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视觉盛宴,一次历史照进未来的积极尝试。
破墙而出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航天员从太空投来“爱心”,机器手臂组装成的栈桥、教堂,还有首次亮相的青岛城市推荐官数字人“青岛小嫚”……
7月21日晚,市南区筹备数月打造的“青岛上街里·光影中山路”项目部分亮相,虚实结合的视觉冲击让不少市民游客惊呼连连!
与此同时,一场决定老城未来发展方向的大会举行——下午5点,市南区发布“青岛·上街里”城市文化IP暨主题场景,中山路主街、劈柴院、四方路、黄岛路等八个片区,将按照“一片一景观,一街一特色,一院一产业”的特色打造。
Z世代消费、沉浸式体验、青年乐活社区、艺术文创空间……青岛老城区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轮廓,并敞开所有场景,广邀海内外企业加盟。
纵观青岛历史城区目前的更新现状,我们清晰地看到,近年来,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下,老城里的宁阳路片区、大鲍岛片区、广西路片区内一些新兴业态开始展露,它们如同一缕清风,正在轻轻地唤醒蛰伏已久老城区。
01
把中山路打造成元宇宙街区
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的中山路巨幅裸眼3D大屏光影秀、天主教堂灯光秀、城市记忆馆外墙的老片投影等亮化项目,仅仅是“青岛上街里·光影中山路”项目的主题光影秀之一。
目前,市南区还正在栈桥、大鲍岛等区域,因地制宜地设计灯光秀、氛围装置、地标投影,通过高科技赋能提升中山路街区时尚漫游度,用创意重塑老青岛经典潮流地标。
项目执行方、金东数科负责人周安斌在场景推介会上介绍,将把中山路打造成“元宇宙”历史街区。运用数字孪生、大数据、AR、MR等技术,线下将打造沉浸式餐秀、夜游、市集、演艺等体验项目,实现“街区街道+高科技多媒体+活动巡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复游率。线上打造虚拟城市景区,实现线上预约购票、线上购物、线上游览等智慧旅游功能。全部完工后,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夜晚变幻多姿的中山路街景,还能通过手机app或者小程序,体验虚拟导游陪伴服务。
周安斌介绍,正计划在栈桥区域打造主题灯光秀,利用激光等手段,结合音乐编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镜像画卷;在大鲍岛片区,以中国第一条公交线路——2路“大辫子”车为原型,打造了一辆光影巴士。
“届时,市民游客会看到,电流激活车体,随着电流走遍车身,车体逐渐点亮。通过投影的形式,光影流线快速闪过,车轮飞转,让观众感受到电车极速前行的视觉体验。”
02
老城区与新业态碰撞出火花
在7月21日下午举行的“青岛·上街里”招商场景发布会上,市南区明确,中山路主街、劈柴院、四方路、黄岛路等八个片区,将按照“一片一景观,一街一特色,一院一产业”的特色打造。
具体而言,中山路主街聚焦轻奢品牌、快时尚、潮牌等时尚品类,突出Z时代消费的商业场景;劈柴院片区将侧重以特色美食为流量入口、配合沉浸式非遗体验、潮品潮物等新式体验,营造可消费、可体验、可参与的市井生活场景;复兴里将老里院植入新功能,构建集食娱购游+社交于一体的独具里院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四方路街区打造慢调生活新场景,植入精品咖啡、新式茶艺、沉浸戏剧等业态;海誓山盟广场(青岛天主教圣弥厄尔大教堂前广场)将依托2栋百年独栋建筑和1栋欧陆风情建筑,打造欧韵文化新场景,植入欧式餐饮、欧式生活馆等品牌店,定期开展艺术展览、艺术家沙龙、青年艺术家对话等文化活动;青岛商会旧址以展览方式植入文化功能,打造中山路百年记忆概念展馆,引入品牌文创、休闲餐饮;黄岛路街区以艺术文创产业为核心,打造适合艺术家办公、居住、展览、交流的文化艺术新空间;三江里(国际青年社区)以服务青年人才、个人创业者为核心,打造动静皆宜的青年乐活社区。
事实上,在两年多的更新建设过程中,一批更具体验性、文化性、娱乐性、社交性的商业品牌和业态,已经开始在历史城区崭露头角。
去年投入运营的宁阳路银鱼巷,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青岛崭新的时尚地标。这个曾经籍籍无名的百年老街,几乎原汁原味地保留下街区和建筑的历史痕迹,它们与时尚新潮的消费业态产生的强烈碰撞,为年轻人带来了远异于现代商业街区的独特体验。如今,这里已引进文创、咖啡、轻餐饮、展览展示、精品住宿等原创品牌商家20余家,已开业10余家,成为岛城年轻人的新型社交场。
银鱼巷的“出圈”绝非一日之功。观象君了解到,由于许多企业对老城复兴发展持观望态度,加之遇上新冠疫情对文旅业产生的冲击,银鱼巷背后的建设及运营公司北京杜工在最初招商时也经历了较为艰难的时刻。
“我们最初想做一个含精品酒店功能的融合街区,但是因为疫情原因遭受重创。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一方面顶着建筑修缮的巨大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摸索调整商业运营策略。”街区负责人表示,他们努力打造了“上街里·银鱼巷”IP品牌、原创品牌集合街区、银鱼巷微型博物馆、上街里市集、SFY SPACE等板块,通过品牌快闪、主题展览、长期入驻等多种合作方式,累计为街区引入国内外100多家优质品牌。自2021年6月开街之时,他们先后举办了“上街里夏日市集”“吉祥趴梯原创品牌联合快闪”等多项“炸街”活动,部分街区活动日均人流量超15000人次。
这些突破常规的招商手段和运营理念,一是打开银鱼巷知名度,二是让参与活动的、来自北京、上海、青岛的创意品牌实地感受街区的文化氛围和商业氛围。事实上,确实有部分市集参展商被银鱼巷的环境打动,最终在此设店。“第一次市集结束之后,我就用在市集上挣的钱在银鱼巷租下了一间店铺,这里的环境和我们的品牌调性很搭,很多年轻人也喜欢这里。”来自北京的咖啡品牌Berry Beans负责人表示。
位于青岛站地铁出口处的广德里1898文化美食街,于今年端午节期间正式开街。老式火车、砖墙隔断、民国风招牌……美食街将闲置多年的维多利亚地下广场打造成里院风格的沉浸式消费场所,并开设旗袍租赁店铺,方便消费者体验打卡,进一步增强体验性。
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也已经引进了包含艺术中心、博物馆、古着、手办、酒馆等在内的30余个休闲品牌。市北区相关部门也在针对青年客群招募全新业态,如,脱口秀、相声等文化艺术,潮流品牌、设计师品牌等文创零售,青岛老字号、特色餐饮等餐饮集群,次文化、小众文化体验、夜游等休闲娱乐。
03
拿什么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
除了新零售、新餐饮业态,青岛历史城区新引入的项目中,酒店民宿类的项目也占到相当大比例。
观象君了解到,目前,广西路红房子音乐家酒店已经投入试运营。此外,广西路27号原兰德曼商业大楼改造的高端民宿、湖北路上利用一处老楼院改造成的宫舍酒店、海泊路上里院福润里改造成的世茂喜达世御酒店等都在筹备当中。
“老城区是青岛流量最大的区域,但是一直缺少把流量留下来的产品。这里低端的‘家庭旅馆’不少,但能满足大众现代需求的住宿业态不多,所以很多游客只来老城区玩,住宿的话多数都选择在新城区。”负责广西路27号酒店运营的斯维登集团华北区总经理刘世文表示,正是看见了这项长期以来的市场空白,所以企业顶住了外界一些“不同的声音”,决心在西部布局。他介绍,除了广西路27号,广西路44号也计划改造成民宿。
观象君注意到,与传统商务酒店不同,这些酒店在商业设计、氛围营造等方面,更加注重文化导入。例如广西路27号,将复原兰德曼大楼时代赫赫有名的亨利王子大街理发厅,打造复古油头体验馆,同时引入精品古着店、网红咖啡、欧式/汉服变装店等。广西路44号设置半地下民谣静吧,一层打造微型博物馆、庭院咖啡。
已经投入使用的红房子音乐家酒店内,展陈了不少顶级西洋经典钢琴、竖琴乐器,在住宿业务之外,还打造了爵士乐吧,定期举办爵士音乐演出。“现在这个季节,我们的酒店单间收费每晚700多元至1000多元不等,在老城区来说,算是比较贵的。试运营这段时间以来,效果还不错。我们为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施坦威钢琴,不少音乐系的大学生会专门来‘打卡’、练琴。”酒店负责人许征雄告诉记者。
由于基础配套老化、房屋老旧等原因,过去20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离了老城,导致历史城区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这也是导致老城商业人气骤降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老城区市民的年龄结构,深层次焕发老城活力,青岛历史城区还利用现有里院等老建筑建设青年人才住房,打造青年社区,以让更多年轻人来老城区集聚、生活、消费。
北京梵天是一家专业从事城市更新和闲置资产盘活的企业,企业合伙人张晓康告诉主城君,他们利用近三年的时间,调研了市南区、市北区每一处历史性资产,他认为,尽管“网红”店铺能吸引一时的流量,但时间一场,也会造成审美疲劳。要让历史街区更具生命力,还是要把年轻人导入进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位于市北区上海支路青年社区项目精装修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外景观基层施工,96间房即将实现“拎包入住”。与此同时,长山路4号青年社区即将进入精装修阶段,可提供101间房。今年,市北还将启动禹城路27号、宁波路27号两处青年社区项目。
市南区打造的三江里人才公寓,精装修交付,一期共有56套房源。为了营造更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氛围,公寓底层设有商业,目前已经招引了三江里目前已入驻十余家商业品牌,涉及书房、精厨、咖啡、酒吧、摄影等多元业态。为了传播街区文化,人才公寓里还将设置街区微型博物馆。此外,紧邻地铁3号线的广西路62—64号,也计划打造适合青年人长租或短租的公寓型产品。
现代都市的骨骼、肌理和灵魂,需要在一次次革新中锤炼。希望更多新场景、新消费、新经济扎根历史城区,焕回老城区的蓬勃朝气!
作者 | 王萌 摄影 | 邢志峰 王萌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