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手造作品说㉒丨玉雕:雕琢世间百态景 用尽玉色美如卷

“以砣代笔,以玉为纸;问道于心,琢玉成器。”玉器作为东方美学的一大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玉雕这门古老的技艺,也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千年。

56岁的肖丕习自幼喜好雕刻,从核雕到玉雕,肖丕习坚守了20余年,现在已经是肖氏雕刻的第三代传人。

《月下会友•云天高谊》是肖丕习最得意的山水玉雕作品。山水,是烙印在国人骨子里的风雅。一山一水,一鸟一树,一缕青烟,一座小桥,可谓万物皆有造化。

匠人琢玉,大为不易,选材颇有讲究。根据玉料本身的形态、纹理、色泽、质地、透明度等量料取材,方可进行设计构图。肖丕习说,通常一块玉石自己要好几天才能彻底吃透。

依势就型,因材施艺。定稿后就可以进行粗雕了,剜脏去绺,把原石上多余的料子剔除,给玉石做减法。

雕刻环节,最考验技术和耐心。何处入刀、何力运刀、何深何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徘徊于有无之间,斟酌于形神之际,玉雕讲究灵动之趣,只有手艺人融情于景,作品才能具备气象神韵,充满志趣与情调。

在外人眼里,打磨抛光只是玉雕最后的一道简单工序,而在肖丕习看来,这也是一门艺术。从砂条到砂纸,从400目到3000目,这是一块玉石成器的必经之路,也是肖丕习对玉雕最热忱的爱。

对于肖丕习来说,那些看不完的锦绣山河春花秋月,道不尽的江山社稷家国情怀,皆在这一琢一磨之间。到如今,肖氏雕刻已经凝聚了五代人的传承,以初心铸匠心,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智慧青岛记者 文/杨旭彤  摄像/赵安邦)

责任编辑:张慕鑫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