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纪委监委开展“护航行动”
开展“链条式”问诊,解决23家企业土地历史遗留问题
因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土地房屋产权证无法顺利办理,进而造成企业无法抵押融资并影响生产经营,土地遗留问题成为不少民营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等6部门于去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解决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青岛市随后也根据《意见》发布具体工作方案,各区市也纷纷行动起来。
今年以来,胶州市纪委监委开展“护航行动”,针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这一“顽疾”,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打破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助力青岛容大木业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顺利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
土地遗留问题成发展“拦路虎”
切割、塑形、打磨木材……9月7日上午,在青岛容大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真是多亏了胶州市纪委监委‘护航行动’落地组,帮助我们干脆利落地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青岛容大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姜燕高兴地告诉记者。
姜燕所说的“老大难”问题其实是企业的土地产权证,此前,这土地产权证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她头顶。“规划部门说土地是商住用地,自然资源部门说是国有建设用地,两部门意见不统一,导致土地证一直办不下来。”土地产权证办不下来,导致抵押贷款无法办理,该企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曾一度面临订单违约的风险。
无独有偶,土地遗留问题也困扰着位于胶州市胶西街道辖区的青岛兆森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障碍。
通过“链条式”问诊找到“病灶”
今年5月份,胶州市纪委监委“护航行动”项目落地组去青岛容大木业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企业难题。“难道是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带着这样的疑问,“护航行动”项目落地组组长仲敏当天便协调组织胶州市自然资源局、规划服务中心等部门集中“会诊”,通过“链条式”问诊的形式逐点问诊,终于找到“病灶”所在。
“该企业多年前打算对厂区地块办理由商住转为工业用地的手续,但因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统一问题,导致无法出具规划条件,该地块国有土地不动产产权证的办理就此搁浅,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仲敏告诉记者。
在项目落地组的主导下,相关部门经过深入分析,对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依据、条件要求等进行充分论证,制定解决方案,各部门采用并联审批、日结日转等方式,优化审批机制,全力压缩时限,加快手续办理。
不料,新的难题出现——税务部门对此类土地证件办理事项没有缴税标准和依据。国家税务总局胶州市税务局通过“一事一议”、专题研究,最终发现青岛市在加大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出台过相关规定,从而打通阻碍问题解决的最后一环。
拿到产权证的当天恰逢“618”网络购物节,青岛容大木业有限公司联合其战略合作伙伴,一举拿下4.2亿元的销售订单。
解决23家企业土地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4月底,胶州市纪委监委开展“护航行动”,成立工作专班聚焦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涉企服务、企业感受4条主线,深入企业查堵点、走访民情查痛点、直奔部门查盲点、跟踪问效查断点,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
针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这一“顽疾”,胶州市纪委监委积极推动出台《胶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工作意见》,打破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助力企业顺利解决土地手续。
“项目落地是否顺畅?”“惠企政策是否都落实到位?”在下沉走访460家企业的同时,胶州市纪委监委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制度,选取400家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发挥“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平台作用,对“行风在线”、企业服务经理人网络共享平台等1400余件事项进行梳理研判,摸排困扰企业的痛点堵点,摸清影响政策落地的末梢梗阻。
同容大木业有限公司一样,青岛海瑞特机械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护航行动”的督促协调下,长城电缆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从青岛银行、工商银行、邮政银行贷款1930万元,用于企业扩大生产。
“截至目前,‘护航行动’共督促整改问题95个,在推动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之外,还督促25家国有出租单位减免房屋租金3700余万元,惠及企业(商户)4041家。”胶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贾泽远说,他们将深入推进“护航行动”,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助力“‘胶’您满意、‘州’到服务”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的打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于英宗 王红玉)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