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的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高端肉牛养殖、肉鸡养殖、有机肥生产、绿色有机种植、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绿色循环农业公司,同时也是大村镇规模较大、技术成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之一。在党建引领下,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中发挥出民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盘活闲置土地,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工作人员展示平菇车间产出的鲜嫩平菇。
平菇智能种植
降低人工成本
记者走进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厂化平菇车间,目光所及,一排排平菇菌棒整齐地摆在架子上,鲜嫩的平菇正一箱箱有序出菇。
绿色家园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占地9亩,总投资1200万元,由青岛中德绿色家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种植菌包300万包,年产平菇360万斤,年销售额1200万元,实现了平菇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农业的“四化”转变。
“在平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不管是温度、水分还是光照的调节,都实现了自动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只要在程序中设定好各项条件的参数,设备就能实现全自动调节。”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江富介绍,通过测算,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每亩可种植菌棒60万棒、年产食用菌60万斤。
资源循环利用
产业融合发展
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践行“三物循环”生产理念,将食用菌制棒、工厂化出菇、肉牛养殖、科学养鸡、有机肥生产、绿色种植、4.0农交中心、农产品深加工、研究所九大版块组织成一个绿色循环农业全产业链条,全程多环节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
传统菌菇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料,而在大村镇平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传统的废料却成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助推剂”。
“基地产生的废菌包通过处理,可以加工成畜禽养殖饲料,而畜禽产生的粪便则可以通过生物堆肥的方式制成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用作农作物绿色种植标准园的养分补给,而绿色种植农作物产出的秸秆正是制作菌包的材料之一。通过这一系列操作,真正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宋江富介绍,2021年公司共消耗农业废弃物、秸秆5000余吨,优化环境、变废为宝的同时,带动就业200余人,临时性用工700—800人,人均增收4万元,帮助周边种植户每年增收400万元,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我们以4.0农交中心为依托,以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的三大创新模式为运营基础,打破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让以产促销、订单农业和错季销售有效结合,创新‘互联网+流通’双线运营生态圈理念。”宋江富介绍,通过产销合作、大宗生鲜交易、电商合作入驻、供应链打造、贸易加工等运营模式,着力打造农产品流通行业规范,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目前该农交中心已入驻企业55家、年交易额近2亿元。
党建引领赋能
推进乡村振兴
在大村镇河北网格村,绿色家园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二期正在有序建设中。该项目盘活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3.8亩,投资建设建筑面积达5100平方米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投产运营后每年可生产食用菌2000吨,种植菌包300万包,产出平菇1050吨,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项目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大村镇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大村镇党委政府的精准服务下,充分利用产业园区集中构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等优势,高效盘活土地资源,积极进行产业转型,优化了村庄集体公共资源配置。
依托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所建设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进一步促进了大村镇及周边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的发展,完善了食用菌产业链条,填补了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空白,解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
责任编辑: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