的,其实是三件暖心的事。
第一件事是晚上想给孩子买牛奶,询问民宿前台,小伙子不声不响出去买来一大桶牛奶送到房门口。第二件事是点的扎啤外卖,盖子没拧紧漏气了,王岩给店家发了一个提示信息,看到消息的店家二话没说,把买啤酒钱给退了回来。第三件事,是王岩想给孩子买个便宜的二手滑板短期玩一玩,没想到说明缘由后,店家却直接把滑板借给她,等玩够了临走的时候再还给自己就行。
这个视频当时发布仅1天的时间,便收获了8.2万的点赞,1.1万条评论。这则视频让一众网友对青岛乃至山东的好感倍增,“好客山东”的印象又一次深深印在了人们心里。记者当时联系并采访王岩,听她讲述了多件暖心事的背后细节。之后青岛市委网信办向事件的主角王岩发邀请函,邀请她来青岛参加第二届网络盛典。
山东各地的热心网友还给王岩介绍了各种特色美食,有的热心人更是直接寄过去“投喂”,这也让王岩再次感动不已,对青岛有了更深的感情,今年3月青岛疫情发生以后,她更是隔空喊话:“加油!青岛的小伙伴们,你我生根同暖土! ”
青岛人,就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从北京游客王岩,到武汉教授刘玉,青岛再一次打动了所有人。如果说前一件事体现的是“好客山东”广邀宾客的饱满热情,那这一次,更多体现的是这座城市骨子里涓涓细流的温暖。暴雨如注的深夜,出行注定困难,归家必然迫切,诸多负面情绪交织,并没有发酵酝酿,而是被种种无私相助滋润,终化为温暖直抵人心,照亮回家路。
“阿姨我也往那边走,我陪你一起”,“能不能捎上这位阿姨拼单,她去哪把我放哪就行”,“风雨留贵人,阿姨别着急。 ”……温暖,是这座城市怎么说也不会厌倦的字眼。他们都说自己做的事“微不足道”,殊不知,萤烛之光可曜日月,微尘善举爱心涌动。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健身房小伙、女大学生、网约车司机,是千万青岛人中普通一员,他们平凡的善意,在城市不断生长,滋养着城市的文明新风。每个个体的善行,汇集成一座城市的温暖,赋予城市幸福底色,凝聚成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内在之义。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发展目标,将“宜游”上升到与“宜居”“宜业”同等重要的高度。 “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是青岛的城市愿景,绘就这幅蓝图的,不仅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景美”,更是无数爱心善举的“人美”。从更深层面来说,青岛人随时挺身而出、热情相助,就是这座城市的大环境赋予的底气——青岛包容着每一个个体,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安放。(文/高静文)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