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最强大脑“激荡”浮山湾,世界工业互联网盛会连续八年“相约”青岛

原创 2022-12-15 12:58 青报观象山  

浮山湾畔再聚首,青岛工业互联网开启与世界的第八次对话。

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以“数字领航 互利共赢”为主题,彰显了出青岛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的再思考和新实践。

从2015年至今,这场行业盛会已经连续8年召开,中间从未间断,成为青岛汲取行业前沿智慧的平台,也是见证和观察青岛工业互联网进化的窗口。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际产业格局深刻调整。但就在这种种的不确定性中,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却是难得的一种确定性。不论是欧洲的工业5.0,还是国内在“5G+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掀起的新一轮城市竞速,无一不说明工业互联网将是制造业乃至全部产业通向未来的钥匙。

青岛具有先发优势,同时也始终在努力保持、扩大这种优势。会场内外释放出的种种信息显示,如今,青岛工业互联网实践在“深度、广度、高度”上不断谋求突破,持续增强竞争力和,扩大影响力。

于青岛而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的工具,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而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要持续进阶,就要既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加速推进,也要用好工业互联网生态,培育相关数字产业,助力增强数字经济活力。本届大会开幕式上对外发布的《青岛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就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以会为媒,青岛工业互联网,正在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击。

1、新周期、新起点、新使命

发端于2012年的工业互联网,时至今日也不过只有10年时间。

回溯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历史,对任何新技术和新概念的来说,10年只不过是短短的起步期。就像当下炙手可热的AI,最早就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而仅仅只有10岁的工业互联网,正是方兴未艾——技术、理念、模式都仍在快速更新迭代中,全球都在持续不断探索新的实践;竞争更是远未走向格局稳固的“终局”,你追我赶的争夺依然十分激烈。

在工业4.0概念提出10年之后,欧盟提出了工业5.0概念,加速制造业向“数字化”“绿色化”双轨过渡,试图重振欧洲制造业,并再次引领全球工业发展潮流;日本的2022年制造业白皮书提出,大力推行互联工业理念,旨在构建人、系统和设备相互交互的新型数字社会;美国持续扩展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也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仅在今年就围绕中小企业转型、AI解决方案、智能制造培训以及弹性供应链网络等,成立了4个智能制造中心。

作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版图中的重要一极,中国的步履也从未停歇,持续拓展新实践。比如,依托拥有一定技术优势的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对人、机、物、系统等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今年11月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17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增长了74.10%,年复合增速达11.73%。到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已突破4万亿元,成为GDP稳定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

城市间的争夺更是日趋白热化。这在前不久于武汉和南京召开的两场相关行业大会上就足见端倪。武汉市以“5G+工业互联网”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目前,武汉已建成5G基站超过3.4万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31个,累计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86亿个,辐射中部四省。南京借助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东风”,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全市已形成“一极三区多点”空间布局,涵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软件等产业和领域。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以“现代产业先行城市”领衔“六个城市”,将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列为未来五年十项重点工作之首,并明确提出推动数字经济蓄势崛起。而在“六个城市”落地“路线图”的谋划上,《青岛市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打造数字赋能典范,在融合发展数字转型上走在前列是一组重要指标。目标到2026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50%。

青岛工业互联网再次肩负起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

2、先发优势再下一城:刷新“深度、广度、高度”

青岛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上的持续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生态2.0白皮书亮相,“工赋上合”工业互联网综合赋能平台上线,全国首个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联合工作站揭牌……本届大会开幕式上的这些成果无一不是青岛工业互联网不断迭代、进化的最好注脚。

随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由起步期步入快速成长期,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诉求,逐渐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这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必须更加深入企业痛点以及产业肌理之中,从机器换人、流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企业更深层次的发展诉求。

围绕“做深”工业互联网,青岛持续突围。卡奥斯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沉淀多年来在家电、化工、钢铁等行业的数字化改造经验,打造一套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具”,尝试破解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的三大难题;即将发布的“工业良田”计划,聚焦当下制造业企业普遍关注的能源转型,投入资金100亿元,助力能源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创新突破,通过资源支持、用能减负、合同能源管理等举措,吸引园区/工厂加入工业良田,实现降本增效。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发力工业互联网的城市,青岛蹚过了不少“无人区”。而依托这些年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青岛加快探索“青岛能突破、山东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工赋模式,持续扩大青岛工业互联网的影响范围。今年,在“工赋青岛”模式不仅已推广至安徽、江西、四川、陕西等省区的基础上,青岛将目光瞄向国际合作——以上合示范区为主体,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契机,担当国家使命,探索打造中国特色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在产业链带动的“二次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

“工赋上合”平台正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平台将统筹上合示范区的企业、园区、行业、政府等基础数据,构筑起“数字上合”产业底座,建设上合示范区“十链合一”协同创新、共生共赢的新生态。

青岛还在不断刷新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度”。在今年10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官网公布,由卡奥斯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首次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端边云架构进行了官方定义,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行业空白。

在此基础上,青岛进一步发力,设立全国首个地方性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分支机构——全国首个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联合工作站。工作站将统筹青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工作,营造企业“用标准、写标准、做标准”的标准化生态,助力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经验”走向海外,构建全球共享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3、释放更强能量,更好撬动数字经济

经过多年发展,没有人会否认工业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在广义上带动和影响青岛经济发展。

今年初登陆资本市场的“AI+制造”创新奇智正是因为工业互联网与青岛结缘,并将总部落户青岛。而今年上市后,创新奇智并购了在数据采集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崂山企业奥利普,以此形成了更加有竞争力的业务布局。而奥利普也在创新奇智的技术赋能、管理赋能以及资本赋能下,实现了更好发展。

类似“双赢”的局面正是青岛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进程中想要和乐于见到的。事实上,在工业互联网的带动下,青岛在软件、网络服务等领域都持续提速。如青岛提出打造“一超多专”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累计上线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40个,依托平台分析能力深度挖掘企业数据价值,融合工业知识和机理模型,形成工业软件产品、工业APP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企业近9万家;构建“横向连接行业、纵向拓展产业、定点连接企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体系,带动网络安全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产业规模达2900亿元,同比增长20.3%。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面向未来,青岛也已做好谋篇布局。《青岛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既锚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聚焦推进工业软件、数字经济园区培育、数字技术突破等。

根据方案,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青岛目标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新上线50家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

同时,围绕数字技术突破,方案提出青岛将从软件产业链重构升级、智能硬件跨越发展、加快工业元宇宙创新应用等三方面重点发力,推动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等加快发展。

本届大会也邀请了生态伙伴围绕工业元宇宙、5G创新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等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和观点碰撞,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智慧盛宴,启迪未来发展。

拥有先发优势的青岛,从未松懈。相信在这一系列的组合拳之下,青岛工业互联网一定会持续释放出强大能量,更好撬动青岛制造业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助力青岛实现产业引领。

作者 | 孙欣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