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杭州女失踪案告破,多人反映嫌犯“人很好”……心理专家告诉你如何“读人”

2020-07-27 15:46

7月25日,杭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杭州女子来某某失踪案已告破,凶手就是丈夫许某某。据他交代,因为家庭生活矛盾对妻子不满,杀害后分尸。

许某某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散布了好多烟雾弹,什么凌晨还见到妻子早上醒来就不见了、不可能自己躲开监控、肯定是和什么人一起之类,网友纷纷把这幢案子当做“完美犯罪”来侦破。

记者采访许某同村的“发小”,他说许某看上去是个好人啊,总是笑眯眯的,心胸宽广,谁也没想到他能做出这种事。

每个凶犯的邻居被采访时几乎都会这么说,“他看上去是个好人啊”。

这种情形像极了网络热播剧《隐秘的世界》,剧中的男主张东升平时就是一个爱岗敬业、勤奋和善的人,可实际上他的心里却隐藏着一个阴暗的角落。

真正的原因未必都是罪犯那么善于掩藏自己,而是大部分人都不会花太多精力去观察和思考别人。

当人们拒绝睁眼时,真相是很难看清的。

不管一个人多么复杂,如果细心观察还是能找出他一贯的行为模式。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剧照。

今天八段锦给大家带来《读人》,这是一本被美国多家律所和检察机构选为指定培训教材的好书。

作者乔艾琳.狄米曲斯乔是美国知名行为专家+法庭专家,她的职业就是“读人”,曾经担任超过六百件法庭审判的顾问,包括著名的辛普森案等;

她面试过一万多名候选陪审员,评估过数千名证人、律师,甚至法官,而对这些人的选择,就决定了令人迷惑的案件能否被公正地判决。

她认为,你选择和谁交往,就决定了你的命运;从细微之处识人,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乔艾琳分享的读人技巧有些就是常识,但往往被我们忽略;还有一些,和我们自然而然的想法刚好相反。

01 注重常识,三个基本特质最能预测人性

虽然看穿别人似乎是个很高难的技术活,但乔艾琳认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要相信常识就能规避风险。

上海冰箱藏尸案中,朱晓东第一次登门,杨家长辈听着他的花言巧语,就已经感觉到他是个靠不住的人。

不愿意听父母的,看朱晓东过往的经历和做派也足以判定他够高风险级别:

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经济状况不好,长期没有固定收入但还大手大脚;

总混迹夜场;

结婚后旧情难忘,还时常劈腿;

心胸狭窄、脾气差,强烈的控制欲。

但杨俪萍对这些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还把那些发誓一起死的极端行为,理解成爱的表现。

一个人可能这方面好、那方面差,很难单凭一点下定论,但几乎适用于所有人、所有环境的判断标准,就是看他的三个关键特质:

1. 同情心

同情心是筛选正常人和残忍罪犯的根本标准。

有同情心的人不想伤害任何人,也不太会撒谎,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而缺乏同情心的人更挑剔、狭隘、记仇、严厉、好惩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一旦感到被冒犯采取极端行为的可能性极大。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同情心,可以看他对孩子、动物还有周围人的痛苦是什么态度。

2. 社会经济背景

近年来几起令人震惊的杀妻案,冰箱藏尸、泰国骗保、把妻子推下悬崖……没有一个不是男的穷且不思进取,惦记着抢女方的钱或者借女方的死骗钱。

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和身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和一个在贫困中出生成长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几乎可以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社会经济背景不能只用收入来衡量,它是社会和经济方面各种因素的集合,也包括孩提时代得到的关爱和支持、学习和见识、成长环境等等。

如果父母经济状况很差,还有情感问题,就需要格外小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但他们常常自顾不暇。

那些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捉襟见肘的孩子,可能会养成一种贫乏的精神状态,即使日后获得再多的钱财或成功,也很难改变。

他们可能会变得冷酷,缺乏信心和安全感,自私、吝啬、狭隘,防御心重,不愿意敞开心胸。

因为他们必须奋力求生,所以做事会不择手段。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剧照。

3. 人生满意度。

白银案中的高承勇,本该拥有一个至少高出周围人的人生,但是他在几个关键点上都被命运的大手粗暴推到了一边。

他高中毕业,但高考仅因几分落榜;

全县只有两个人通过飞行员体检,其中一个就是他,却因为政审没通过;

有个长得好、性格好的完美女友,但她考上了中专、他却落榜,然后就分手了。

人生的梦想都破灭了,他只能和文化水平低的人一起在工地搬砖。

高承勇在1988年至2002年实施强奸杀人作案11起,成为当地人最大的噩梦;

而他停止作案,也是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他不想影响儿子的前途,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算帮他实现了一部分梦想。

一般来说,达成目标的人会比较看重个人的责任义务,有同情心,愿意支持别人,对己对人都心平气和,乐观和宽容;

而一直不能实现人生目标的人往往有种受害者心态,他们不再相信像成功者那样通过勤奋改变命运,变得尖刻、挑剔、刻薄,动不动就怪罪别人,觉得全世界都欠了他们的。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满意度,只需要问几个简单的问题:

“你读高中时的理想是什么?”

“你对自己的工作有何看法?”

“如果能改变人生,你会做什么?”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剧照。


02 听怎么说不如看怎么选,7个行为模式读出真正态度

为什么“好女人”特别容易被渣男骗?(也适用于男性)

因为渣男很擅长把表面功夫包装得特别完美,单纯善良的人就信了。

听一个人嘴上怎么说,不如看关键时候他会怎么选择。了解一贯的行为模式,可以从7个方面观察:

1. 自私

许某某所说的家庭矛盾,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来某某名下的一套房子,他想给自己和前妻生的儿子做婚房,但是来某某没同意。

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明明不占理,商量不成就下毒手,可见徐某某是极端自私之人。

自私的人往往爱妒忌,极好争斗。

这样的人,不可能只在一件事上如此反应,平时注意观察利益相关事件,也许就能及早止损。

2. 患难见真情

很多人平时看不出什么,一遇到事能吓你一跳。

高压状况最能显示人的性格,想要和一个人长期交往,一定要看看他在压力状况下是什么样的。

《围城》中有句名言,结婚之前一定要长途旅行一次,旅行结束后还能不散才能结婚。

“没有见过男朋友生病、受压或者愤怒时的样子之前,千万不要嫁给他。”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剧照。

3. 违背承诺

违背承诺的人,有的并无恶意,只是无法拒绝,但这种人你也别指望他能遵守承诺;

还有的就是动机不纯,为了达到目的让他发毒誓死爸爸也没什么,但他并不会真的守信,那你就得小心了,这种人多半是以自我中心、麻木不仁和爱欺骗的性格。

4. 回避

有时没做的事,比做了的事更有意义。

《三十而已》中,李太太说要转让茶园,她暗示了茶如何好,多少人抢着要,自己家的生意如何忙照顾不过来,却唯独没讲茶园的账目。

而顾佳好不容易混进太太圈,完全被李太太的光环震晕,把最重要的问题都忽略了:为什么她要转让?

再富有的家庭,也不会嫌赚钱的生意小,除非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重大问题却被刻意回避,往往就是症结所在。


电视剧《三十而已》剧照。

5. 传教

有些人满口的仁义道德,但自己私下完全是另一套,典型的例子就是《笑傲江湖》里的君子剑岳不群。

评估一个人的性格,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得依靠行动,而非言辞。这一点也适用于高调示爱、声称要为你死的人。

遇到这类人你可以先想想:

他为什么感觉自己有必要说教?

他是在“兜售”自己吗?

想摆布我?

还是仅仅为了获得关注而胡吹海侃?

传教型人一定有所图。只要你想找出他的动机,就一定能找到。

6. 炫耀

这肯定是缺乏安全感的标志之一,没有一个可靠的人喜欢炫耀。

7. 消费习惯

过度节俭的人可能缺乏自尊心,认为不值得为自己花一分钱,他也可能用这个标准要求身边的人,让你非常难受。

如果一个人没有正当职业,还喜欢挥霍,基本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者坑惨所有身边的人,远离是唯一办法。

电视剧《三十而已》剧照。


03 花更多的时间和人相处,而不是为了安全封闭自己

有人说这个案子又成功拉低了结婚率,多年的枕边人都能下此狠手,还有谁值得信任?

也许你会想还是少和人来往吧,但是乔艾琳的建议正好相反:

花更多的时间与人相处,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途径。

罪犯更容易选什么样的人做目标?

就是那些社会关系简单、和社会脱节或者缺乏社会经验的人,全心依赖自己的伴侣就更容易控制。

这样的人比较简单好骗,出了问题也不知该向谁求助,而且不会给罪犯带来麻烦。

因为害怕,我们避免接触陌生人,很少有机会运用社交技巧,但越缺少锻炼,“读人肌肉”就越萎缩,你就越没办法识别危险。

大侦探波罗、马普尔小姐为什么能深谙人性,你没发现他们经常和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聊天吗?

多和见到的人说话吧,小卖店的店员、医院的护士、快递小哥………这种一闪而过的接触并非无用,它们是友善、信任、沟通,以及读人的开端。

你还可以升级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

能打电话,就不要发短信;

能见面,就不要打电话;

面对面的交流,总是能得到最多信息的。

很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类最本源的行为动机是恐惧,恐惧帮助我们避免损失、痛苦和死亡,但也让我们没办法客观地面对现实,反而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

对付恐惧的最佳武器是见识,而不是闭关自守。

写在最后

最后想告诉你的是,想全面了解一个人必须收集足够的信息,反之,想要一直隐瞒全部信息也是很难的。

有人问华裔神探李昌钰,如果是您的话,有没有能力亲自完成一件完美的谋杀案?

李博士分享了一个案件——被认为是最接近完美犯罪的“锯木机杀妻案”。

罪犯受过中情局训练,通过了三次测谎测试。他之前娶的两任妻子都是外国人(符合选择受害人标准),也都失踪了但是不了了之,没想到第三次就遇到了李昌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神探用两句话回答了“完美犯罪”的问题:

第一,我不会犯罪;

第二,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暂时还没找到证据的案子。

许某的作案手法就像低版的“锯木机杀妻案”,案发后他接受采访,曾用很鄙夷的口气说起妻子,“以她那个智商……”

他一定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愚弄所有人吧?

以现代刑侦水平和福尔摩斯网友们的参与热情,不会暴露的完美犯罪只可能存在于东野圭吾的小说里。

愚弄全世界的人,最终只能把自己变成笑话。

愿逝者安息,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远离垃圾。

责任编辑:李慧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