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海新闻记者援藏日记136 | 祝福与期待

时间:2022年7月28日

地点: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海拔3860米)

天气:10℃/23℃ 小雨

在圆满完成三年援藏任务后,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与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进行了工作交接,“无缝衔接”开启了新的援藏征程,青岛第九批援藏组踏上了回青的路途。

2019年7月以来,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带着使命、肩负重托,从黄海之滨来到雅江河畔,以建设桑珠孜、发展桑珠孜、稳定桑珠孜、造福桑珠孜为己任,扎根高原、耕耘高原、奉献高原,在这里奋斗了三个春秋、1000多个日夜,累计投入援藏资金4.06亿元,实施了44类、385个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大项目、好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岛援藏干部人才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在西藏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桑珠孜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普琼说,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多个方面工作走在了西藏自治区和全国援藏工作前列,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东援藏招商引资先进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得到了中央、自治区、山东省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援藏工作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他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青岛第九批援藏组在桑珠孜区所做的工作。

西藏首座黑颈鹤保护馆

三年来,他们用首创思维倾情援藏。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不忘援藏初心、牢记援助使命,将创新思维融入援藏工作的方方面面,先后引进西藏最大光伏储能示范项目,完成西藏首创学前教育三个100%,建成西藏首座青稞博物馆、西藏首座青少年科学院、西藏首座乡村振兴学院、西藏首座少年军校、西藏首座黑颈鹤保护展馆等。尤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西藏开创性实施了学前教育“三个100%”(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100%,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达到100%,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这在全自治区都属于首创,给桑珠孜区学前教育带来了质的变化,还极大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为了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学质量,青岛援藏干部还在桑珠孜区学前教育领域开展了5+x教育,创新实施了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模式,补齐了教育教学短板。

西藏首座青少年科学院和青稞博物馆

三年来,他们以担当精神倾情援藏。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始终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讲担当,躬身践行“融入融合、深情深耕、自律自强”的援藏工作理念,在援藏工作中开展开创性、系统性、实效性的工作,用先进理念、全局视野打造了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了西藏青稞全产业链基地,开拓创新、超前眼光建设了西藏首座青稞博物馆、乡村振兴学院、青少年科学院、少年军校、黑颈鹤保护展馆等。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产业方面重点实施了“三个一”工程:突出一个园区,打造了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突出一个产业,打造了青稞全产业链基地;突出“一乡一业”,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打造了众多产业特色小镇,截至2021年底,特色小镇直接带动农牧民就业3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近1万人,实现增收9000余万元。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刚来到桑珠孜区时,正值国家政策调整,西藏光伏产业划为红色限定区域,产业园区发展遇到与日喀则市经开区、珠峰文创园等园区同质化竞争,部分项目停滞等一系列问题。青岛第九批援藏组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瞄准关键领域的关键性问题,充分运用改革、创新两种方法,助力桑珠孜区向各类问题发起靶向攻坚,精准发力,利用假期先后在山东等地的20多个园区深入调研,提出将原“光伏小镇”和“光伏+生态设施农业”产业园整合提升,规划建设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该规划得到日喀则市委常委会的肯定。2020年,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在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引进建设了西藏自治区最大的50兆瓦+100兆瓦时光伏+储能综合示范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并网发电,体现了青岛援藏在务实工作中的“青岛速度”。此外,援藏组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主抓招商引资工作,2020年全区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2.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0%,2021年全区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5.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65%,实现了招商引资连续两年历史性突破。

西藏最大的光伏储能示范项目

三年来,他们以务实举措倾情援藏。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战略性任务,当主人不当客人、讲融入不讲特殊,进藏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桑珠孜区12个乡(街道)、176个村进行全面调研,召开各领域专题座谈会50余次,初步了解了桑珠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西藏当地各族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些不在计划内援藏范围的热点难点问题,青岛援藏组通过强弱项、补短板,把援藏工作从单一帮扶转到共建共融,从单一的财政资金支持转向全方位引入全社会力量援藏。通过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援藏,青岛第九批援藏组三年来共争取60余家爱心单位和企业、30多名爱心人士援助的社会资金和物资价值总计5456万元,先后实施了76个当地群众身边亟需的项目,准确及时地解决了西藏当地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加强了青岛和日喀则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蹚出了一条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共建的援藏新道路。

普琼向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

“实践充分证明,多年来青岛市对桑珠孜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层次的支持援助,成效是显著的、成就是斐然的、成果是巨大的,是推动桑珠孜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作用巨大的重要力量。”普琼说,广大青岛援藏干部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什么是恪尽职守、勇挑重任的担当精神,什么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值得充分信赖、充分依靠。最后,普琼代表桑珠孜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对桑珠孜区无私支援的青岛市和青岛市人民、向完成援藏任务的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向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家属,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离开西藏前的最后一张合影。

返回青岛后,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将在短暂调整后走上新岗位、开启新征程。普琼祝愿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在新的岗位上前程似锦、万事如意,并希望大家持续关心、支持和帮助桑珠孜区各项事业发展,常回家看看。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们纷纷表示,将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到达西藏后的第一张合影。

此前,青岛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已辞别亲人、远离故土,奔赴雪域高原、开启人生新程,即将奋力谱写新一轮青岛对口支援工作新篇章。普琼对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与青岛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不断推动两地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希望青岛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在鲁藏两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能够继承和发扬历届青岛援藏的优良传统,接续奋斗、锐意进取,续写青岛援藏事业的新辉煌。同时,普琼表示,桑珠孜区将一如既往地对青岛援藏干部人才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管理上严格要求,努力保障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在桑珠孜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倍加珍惜好青岛援藏投入的每一分钱,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每一个援藏项目,真正把青岛市的无私援助转化为推动桑珠孜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造福更多的桑珠孜人民。(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建亮)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