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作家许晨长篇报告文学《山海闽东》即将出版,再现福建宁德脱贫致富沧桑巨变

2020-10-20 09:48 青岛早报  



近日,青岛市文联一级作家、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许晨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山海闽东》,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人民日报》《中国作家》陆续选载后,即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许晨继《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一个男人的海洋》《民企国魂》《耕海探洋》之后的又一精品力作。报告文学《山海闽东》全面深刻地立体再现了宁德人民在一届届党委、政府带领下,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以及福建宁德发生的沧桑巨变。

接下重任记录脱贫攻坚之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一线的扶贫工作者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和热情为基层百姓带去了信心与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这场“战役”中自然也不能缺席,许晨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时刻,中国作协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了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一批优秀作家深入第一线,采访写作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我有幸入选,并受委派前往福建省宁德市深入采访、体验生活、构思写作。”接到这一创作任务,许晨深感责任重大。

宁德位于福建东部,俗称闽东,2000年11月撤地设市。这里一边是交通不便的高山险坡,一边是滩涂连片的沿海地区,还是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地,一度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生活困苦,曾列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深入调研,潜心思考,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制定了因地制宜的脱贫措施,开启了闽东扶贫开发的创新实践,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沧海桑田,至2019年底,宁德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经济社会也取得了高速发展,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宁德出现在世人面前。 “通过基本的案头工作和深入了解,我感到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脱贫攻坚题材,也是一个光荣艰巨的写作任务,必须深入进去扎实采访,精益求精,方能写出一部精品佳作。 ”

二下闽东一线采撷鲜活素材

为了创作这一重大题材的文学作品,许晨以事必躬亲的创作态度二下闽东,“第一次是2019年11月份,来到宁德之后,我没有惊动当地领导,而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登山入海,深刻感悟。第二次是12月份,在扶贫办配合下深入县乡村镇,得到了许多扶贫开发第一手材料。 ”许晨告诉记者,真情实感是报告文学的第一要素,首要的就是在采访体验上下功夫。

回忆起那段在闽东采访的日子,许晨记忆犹新,“闽东山高海低,阴晴多变,我白天行走在山海之间,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细雨连绵。每到一处,不仅听情况介绍,看扶贫项目和村容村貌,还要找到重点户询问访谈,或者召开小型座谈会。晚上则在住处整理采访记录和手机照片,回味采访场景,考虑第二天行程,常常夜深而不寐,沉浸在采撷到珍贵素材的兴奋之中。第一阶段采访结束后,我向有关方面作了详细汇报,得到中国作协领导和创研部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具体指导与大力支持。 《中国作家》杂志社编辑和《文艺报》记者均表示,我再次前往闽东时,他们将专程陪同实地调研体察,最大限度掌握鲜活的素材,为写好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

许晨笑言,那段时间自己成了朋友圈中的“霸屏大户”,手机计步器上何止万步之遥。虽时感腰酸腿疼,但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深受鼓舞疫情期间三易其稿

《山海闽东》的创作期间正是年初疫情突发之时,许晨与大多数人一样居家隔离,每天的写作时间八九个小时。许晨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的成稿为25万字,但是自己前后修改了3稿,共计60万字。

“居家隔离,外出减少,对我而言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创作环境,但心情一度受到疫情的干扰,无法安心坐在书桌前。 ”正在此时,中共中央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让许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鼓舞。当晚,许晨坐在电视屏幕前收看《新闻联播》中的会议报道,心潮翻涌,深受鼓舞。有人说: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当代作家发现了好选题好素材,如同深山药农找到了人参、地质学家勘探出金矿一样,十分振奋。那时的许晨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整体脱贫奔小康,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向全世界减贫事业奉献出的 ‘中国方案’,中国作家应该而且必须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去,用手中的笔记录书写讴歌这一人类壮举。我能够参与其间,深感荣幸,决心潜心耕耘,精益求精,写出一部无愧于宁德人民和当今时代的好作品。 ”

/ 新闻幕后 /

从以船为家到盖楼致富

写作过程中,许晨感受着闽东基层百姓的喜悦,并将这种情绪融入在文字的书写中。原本的渔家儿女不仅脱贫致富,更成为带领父老乡亲们共奔小康路的排头兵,而这更像是“滴水穿石”闽东精神的一种延续——脱贫奔小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这样一股子韧劲。采访中,许晨给记者讲述了在闽东采风过程中遇到的 “黑哥”,而他也成为报告文学《山海闽东》中书写的典型人物之一。

早年宁德下岐村居民都是以打鱼捞虾、赶小海为生,祖祖辈辈住在船上,天为盖海为庐,一条长七八米、宽不足两米的小船,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一首民谣道出了他们贫困生活的艰辛:“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 ”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政府通过填海造陆、向邻村征地等多种方式,向船民免费提供土地建造房屋,一举解决了他们上岸没有土地的后顾之忧。

江成财,一名土生土长的连家船民,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由于长年漂泊海上晒得很黑,大家都叫他“黑哥”,上岸时已是而立之年,有3个孩子,政府补贴建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上岸之后,“黑哥”发扬吃苦耐劳的渔家本色,在建筑工地学到技术后,自己拉起了一支建筑队,带领100多名乡亲承包工程。从没有片瓦的连家船民,到在陆地上为居民盖楼房,“黑哥”没有辜负老省长的期望,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典型。

采风过程中,诸如此类的际遇,不仅为许晨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在激荡着许晨为这一片丰饶热土书写的激情。正如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李炳银先生的评论文章《山海般的交响与记忆》中所写到的那样:“作者许晨在深入的探勘发现中,用宁德历史现实的巨大变化情景和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表达,真实形象地书写了这令人振奋鼓舞的图景,也从中看到了思想精神和情感行动的巨大潜力。 ”“写出了人、事、诗、史相互融合的英雄交响,为宁德、为中国的脱贫攻坚历史留下了壮伟的诗篇。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