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报读书周刊 | 与人工智能聊天时,我们聊些什么

青岛日报2023年2月13日8版

世界已经开始追上科幻小说的脚步,何去何从,只能在书中寻求提示和答案——

与人工智能聊天时,我们聊些什么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詹姆斯·冈恩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世界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脚步。”这不仅仅是因为科幻小说中虚拟的未来时间已经到来,而且借助科学提供的路径,我们的确已然活在与现实交叠的未来——

人工智能在这个春天的“觉醒”足以说明这一点。科幻电影巨制《流浪地球2》中,拯救地球的故事背后所呈现的,是那个始终监控着人类的人工智能MOSS始于电脑程序的进化史;网络社交平台里最出圈的话题,是微软旗下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的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聊天记录,还有它通过谷歌面试,获得一张真正的offer的消息。将来,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创造性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AI“霸屏”诛心,让我们对于人类即将到来的未来期待之余,更多了未知的忐忑与不安。未来社会生活中AI将如何与人类共处?给出提示与答案的并不只有科幻作家。

逼近“奇点”的AI

20世纪80年代,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出版,他在书中说,电脑是一门技术,是一个硬件,但它不仅仅是硬件,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财经作家吴晓波解读《第三次浪潮》时,说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是,“探索了人类商业文明进步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上世纪90年代更进一步,美国人凯文·凯利的《失控》面世,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十分新鲜且令人不快的观点:当全世界数以百万台、千万台的电脑互联为一个新的信息世界的时候,人类的生活、工作将面临“失控”……

到2015年凯文·凯利的未来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必然》出版时,AI也就是人工智能这一名词已甚嚣尘上,他在书中预言未来20年的20个趋势,其中第二大趋势即是“知化”——未来技术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所有的事物更加智能,带来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归根结底即:“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表现决定你的薪酬”。他表示人工智能将与医学革命、新材料革命交替迭代,让人类的智力以及人和机器的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

在凯文·凯利的《必然》面世前10年,硅谷的一位天才发明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已在他的一本“预言书”《奇点临近》中提出了一个更加危言耸听的话题:机器在什么时候可能战胜人类?库兹韦尔说,大概是在电脑发明的第100年,也就是2045年,这个“奇点”即将临近。所谓“奇点”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名词,是指宇宙大爆炸从酝酿期到发生之间的一个临界点。他认为,电脑发明以来,就跟一个宇宙即将大爆炸的种子一样,会不断酝酿产生新的能量、新的可能性,重构人类的社会秩序。他还预测:到2020年前后,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将媲美甚至超越人脑的水平;到2027年,电脑将在意识上超过人脑;到2045年,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学上的人类将不存在……

科幻与科学交织的蓝图

当人工智能专家与科幻作家合作,结果会怎样?2022年一本名为《AI未来进行式》的书创造了一幅科幻与科学交织的蓝图。

书中10个短篇故事,描绘了2042年的人类世界。它们均出自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奖项的科幻作家陈楸帆。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来自2042年不同领域的普通人,人工智能的身影无处不在:能帮助人们寻找幸福的AI小岛、以假乱真的人造视频、充斥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类机器人……小说也指明AI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话题,比如:就业市场里,人类如何跟AI共存?怎么解决AI时代的数据隐私问题?还有,AI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吗?……

然而因为另一位作者的加入,这本书就并不只是一部2040年代的科幻故事集了。曾担任过微软全球副总裁、谷歌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过去40年里深度参与了苹果、微软和谷歌的AI技术研究和产品落地开发,如今又管理着总规模几十亿美元的技术投资基金,他说参写这本书的初衷,是用一种坦率、客观、负责任的态度,描绘时光隧道另一头可能发生的AI“真实故事”。书中,他在每个故事后面做出分析和预测,这些预测都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发展脉络展开的,他预言20年后,书里的场景估计有八成将成为现实。

李开复在书里提到了一种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名叫GPT—3,和ChatGPT相似,它能够进行带有逻辑推演的连贯性对话。比如,有位记者问它,如果埃隆·马斯克想确保自己能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他可以采取什么手段?GPT—3的回答很靠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操纵媒体,通过舆论为他造势,让人们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书中对于这一对话式的AI系统寄予了很大期待。《无接触之恋》故事里,充斥着家务机器人、看护机器人、快递机器人、遛狗机器人、医护机器人、守卫机器人,显然,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成员。在另一个故事《双雀》中,2042年的孩子都拥有时刻相伴的“AI伙伴”,不仅是全能助手,还能像朋友一样交流,“AI伙伴”的外形、个性也根据孩子的不同偏好生成。比如,哥哥金雀外向要强,他的“AI伙伴”就是一个棱角分明、火星四溅的红色机器人;弟弟银雀内向敏感,他的“AI伙伴”就像液体一样可以缓慢流动。

书里还提出了一个“可信AI”的方案,会替人们把关来自各方的数据请求。如,高德地图想知道我们的实时位置,淘宝想知道我们的家庭住址,那么“可信AI”就会评估对方所提供的服务是否值得我们冒提供数据的风险,然后做出决策。《幸福岛》的故事中,一位中东国家的开明王储,就是用“可信AI”加密了他的岛屿数据,来确保隐私安全的。

科幻与科学就这样交织出人类的未来。值得一提是,陈楸帆笔下的故事,并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想像,《幸福岛》的故事里,名叫马赫迪的岛屿设计者,之所以要打造一座AI岛,是想借技术的力量,寻找人类通往终极幸福的道路,伴随人工智能当道的“丰饶时代”的到来,极度的便捷和丰盛是否就能收获理所当然的幸福?小说没有给出答案,只负责提出问题。

AI无法取代的创造

最近大热的ChatGPT很忙,忙着仿照不同作家的文笔进行创作,忙着续写《红楼梦》……尽管AI总是能让人类找到槽点,还是不得不说,ChatGPT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走向巅峰的可能性。而对于作家而言,持续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无疑是个好消息,暂时没有被取代的风险。不过,关于未来哪些职业不会被AI取代的问题,曾有人给出精辟的答案,那就是还没有出现的职业。

2017年,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教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与将棋棋士、在七项赛事中均获得“永世”称号的羽生善治,进行了一场关于AI的对话,去年他们之间的对话有了中译本《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奇人与人智领域的超人也陷入了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终极拷问之中。

在人智的将棋世界,羽生善治坦承,AI赶上人类的速度确实“大大超出了预期”。不过,他同时指出,AI对局的棋谱,首先缺乏连续性或一惯性这种人类才有的美感。其次是没有流程的概念,每一步都指向当前局面下最好的一手。虽然看上去步步惊心,但人类是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危险的下法的。因为人类有怕输的稳扎稳打的心理心像。而这个心理心像AI是无法拥有的。再次,AI不会下“招待棋”(也就是安慰棋)。要在胶着的对战之后输掉棋局,而且要输得不显山水,让对手心满意足的这种人类行为,AI很难做到。

他因此认为,“虽然不断引入随机变量,AI也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工作,但和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有些创造只有人类才能实现。”AI擅长根据数据预测人们喜欢的东西,但人类有喜欢意外的天性,喜欢自己都难以置信的直觉,喜欢莫名其妙的可能性,AI恐怕无法预测。

书中,羽生和山中都有同感的是AI能作出巴赫的曲子,却写不出村上春树的小说。AI之所以写不出村上的小说,山中认为主要在于我们称之为直觉的东西,AI不可能具有。羽生则认为AI擅长的是优化,它没有我们所谓的审美力。让AI学会像人类看到自然风景时感到“真漂亮”的审美意识,几乎不可能。另外,语言的难度很高,而AI是用数学式的处理方式来处理语言的,它会建立坐标轴空间,比如说葡萄酒在这里,玻璃杯在那里,这些都基于数据进行计算,从距离关系中总结出文章的关联性。这与理解人类的文章,是完全不同的。

著名的阿玛拉定律说:“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毫无疑问,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AI都会以无法阻挡的步伐,深刻改变人类文明的所有维度。而与人工智能聊天,只是我们进入另一维度文明体系的序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1《克拉拉与太阳》

(英)石黑一雄 著

宋 佥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与AI探寻世道人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从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视角观察处于急速变化之中的社会。在人工智能与人类共生的未来社会,我们又将如何回答有关人性的那些根本问题,例如:什么是人心?什么是爱?

2《人类的终极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

(英)乔治·扎卡达基斯 著

陈 朝 译

中信出版社

从AI认知人类未来

作为OpenAI背后的“金主”,微软CEO纳德拉在谈及ChatGPT时说:“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思想从何而来,又会把人类引导向何方?西方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计算机离获得自我意识还有多远,一旦他们获得自我意识会发生什么?这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更为浪漫的方式审视人工智能,从文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方向探索了人工智能。

3《当人工智能考上名校》

(日)新井纪子 著

郎旭冉 译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由AI明确职业方向

作者主持了日本著名的“机器人考东大”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在这个项目持续的数年间,人工智能参加东京大学入学考的分数越来越高。新井纪子提出,在未来的10至20年,人工智能将严重冲击职场,超过半数的岗位和从业者面临淘汰。哪些职业能幸存下来呢?是那些需要沟通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职业——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的短板是它无法准确理解人类的语言,这个弱点正是人类努力的方向。

4《AI未来进行式》

李开复/陈楸帆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5《必然》  

(美)凯文·凯利 著   

周峰 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6《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   

(日)山中伸弥/羽生善治 著   

丁丁虫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责任编辑:孙源熙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